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作者:百道網

【百道編按】在作為國内發行量最大的雜志《讀者》裡,幾乎每期都有一位畫家的作品,他叫李晨。認真的性格、不知疲倦的動力讓李晨在《讀者》插圖的園地耕耘17年。在他的觀念裡,隻有小幅的插圖,沒有小幅的意境。今年是《讀者》雜志創刊40周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最美經典·李晨×·函套本》系列叢書,向《讀者》獻禮的同時,也緻敬李晨這位一絲不苟的插畫藝術家。李晨是怎樣成為一名專業插畫師的?他的新書《最美經典·李晨×·函套本》如何落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對于想成為出色插畫師的年輕人,他将提供哪些經驗與建議?百道網書面專訪李晨,在他傳回的自述文章中,我們來一起找尋答案。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李晨

我的學生時代正處于中國連環畫和插圖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尤勁東、何多苓等連環畫家的作品正在盛行,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捧着連環畫愛不釋手。可以說,我們這代人是在連環畫、插圖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

1984年,我從魯迅美術學院畢業。我最初在雜志社從事美術編輯的工作,當時沒有時間創作大篇幅的畫作,卻可以見縫插針地創作一些插圖作品。把桌面上的東西挪走,騰出一方平面,鋪上張紙就可以創作。那個時期的插圖需求量很大,好的插圖作者和作品也被各雜志的編輯所熟知。當時插圖畫家和連環畫家的社會地位很高,除了是受人尊重的藝術家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他們有固定的工資收入,創作插圖和連環畫還有稿費收入。

當時我既給自家期刊畫插圖,也給其他的刊物畫插圖。由于工作關系,我接觸到了很多優秀的中國傳統插圖,如蘇聯《星火》雜志的插圖,還有一些平常很難見到的美國畫家的插圖,這些作品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為我創作插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和《讀者》雜志結緣是17年前的事。2004年,當時《讀者》雜志的編輯任偉先生在展覽中看到我的插圖、連環畫,便委托人邀請我為《讀者》雜志畫插圖。《讀者》是中國文化類雜志的領軍刊物,發行量和影響力也是最大的,當時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像俞曉夫、夏葆元、張守義等先生的作品都經常出現在《讀者》上。為《讀者》畫插圖也一直是我的心願,是以當中間人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我時,我非常痛快地就同意了。心願達成,與讀者結伴算是一個驚喜,歲月荏苒,時光流逝,我這一畫就畫到了現在,還在繼續地創作下去。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我給《讀者》畫了17年的插圖。17年的時間,一個孩子也差不多快長大成人了,可以行成人禮了。這些年經常會有學生告訴我說,他是從小看着我的插圖長大的。在公衆号上也常會看到有留言說:“李老師,正是因為看了您的插圖,我才決定參加藝考走上繪畫這條路的。”還有人跟我說:“李老師,我是因為喜歡您的畫才一直跟着讀者走下來……”也許正是這樣的情結,使我和《讀者》成了朋友,《讀者》又把讀者和她的插畫作者變成了朋友。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格列佛

一次偶然的機會,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總編輯邱孟瑜與我在上海舉辦的一個展覽活動上見面,期間聊起我為《讀者》雜志創作的插圖,她非常感興趣,當時就拍闆說要給我出一套插圖集。邱總編是雷厲風行的性格,談話之間就把這本書的樣式、體例以及其他細節問題都梳理清楚了。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從那時起到今天這本書的面世,凝聚了這些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衆多編輯的心血和汗水。之前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也曾出版了我的連環畫《邊城》。在《邊城》的推廣交流會上,很多讀者們都驚訝于這本書的精良制做,稱這本書做得暖心,做得用心,給讀者精神上的享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追求品質的精神一直讓我感動,也讓我不敢松懈,争取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最美經典·李晨×》這本書荟萃了180餘篇中外名家的文章,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每篇文章皆配以“最美插圖”一幅,來配合文章的解讀。插圖文章的題材選擇上,我會和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共同商量決定,集聚王安憶、郁達夫、魯迅、徐志摩、查理斯·蘭姆等中外名家名作,也會結合時事熱點或流行元素。比如《建黨百年》熱播時,他們希望把陳獨秀、李大钊等一批中國共産黨早期上司人物加進去,我曾畫過200多張民國人物的肖像,是以文章内容和插圖内容的增加對我是遊刃有餘的。由此也可見平時積累的重要性。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魯迅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胡适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豐子恺

