天天看點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吳為山的雕塑作品蘊含的不僅是一個國家,更是全人類的靈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這種贊美用到吳為山身上一點也不過分。上帝将優雅、智慧、氣質、鬼工賦予吳為山予一身,令他超群絕倫,以及文人騷客、九彜八蠻之靈魂,無不經其妙手,遺貌傳神,千載可睹,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缁白四衆,唯攢眉浩歎,頂禮膜拜矣!

辛醜冬月初十,鶴群再記

吳為山是一位将哲學與書法藝術揉合于雕塑作品中的“寫意雕塑”大家。他的作品,飽含縷縷刀痕的曆史滄桑,像一座座山,像長江黃河之水,在山和水之間,用書法的,詩意的,寫意的手法,表現我們民族智慧,是仁,是德,是道,是東方雕塑特色和世界文化融滲的典範。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如青銅《空谷有音——老子出關》,造型上老子與牛有一種神秘會心的意蘊,綻放生命體内的激蕩,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手法上線體結合,用刀如筆,斬釘截鐵,似懷素狂草,筆走龍蛇,婉轉扭折或上或下,忽左忽右,緩而迅,滞而疾,騰挪疊讓之間有股蒼茫之力,形成一個超然于物質世界的精神符号;材料運用上,青銅的澆鑄、鍛打和上色處理的一氣呵成,使老子的身影,虛幻飄渺,細微如流光,廣闊如宇宙;沉寂如深潭,铿锵如雷電。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而在《李白》這件作品中,吳為山以水的流動性來滋養一些作品的形。人物衣袍由上至下仿佛在緩緩流淌,暗示着一場對話、一種教誨。但這種表現方式隐秘而細膩,通過仔細觀摩才能窺見其隐喻,從審慎中提煉出創作成效。

吾久仰為山先生邁往淩雲之氣,清新絕俗之文,超妙入神之雕塑,祈盼一睹尊容,聆聽教誨,以洗我積年之愚鈍耶。今志堅兄在京觀吳為山雕塑展偶得妙文,微信于我,有幸得觀為山先生大作,如見為山文心,良快良快!餘無足言者,不一一。

歲次己亥六月初六 三江抱雲樓主 莫鶴群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1962年生于一個書法之家,其祖父高二适曾經是20世紀最出色的書法家之一,他本人也是位具有傳統風格的書法家和國畫家。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館長,具有國際影響的雕塑藝術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英國皇家雕塑家協會成員(FRBS)。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我認為,雕塑的寫意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形态的誇張意象;二是形體凹凸隐顯的質感意象;三是人物瞬間神态的意象。寫意是中華民族的藝術觀,不是為寫意而寫意,更不是追求表面的顫動、詩意、変形,而是要融化、滲透、弘揚精神。有了精神,作品才有了内在的“氣”和靈魂。

“當一位優秀的雕塑家塑造人體時,他表現的不僅是肌肉,而且是使肌肉運動的生命。”

——羅丹

名家個論

吳為山既紮根于中國傳統文化,又從兩個世紀以來西方藝術的偉大革命中汲取靈感,他不折不扣地肩負起塑造中華文明精髓的重任。從老子的恢宏安詳,到魯迅的冷峻辛辣,吳為山一次又一次地從中國三千年漫長而複雜的曆史中探索着中國特性的真義。他的雕塑打造了一種神似與形似之間的精妙平衡,而這種平衡正是中國藝術的立意之本。我曾以三個字概括吳為山作品的特點:真、純、樸。他的每一件作品,無論大小,都洋溢出這些特點。我相信,吳為山必将成為21世紀一位偉大的雕塑家。

——楊振甯 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

一般而言,作為紀念性建築其表現力多依托形體的莊嚴、力量、雄偉、宏大、樸實以及環境空間的塑造等等,以其相對抽象的形象表達出主題的内容和内在的美——這極難能而又可貴。但它不能像文學作品可以贊成什麼反對什麼,當需要有叙述性的表達時則往往借助于雕塑、題記、書法以及園林環境等多樣藝術手段的集合。成功的作品不僅在于建築藝術品質的水準,還依托于上述手段的綜合構成。如果在這些藝術手段的某一方向有獨特造詣,就更能畫龍點睛,為整個紀念性建築物增添異彩,增強藝術的感染力;反之則易落于平庸,白白浪費創作的機遇,現實中這類事情時有發生,令人不勝惋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群雕獨具匠心,個人風格獨特,與主體建築巧妙融合,凡此種種,均能說明它的成功。

—— 吳良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大師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南京大屠殺組雕之一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吳為山先生已創作過二百多尊中外名人及文化人的塑像,有寫實的,也有寫意的。他尤其長于寫意,有一氣呵成之妙,但又并非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他在神速中兼能深入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這一種寫意既是中國傳統的,也是現代的。在他的作品中,我欣賞的有齊白石、林散之、蕭娴……而最能打動我的是馮友蘭先生的像。馮先生是我的老師,這尊像塑造得非常成功。整體似一塊郁然、凜然的岩石,九十五個春秋留在人間的言行,一生所遭遇的甘苦、悲喜、順逆都渾融其中。兩眼凝視前方,眼神猶作不息的思考和判斷。

——熊秉明 著名雕塑家、哲學家、法國巴黎大學教授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中,現實以詩意的方式被轉換,這展現在紀念碑性的、為展覽空間譜寫節奏的大型作品中;也展現在小小的幽默習作中,比如弗洛伊德的小像;展現在真人等大的作品中;更展現在一些藝術家塑像中,他們以兩倍于人物真實身高的尺寸呈現給觀衆,而這些人物淳樸的人性及偉大的天賦也同樣展露無遺。我在中國國家畫院第一次發現吳為山的作品,發現他的藝術天賦。當時我在中國國家畫院的園子裡看到他的《黃賓虹》,馬上在速寫本上把這件作品畫了下來。

——克羅德·阿巴吉Claude Abeille 法蘭西藝術院主席、終身院士,著名雕塑家

我想送兩句兩位意大利的藝術大師曾說過的話給吳為山先生。第一句是17世紀傑出的畫家卡拉奇所說,“我們藝術家是用手來思考的”。第二句話是雕塑天才米開朗基羅說的,在他年邁的時候,有一次告訴人們,“藝術研究永無止境”“我還要繼續學習”。這兩句話我送給吳為山先生。

——安東尼奧·迪·托馬斯Antonio di Tommaso 意大利佛羅倫薩藝術研究院雕塑院院長、著名雕塑家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吳為山作品獨特藝術感染力反映了歐洲學院派傳統和偉大中國文化必然的完美融合。中國文化培養并激發了作者在藝術上的大膽創作,吳為山的作品所具有的中國古典傳統精神仿佛能激起獨特的内在力量。這種力量展現在他創作的南京大屠殺的組雕中,對人物絕望處境的心理刻畫,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作品複雜而恢宏的結構,有着極高的藝術性。當然,還有真正的人文精神都令我欽佩。這一切都帶給觀衆深度的情感體驗和驚人的真實性。這種深刻的體驗,強烈的情感是非常感人的。吳為山藝術中的創新給人們以新的啟迪。

——祖拉博·康斯坦丁諾維奇·采列捷利 俄羅斯藝術科學院主席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吳為山是一位能夠肩負今後現代雕刻藝術發展的雕刻家。就像曾經從浮世繪中發現近代元素的梵高那樣,我認為,吳為山是一位能夠找到今後藝術之真谛的人,是可以囑托藝術之将來的人。

——小杉三朗 日本幹漆雕刻家、畢加索美術館(法國)名譽會員

黃志堅《丹心鑄魂》序

(莫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