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朝滅亡時畫面有多慘烈?50多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自焚而死

立國近600年的殷商王朝到了纣王子受時期,便開始走向下坡路,而此時雄踞關中的周部落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的辛苦經營下,不斷地蠶食、吞并商朝的屬國,逐漸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而此時,商朝百萬大軍正在遠征淮河流域的夷人,由此給周部落滅商提供良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大會諸侯于盟津,随即率軍猛攻防守空虛的商朝腹地,聯軍總兵力達4.5萬人。

商朝滅亡時畫面有多慘烈?50多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自焚而死

商纣王在位時,國勢急劇衰落

盟津離商朝的國都朝野僅有咫尺之遙,是以當纣王得知消息後,立時間便驚慌失措。此時,百萬大軍尚在征讨淮夷的戰場上,朝歌城内并沒有足夠的精兵禦敵,在加上沒有可用的戰車,單靠步兵根本無法抵擋對方沖擊力強大的車兵,是以從一開始,勝利的天平便已向周軍傾斜。

但是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纣王不甘心坐以待斃,便于倉促之間将大批的奴隸、戰俘武裝起來,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關于商軍的總兵力,史料記載不一,按照《史記》的說法是70萬,但也有很多史料記載是17萬。但不管怎樣說,商軍至少在數量上遠超周軍,若不發生意外的話,完全可以遏制住對方的攻勢。

商朝滅亡時畫面有多慘烈?50多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自焚而死

武王伐纣形勢圖

然而兩軍甫一接觸,情況便發生突變,面對着如下山猛虎般的周軍士兵和高大堅固的戰車,素無鬥志的商朝“奴隸軍團”便全線潰敗,為了逃生拼命地往回跑,由此也将陣後的精銳師團沖得七零八落。就這樣,牧野之戰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尾,周武王乘勝追擊,并迅速包圍朝野。纣王自知大勢已去,為了避免被俘後受辱,遂在鹿台舉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覆亡。

兩千多年來,史學家都喜歡将武王伐纣吹捧為一場正義之戰,貌似周族大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擊敗“獨夫”商纣王。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因為按照《尚書》的說法,周商兩軍交戰場景異常慘烈,面對着強大的周軍,商朝“奴隸軍團”死傷極其慘重,真可謂血流成河,以至于長杆兵器都漂了起來。由此可見,武王伐纣絕不是正義之戰,不過是借助精兵利器幹掉纣王而已。

商朝滅亡時畫面有多慘烈?50多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自焚而死

周軍在牧野之戰中完勝商軍

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會于牧野。罔有敵于我師,前徒倒戈,攻于後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見《尚書·周書·武成》。

同樣令人對武王伐纣的“正義性”産生質疑的,是他進入朝歌後的舉動。且說,纣王兵敗自焚後,周武王率軍進入朝歌,然後拿纣王的屍體洩憤,不僅連射三箭,還将其首級砍下來示衆。正所謂“人死為大”,周武王對纣王的遺體進行如此羞辱,如今看來很是為人不齒,而他之是以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是報複纣王當年囚禁其父文王之舉,屬于公報私仇。

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纣。纣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敗。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纣頭,縣之白旗。見《史記·卷三》。

商朝滅亡時畫面有多慘烈?50多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自焚而死

商纣王見大勢已去,便舉火自焚

再者說來,既然周武王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讨伐纣王,那麼在後者伏辜後,理應廢除苛政、撫慰百姓,使天下局勢盡快恢複穩定。然而,周武王滅商的目的顯然不在于此,而是在大肆殺戮商朝官員、百姓後,将大批自由民抓捕為奴隸。而據史料記載,遇害的商民超過17萬,而淪為奴隸者則超過33萬(“馘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見《逸周書·世俘》)。

正因為周武王伐纣的真實目的,在于掠奪土地、财富和奴隸,是以在王朝覆滅後,大批殷商移民因不願接受周朝的統治,便成群結隊地的向邊遠地區逃難,其中有數萬之衆跟随纣王的叔父箕子逃到北韓半島,并在當地建國。另外,征讨淮夷的主帥攸侯喜在亡國後率殘軍渡海出逃,最終竟到達美洲,成為今日印第安人的始祖,并建立燦爛輝煌的瑪雅文明(法國學者阿科斯塔、歧尼對此有詳細論述)。

商朝滅亡時畫面有多慘烈?50多萬人被殺或淪為奴隸,國王自焚而死

周武王滅商後,50多萬商民被殺或淪為奴隸

而留在本土的殷商移民,也極不情願接受周朝的統治,是以在周武王死後沒多久,被封為邶侯、統治殷商故地的武庚(纣王之子)便發動叛亂,意圖恢複故國,可惜最終被周公派兵鎮壓。事後,周公又将殷商移民交由纣王的庶兄微子管理,并建立起宋國,至此局勢才逐漸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