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愛天下也不愛美人的皇帝,縱容宦官幹預朝政,自己還有一手絕活

在中國曆史上,明朝是一個奇葩皇帝輩出的朝代,而明熹宗即使在諸多奇葩皇帝當中,都堪稱特立獨行。不過皇帝的特立獨行,對天下百姓來說,往往都是巨大的災難。

明熹宗的性格可能與他的童年有關,他是明神宗的孫子,不過神宗在位時縱情聲色,不理朝政,對于自己後代的教育問題更是不在意,加之他本就不喜歡明熹宗的父親,是以明熹宗從小就沒有得到重視,從未有人在意過他的讀書問題。明光宗繼位以後不過一月就突然駕崩,明熹宗在懵懵懂懂中成為大明皇帝。

不愛天下也不愛美人的皇帝,縱容宦官幹預朝政,自己還有一手絕活

在曆代皇帝當中,明熹宗堪稱文盲,他連奏章都看不懂,然而他在小事上卻又不願受人擺布,經常自己來拟诏書,最終诏書文理不通,令人啼笑皆非。可是在大事上明熹宗又不喜歡親自插手,他不喜歡上朝,對于聲樂美女也無多大興趣,唯獨喜愛木工。堂堂皇帝躲在宮中當木匠,滿朝文武自然無法接受,但明熹宗心意已決,不管大臣如何勸谏,他始終沉迷于木工活計。

不愛天下也不愛美人的皇帝,縱容宦官幹預朝政,自己還有一手絕活

明熹宗是當木匠的天才,他的木工造詣堪稱登峰造極,許多木匠宗師的手藝都比不上明熹宗,他經常隐瞞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賣,而他的作品往往可以賣出高價。明熹宗整天躲在宮裡不理朝政,潛心練就了一手絕活。如果他生在平民家庭或許會成為一代木匠大師,不過對于天下百姓來說,有一位喜愛木工的皇帝并不是一件幸事,尤其是這位皇帝還重用宦官。

不愛天下也不愛美人的皇帝,縱容宦官幹預朝政,自己還有一手絕活

魏忠賢本是一位市井流氓,因賭博破産無路可走,最終自宮入宮為宦。魏忠賢沒有背景,但他依靠自己察言觀色、阿谀奉承的能力很快就得到大太監王安的賞識。随後魏忠賢攀附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并與她一起把持朝政,殘害忠良。

明熹宗喜愛木工,而魏忠賢就抓住這個機會,他往往在明熹宗做木工最關鍵的時候拿着奏章詢問皇帝決定,而明熹宗總會不耐煩的說道:“朕知道了,你自己決定吧!”在得到皇帝的允許之後,魏忠賢就憑自己喜好定奪,他借機培育黨羽,打壓異己,殘殺東林黨。東林黨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與宦官以及客氏進行黨争,最終明朝朝堂上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政治接近癱瘓。

不愛天下也不愛美人的皇帝,縱容宦官幹預朝政,自己還有一手絕活

而此時的明朝已經非常虛弱,明熹宗不理朝政無疑讓明朝更加混亂,加上明熹宗在位期間天災頻繁,各地災民、流民不計其數,朝廷卻忙于黨争,不理百姓死活,導緻許多地方的百姓揭竿而起。而後金也不斷勢大,攻陷明朝多座重鎮,是以交到崇祯皇帝手中的,其實已經是一座将傾的大廈。

明熹宗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說他是昏君也不為過,不過他對于自己的親人倒也寬厚。明熹宗始終保護着張皇後,讓她沒有遭到客氏以及魏忠賢的迫害,而在他落水患病,生命垂危之際,他召來自己的弟弟朱由檢,毅然傳位于他。

不愛天下也不愛美人的皇帝,縱容宦官幹預朝政,自己還有一手絕活

明熹宗朱由校其實不适合做皇帝,如果他生在普通家庭,他可能會是一位優秀的木匠,隻可惜他降生于帝王之家,就要承擔起治理天下的重擔。明熹宗不願承擔,是以他的弟弟朱由檢,成為史上最悲情的一位皇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