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距離關羽不過10公裡,他為何置若罔聞?

公元218年,關羽受到劉備的鼓舞,決定北上攻取曹操的軍事重鎮樊城。就在關羽水淹七軍,即将取得勝利的時候,孫權卻背棄了孫劉聯盟,派遣呂蒙趁機偷襲關羽的大後方,最終導緻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孫權殘忍殺害。那麼問題來了,在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的駐地就在距離麥城不過20裡(10公裡)的臨沮,為什麼馬超對于關羽失敗的消息置若罔聞呢?

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距離關羽不過10公裡,他為何置若罔聞?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得了解一下兩人當時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關羽的地位自然不用說,是劉備白手起家時的結義兄弟,可以說是蜀漢的核心人物之一;反觀馬超,隻不過是一個兵敗之後投降劉備的小人物,而且作為投降不久的武将,馬超和關羽本身并沒有多大的交情,并且他在臨沮也有着自己的軍事任務要執行,是以對于關羽見死不救實屬人之常情。

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距離關羽不過10公裡,他為何置若罔聞?

其次,就算馬超在臨沮擔任都督,他也可能沒有實際兵權來調動臨沮的守軍。雖然馬超之前的才能劉備也有所耳聞,但是作為投降不久的武将,劉備還是對馬超這個外人心存懷疑,是以就算馬超的駐地在臨沮,劉備也沒有給他足夠的兵權去調動臨沮的守軍救援關羽。在關羽被殺之後,劉備對于見死不救的劉封、孟達十分惱怒,甚至直接賜劉封自盡,如果馬超真的有見死不救的行為,那麼肯定也會被一同降罪。

關羽敗走麥城時,馬超距離關羽不過10公裡,他為何置若罔聞?

最後,就算馬超被任命為臨沮都督,在當時他也很有可能不在駐地。根據史料記載,馬超在公元215年就已經被任命為臨沮都督,而關羽敗走麥城的時間是在公元219年,那麼在這4年的時間之中,馬超到底在什麼地方呢?實際上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馬超不在臨沮的可能性是非常之高的。

在關羽死後不久的公元220年,彭羕被劉備調任為江陽太守,于是他心懷怨恨,就去找馬超訴苦,還說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話,最後被馬超報告給劉備。由此可見,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馬超和彭羕應該是在成都,并沒有在臨沮前線指揮作戰,是以馬超根本沒辦法去拯救兵敗麥城的關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