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外籍親曆者,為何自殺下葬時身蓋他國海軍旗

中日甲午一戰讓世界看清了清朝真面目,原來擁有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這麼不經打,是個典型的虛胖子。西方從那以後更是看不起中國人,認為清朝就是名副其實的東亞病夫,即使裝備再好,給了中國人也是廢鐵一堆。

他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外籍親曆者,為何自殺下葬時身蓋他國海軍旗

不過,甲午海戰雖然慘敗,隻能代表清朝上層的整體意識不行,不代表北洋水師沒有血性。美國人馬吉芬是鎮遠艦上的管帶幫辦,也就是副艦長,他經曆了中日黃海大戰,親眼目睹了北洋海軍的浴血奮戰。雖然最終海戰失利,但他到死都認為北洋海軍是亞洲一流的艦隊,完全不遜色任何西方艦隊。他經常以自己的參戰經曆向世人解釋,北洋水師不是新聞報道的那樣貪生怕死,最後演說完了不忘表明一下以北洋水師為榮的決心。

北洋水師雇有八名外籍軍官,馬吉芬就是其中之一。馬吉芬生于美國一個傳統的軍人家庭,高中畢業報考了海軍學院。他一心想成為一名海軍軍官。可當時的美國海軍不像現在這麼強大,根本用不了這麼多人。成績平平的馬吉芬隻能拿着一千美元補償金回家待業。

他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外籍親曆者,為何自殺下葬時身蓋他國海軍旗

西方不亮東方亮。中法戰争爆發,一直有軍官夢想的馬吉芬決定去當雇傭軍為清朝效力。惴着一千元安置費,他不遠萬裡來到了中國。可惜的是,戰争遠沒有想象中的持久,清朝打赢了戰争見好就收,馬吉芬的夢想破滅了。不過他沒有絕望,知道清朝正在擴招北洋水師,便找到美國領事請求幫忙,把求職信轉交北洋水師的當家人李鴻章手中。

李鴻章是來者不拒,隻要有能力通過軍械局水師學堂的考試就雇傭你。馬吉芬考試成績優秀,順利到水師學堂當老師。在這裡他盡心盡職地培養北洋水師所需的人才,其中很多人參加了甲午戰争。

他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外籍親曆者,為何自殺下葬時身蓋他國海軍旗

馬吉芬在中國教書10年,攢下了很好的名聲。而且他也多次參加軍艦裝備的輪換,因為從不吃回扣赢得了李鴻章的信任,多次得到賞識。就在他打算回國度假時,中日甲午戰争開打。馬吉芬立馬取消度假與北洋全體官兵一起迎戰日本聯合艦隊。

作為鎮遠艦大副,馬吉芬親自指揮開炮,使得日本吉野号喪失戰鬥力,不得不提前撤出戰鬥。黃海一戰,他見證了北洋官兵的血性,也親眼目睹鄧世昌指揮緻遠号撞擊吉野。在海戰中,日本海軍火力兇猛,北洋艦隊損失慘重,馬吉芬也被炸得幾乎雙目失明。

他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外籍親曆者,為何自殺下葬時身蓋他國海軍旗

幾個月後,日本陸軍攻陷威海衛,丁汝昌拒絕投降,吞鴉片自殺。馬吉芬偷偷登上一艘美國貨船回國治病。北洋海軍全軍覆滅,西方各國感到不可思議,紛紛進行評論。當馬吉芬聽到輿論普遍認為是北洋水師官兵素質低下,貪生怕死造成的慘敗,便四處演講糾正西方媒體的誤解。因為太過于執着,被美國人認為是瘋子。

馬吉芬絕望了,他決定以死明志來喚醒人們的重新認識,以還北洋海軍一個公正。是以他選擇了在丁汝昌殉國兩周年的忌日開槍自殺。按照他生前遺囑,下葬時身穿北洋水師的軍裝,并在棺椁上蓋着他從中國帶回的、曾在“鎮遠”艦上懸挂過的北洋海軍軍旗——黃龍旗。

他是中日甲午海戰的外籍親曆者,為何自殺下葬時身蓋他國海軍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