我的插圖以人物為主,傳記文章中的曆史人物和當代人物都是大衆所熟悉的,是以我試着從模拟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态去構思,讓讀者充分領略人物的魅力。我希望讓插圖在讀者眼中不會是補白,讓插圖與讀者心目中的想象相契合,讀者一眼看到,覺得真是那麼回事,讓插圖的功能得以完整地展現,這是我們插圖工作者的責任。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安娜·卡列尼娜

我給文章配插圖前一定先通讀文章,領會作者的心意,文字的表面意義可以不用太過理會。插圖畫家要做的是用繪畫表現出文字不能傳達出的内容,或者說在文字的基礎上,給讀者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繪畫這種形式,可以表現出更為豐富的情節或更加具象的細節,與文字相得益彰,妙趣橫生。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霧都孤兒

這本書無論從開本、版式設計、标題選擇還是插圖的選擇都是編輯和設計師精心策劃的。插圖作品是編輯們一張張從散落在我電腦中的600多幅《讀者》插圖中精選出來的。呈現在讀者面前這三冊精美的書,凝結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各位編輯的心血,展現了出版社的誠意。

畫插圖能夠練就出觀察生活的能力。我收集素材時經常會随手将有意思的事情拍攝下來、記錄下來。學生常常會問,老師您記錄這東西有用嗎?當時我也說不好有沒有用,可多少年後,我收集的所有素材幾乎都出現在了我的畫面當中。如果你畫得多了、涉獵面廣了,所有的素材都會變成你繪畫當中真正的素材。這些年我插圖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取材于身邊人,我的學生、鄰家小妹、隔壁老王……周圍很多熟悉的面孔都曾出現在《讀者》的插圖當中。以至于有一段時間,大家拿起《讀者》的時候特别開心,猜想李老師下期插圖畫的會是誰。

插圖,就是給一篇好的文章插了一張圖,用這張圖解析重構文章中作者用文字構築的場景,幫助大家了解認識文章裡的人物,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具象的形象,用圖和文的相得益彰來感染讀者。畫插圖畫習慣了就會影響主題畫的創作,導緻無論是重大的曆史題材,還是表現英雄人物、曆史名人,總忍不住把事件當成故事來講,把人物畫得像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總覺得可親、可信的人物和有環境背景的情節更容易引起共鳴,更能打動人心,這種插圖思維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插圖畫多了,就不再是簡單地為别人的文字配張圖,而是認真地把它當成獨立的作品來創作。我的一些插圖被單獨拿出來展示時,很多人都說像主題畫。是以早在十多年前吉林美術出版社就把我給《讀者》畫的插圖出了兩本插圖集。回望自己的插圖生涯,畫了這麼多故事,有民國的,有今天的,有國外的,也有兒童的,還有少數民族的……一路下來俨然把自己練成了一個“雜”家。

李晨:插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我始終在堅持創作。現在我手裡的選題很多,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主題人物的連環畫和繪本插圖。在剛剛出版的《王進喜》《葉聖陶》《鄧稼先》《郭永懷》《于敏》《王淦昌》等作品中,既有英雄人物,也有教育家,還有為“兩彈一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等等,人物衆多,主題龐雜,年代之間的跨度也很大。目前這些作品都已和出版社簽約。

如果說你想做一名出色的插畫家,那麼我想給你一些建議:插畫家必須有紮實的繪畫技術、良好的藝術素養,除此之外,插畫家還應該是個雜家,肚子裡是間雜貨鋪,或者說胸懷錦繡;畫家不光要拓展閱曆,懂得觀察生活,運用經驗,也會熟練地應對文字,而且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對當下新媒體網際網路熟悉了解。

當下插圖連環畫正處蓬勃興旺發展的時期,優秀高品質的繪畫、期刊越來越多,而與數字媒體相結合的電子插圖和連環畫等繪畫形式,都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是以,我對中國的插畫事業充滿信心,我相信作為插圖畫家,創作題材、創作形式和創作空間會越來越寬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