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熟讀三國的人對趙子龍此人應該都不陌生,他為人仗義,并且十分正直。對待兄弟更是肝膽相照,為了救劉備之子,在曹營中七進七出,這都證明了他的忠義。

劉備有這樣的手下應該是值得高興的,這樣代表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畢竟一個人如果手無良将,即使再有本事也無處發揮。為何劉備在臨終之前卻留下了“子龍不可重用”的遺言呢?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趙子龍的勇猛

趙子龍出生在一個亂世,最開始的時候跟随在自己的兄長身邊。兄長去世,他認識了劉備,從那之後,他成為了劉備手下必不可少的一員猛将,為他出生入死,建立基業。

劉備還是有一些才能的,不然在煮酒論英雄之後他如何會引起曹操的追殺呢?肯定是通過談論,曹操感覺到了劉備的威脅,想在他的勢力沒有壯大之前把他給處理了。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可是曹操沒有想到,他給趙子龍提供了機會,讓他一展神勇。劉備為了躲避曹操,更為了保護手下的人才不被他人所殺,隻能委屈自己的妻兒,最後更讓幼小的兒子身陷曹營。

趙子龍不顧危險,一人單槍匹馬地把劉備的兒子給救了出來。通過此戰,趙子龍進入所有人的眼中,他也是以一戰成名。有了如此猛将,劉備肯定會更加器重趙子龍的。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為了救劉備的兒子,趙子龍七進七出,可以說他對于主公絕對是問心無愧的。後來漢水、博望坡等戰役,裡面多多少少都有趙子龍的身影。這是對他的肯定,不然的能力不行的話劉備也不會讓他做這麼多的事。

他的忠心毋庸置疑,可是誰也想不到,在劉備死之前會留下趙子龍不可重用的話,簡直出人意外。從這可以看出,劉備的心胸也沒有他表面那麼寬廣,并且這事還跟趙子龍有些關系。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二、正直的趙子龍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起赤壁之戰,曹操帶兵南下,由于士兵不适應南方的氣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曹操就讓人把船全連在一起,以此來解決士兵水土不服的問題。

誰知孫劉聯軍最後通過火攻的方法火燒了曹營,讓曹操元氣大傷,最後不得不撤回大學營,休養生息。雖然曹操已經無力南下,但對于劉璋的勢力,曹操依舊有着威脅。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璋專門請劉備到自己的地方商量如何解決這個情況。可他不知道,他的這個行為是引狼入室。最後益州被劉備攻下,把那裡變成了自己的地盤。

攻下益州是值得慶祝的,劉備為此還專門開了慶功宴。衆人就想着自己能分多少東西到自己手裡,劉備對此也是非常贊同的。可是聽到此話的趙子龍立刻站出來反對,他說應該把土地還給城中百姓。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并且還對劉備說,自己來打仗本來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而不是來搶占他們的東西,如果把這些瓜分了,那和強盜有什麼差別?劉備聽了之後頓時羞愧萬分,立刻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從趙子龍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的為人還是非常正直的,可是對于政治,他實在不是那些人的對手。他無形中把這些人全都得罪了,畢竟趙子龍觸及了别人的利益,如何對他心裡沒有怨恨呢?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趙子龍視錢财如糞土,可是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啊。在亂世中,出來打仗是沒有辦法的,既然取得了勝利,肯定會想要的更多,也想讓自己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切都被趙子龍給破壞了。

表面上劉備贊同了趙子龍的意見,可是他也得籠絡人心呀,後來就從其他方面去補償這些将領,可是二人之間的隔閡再也彌補不了。劉備也因為此事慢慢放開趙子龍,不再重用他。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三、不可重用趙子龍

也有人說劉備和趙子龍二人是一對完美的搭檔,趙子龍為人正直,劉備又在四處征戰,給百姓伸張正義,這讓趙子龍也有用武之地。可這一切都表象,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一切都是虛幻。

劉備的終結時代是在公元222年,為了征戰天下,他第一個想要拿下的就是東吳。

本來劉備是信心十足,可是他沒有想到,東吳是那麼牢不可破,這成了他一生的恥辱。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之後在白帝城更是生病了,奄奄一息。他感覺自己時日不多了,就讓人找來諸葛亮托孤。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兒子其實扶不上牆,甚至告訴諸葛亮,如果自己的兒子實在不行的話,他可以取而代之。

諸葛亮聽了劉備的話,當下就表示不敢。劉備說出此話其實也心存試探之意,畢竟誰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送給别人呢?諸葛亮此人又極為守信,他答應了肯定不會變卦,這一點劉備清楚地知道。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他想利用諸葛亮,讓他成為兒子的幫手,這樣即便自己真的不在了,蜀漢也不會被其他人給吞并了。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制衡諸葛亮,他還專門找了李嚴來和諸葛亮互相制衡。

他讓李嚴手握兵權但是又受諸葛亮的壓制,而諸葛亮雖然不能随意指揮軍隊,可是他卻能壓下李嚴,二人處于一個互相制約的狀态。劉備這樣做他自己也更放心,因為二人誰也沒辦法一人獨大。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處理完這些事,劉備還告訴諸葛亮,說子龍不能重用。由此可見,他是打定主意不想讓趙子雲再出征了。可是一個武将,如果他沒有在戰場上發揮作用,那他的一生也就那樣了。

劉備即便知道,可他還是留下了那樣的遺言。

從中可以看出,趙子龍在劉備的心中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地位了,他想要的隻是在自己死後基業如何儲存,其他人如何根本不在自己的考慮範圍之内。

臨終前,劉備還不忘告誡:“子龍不可重用”,他為什麼這樣說呢

總結

不知道趙子龍知道劉備的真正想法,心裡會如何想,是否會覺得寒心。趙子龍想要的非常簡單,就是伸張正義,為百姓謀福利。他根本沒有其他的野心,比如更高的官位之類的。

趙子龍是單純的,簡單的,他最後也得以善終。在劉備死後,趙子龍面對自己的情況也非常的淡然,人生的起伏對他的影響沒有那麼大,可以說他是三國中最能善終的人之一,這是他的正氣帶給他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