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書法家祝允明(即“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所著的一本八卦文集《九朝野記》曾描述了一個畫面:“文皇嘗召盛禦醫寅至便殿,令切脈。盛稍診候便止,奏雲:“聖情方怒後,脈理不可察。”上曰:“一時之怒,亦形于脈耳,汝誠妙手。”又曰:“盛胡子我訴汝,前時沐昕進兩小丫頭,頗能唱,我每飯常使之唱。近呼之不見,久之,始知為他以銅椎打殺了。适才小公主見我,投懷中,我因撫抱。少頃遽聞其哭,問之,又是渠擊以銅椎,箇小女兒能勝之耶?有如此人,我怒甚,不覺揮幾肘,至今氣不能平也。”盛叩頭陳勸再三,乃已。上語謂仁孝也。
内容大意是明成祖朱棣的寶貝女兒常甯公主被沐昕家暴一事。那麼驸馬沐昕真的敢打公主嗎?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這個故事多半是編造而成。
祝允明雖然天生聰明,但仕途并不順利,進士考了七次都沒中,并且做過最大的官也就是應天府通判,這輩子都無法進京城的權利中樞。是以他寫的皇家秘事多半都是道聽途說,酒後戲言,可信度不高。隻是祝允明的才學名揚天下,慢慢傳播發酵便讓人們誤認為是真的罷了。雖然打人不是真,但是這驸馬爺的才學是真,并且書法造詣還不淺。

沐昕,西平侯沐英第五子,永樂元年(1403)娶朱棣之女常甯公主,封驸馬都尉。永樂十年(1412)七月,沐昕奉命營建武當山宮觀,并題寫匾額。沐昕經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為明代的勳臣貴戚。
沐昕深受明成祖的重視,其書法行書跋元佚名宦迹圖,現存于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這幅題跋婉麗飄逸,舒展大方,用筆靈巧,字字獨立,章法自然,堪稱佳作!
高清放大版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