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靜蕾爸爸寫家族曆史《父親的軍裝》,從淞滬抗戰到挺進大别山

7月28日,長篇紀實文學《父親的軍裝》在西安書市首發。這部以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為背景的“非虛構”作品,第一次詳細記錄了一個普通軍醫在軍隊中的成長和蛻變,也第一次以親曆者和見證者的視角,講述淞滬抗戰的細節以及挺進大别山的細節。書的主角是現年103歲的徐成沄,抗戰勳章獲得者,徐靜蕾的祖父。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說,這本剛剛出爐的書一定能夠“用真實打動西安”。

該書為家族三部曲“家園徐望”的第一部。作者為徐靜蕾的父親徐子建。才女徐靜蕾就是在他的培養下,學書法,考電影學院,後來在表演和導演方面盡展才華。以前,他的身份是徐靜蕾的父親,這一次,他更願意介紹自己是徐成沄的兒子。

徐靜蕾爸爸寫家族曆史《父親的軍裝》,從淞滬抗戰到挺進大别山

▲活動現場

原本,他寫作是想寫自己的奮鬥曆程,後來,一次偶然聊天,發現已過百歲的父親,開始願意講述自己曾經當國民黨軍醫的經曆了。多次聽下來,他萌生了以父親為主角寫一本書的念頭。于是,他一邊記錄父親的回憶,一邊到父親曾經戰鬥、生活過的地方尋訪,同時,也不忘去各地的檔案館查找資料。家族曆史就這樣慢慢呈現在他的面前,他的筆端。

徐家是望族,家族産業曾在湖南湘潭盛極一時,後來,因祖輩經商失敗,家族敗落。抗日戰争爆發後,家族中有11人先後參加抗戰,軍階最高者為國民黨陸軍中将徐旨乾。

徐靜蕾爸爸寫家族曆史《父親的軍裝》,從淞滬抗戰到挺進大别山

▲徐靜蕾的父親徐子建

父親徐成沄作為軍醫加入國民黨部隊,參加淞滬抗戰,俘獲日本軍官,立有戰功,蔣介石曾為此為他簽署調令。不久,徐成沄因牽扯進“桃色事件”退出國民黨。此後,參加共産黨,挺進大别山,親見趙錫田被俘,曾為劉伯承醫治眼睛。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重慶市衛生系統的上司。2005年在紀念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的慶典上,他獲得國家金質紀念章。

寫作這本書的徐子建也已年過七十,從一歲左右父親離開家,到三十多年後再重逢,他說自己對父親所知甚少,通過這次書寫,他走進了父親戰鬥和生活的歲月,也走進了他的情感世界,更了解了他“一輩子沒有在關鍵時刻說錯過話”的自我保全的生活哲學。他用自己的閱曆和體悟,忠實記錄,使得全書史料紮實、情感節制,言有盡而意無窮。

與會嘉賓,湖北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李修文說:“《父親的軍裝》有一種難得的質樸與真實,讀上去很流暢,人物鮮活,故事生動。讓人感受到‘非虛構’的力量。”

作者徐子建在講述自己的創作心得時說:“真實是回憶錄的生命,實地探尋曆史是我對讀者應負的責任。”

紅星新聞記者陳謀

編輯官莉

徐靜蕾爸爸寫家族曆史《父親的軍裝》,從淞滬抗戰到挺進大别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