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政策回合制遊戲的第6部裡,如果選擇中國,會出現十一位可以招納的“偉人”,他們是孔子、老子、孫子、李白、屈原、鄭和、張骞、畢昇、仇英、劉天華和鄭一嫂。這其中後面三位有些人可能不太熟悉,尤其是最後一位鄭一嫂。中國的曆史名人何其多,為何西方的遊戲要加入一位國人都不太熟悉的人物呢?因為她在西方太有名了,她的身份是——海盜。

現代西方文明,就是海盜文明的沿續。在西方人的字典裡,沒有善惡之分,隻有強弱之分,打疼了他們的人,才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鄭一嫂就是其中一位。在電影《加勒比海盜3》中的“清夫人”,其原型就是鄭一嫂。
鄭一嫂活躍于清朝的嘉慶年間,她所執掌的海盜“紅旗幫”鼎盛時期,擁有大小戰船1800餘艘,幫衆逾10萬人,清廷多次派水師征剿都大敗而歸。打敗清廷對鄭一嫂來說并不算什麼,她的艦隊劫掠外國船隊也是家常便飯,海上強國英國和葡萄牙組建聯軍都不是她的對手。
電影中的清夫人原型就是鄭一嫂
180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三艘艦船闖入珠江内河橫沖直撞,鄭一嫂聞訊立即帶領武裝船隊趕來,将英艦團團圍住。在激戰中,一艘英艦被擊沉,另兩艘倉皇逃走,數十名英艦水手被斬殺,鄭一嫂大獲全勝。
屢遭失敗的英國人惱羞成怒,他們竟然和葡萄牙艦隊、廣東水師一起組成聯合艦隊卷土重來,在1809年的11月底,利用鄭一嫂的艦隊在大嶼山避風之機,将她堵在了港口,企圖一舉消滅。聯合艦隊共有艦船百餘艘,又有英、葡助戰,原以為穩操勝券,不料卻被鄭一嫂率艦隊沖了出來。
1836年《全球海盜史》中正在劫掠的鄭一嫂
鄭一嫂不但沖了出來,還跟在聯合艦隊後面追殺,廣東水師提督孫全謀記載:“賊勢甚衆,水師會夷船與戰,大敗,夷船盡逃。”鄭一嫂的艦隊為何如此厲害?無他,船堅炮利耳!
在海上讨生活的鄭一嫂,極重視武器的先進性,一旦聽說洋人有了什麼新式武器,千萬百計也要弄到手。英國研發的新型24磅火炮,鄭一嫂很快就型到了手,在自己的艦隊大量裝備,其數量甚至超過了英國艦隊。連英國艦隊都不敢撄其鋒,更别提不堪一擊的廣東水師了。
為了對付鄭一嫂,嘉慶帝連換數任兩廣總督都被打得大敗,多位總兵或戰死或自殺,直到百齡來了之後局面才有所改觀。他先是采取海禁的措施,斷絕鄭一嫂的經濟來源,利用經濟封鎖來削弱她的實力。同時用高官厚祿來引誘海盜聯盟中的衆人。
這一系列的組合拳發生了作用,海盜聯盟内部出現了分化,一部分人決心歸順清廷。這給紅旗幫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幫中人心浮動、意志消沉。見此情景,鄭一嫂覺得心灰意冷,不得已之下也接受了招安。被招安後的鄭一嫂被封為诰命夫人,居住在廣州城中,直到1844年去世。
鄭一嫂的畫像,她是得到了善終的
當1840年鴉片戰争爆發時,鄭一嫂曾作為林則徐的參謀參與軍機,但可惜清廷已經積重難返,就算有鄭一嫂也無法改變失敗的命運。有人說,鄭一嫂如果不歸順朝廷,鴉片戰争的結果可能會改寫,甚至有可能不會發生。畢竟英國也是靠着德雷克這個大海盜才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的。
曆史不容假設,如果沒有鄭一嫂,鴉片戰争有可能提前爆發,就是30年前的那場大敗讓英國人非常忌憚,西方人評出的“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海盜”鄭一嫂都名列前茅。各種以她為主角的小說、傳記、電影也層出不窮,能給海盜文明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足見其過人之處。
在海權時代,中國人也不曾缺席,汪直、陳祖義、徐海、鄭芝龍、鄭一嫂,每一個都讓洋人為之色變,隻可惜中國最終沒有發展成一個海權國家。就算鄭一嫂保得了清廷一時也保不了一世,思想和眼界的束縛才是最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