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當黃昏靠岸,碼頭格外悲傷。當鍘刀落下,又該是誰的悲傷?

在每個孩子的心中,總會有那麼一個被他敬若神明,覺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人,這個人或許是他的父親,亦或許是他的兄長。

在1947年12歲的劉愛蘭心中,她的姐姐就仿佛是她心中的一抹陽光,陪伴并且照亮着她的童年。可是在那一天,随着一個鍘刀的落下,她親眼目睹了自己心中的陽光消散……

1932年,山西省文水縣的雲周西村,一個女嬰呱呱落地,三年後,這戶人家又生了一個女孩,分别取名劉胡蘭、劉愛蘭。

1939年,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七歲大的劉胡蘭與四歲大的劉愛蘭失去了母愛,她們的母親因病去世。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家裡的頂梁柱少了一個,家裡的負擔也重了一分,而年僅七歲的劉胡蘭可以說是被生活所磨練得堅強起來。

在奶奶的照顧下,劉胡蘭在十歲時就已經學會了紡織棉花,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能夠擔起一份責任,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照顧妹妹。

是以對于劉愛蘭的童年來說,姐姐就是一個讓她足夠崇拜,足夠親密的人,姐姐劉胡蘭就是那個寒冷冬日裡能夠代替母愛的溫暖。

1942年,年僅十歲的劉胡蘭,不僅擔起了家裡大大小小的責任,還擔起了另一個,本該不屬于她這個年齡該承擔的責任,可誰曾想,這個責任卻書寫了一段流傳至今的英雄故事,也完美的诠釋了何謂“自古英雄出少年”。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十歲的劉胡蘭,或許正是因為家庭情況的原因,讓她小小年紀便有了成熟的心智。

她毅然決然地加入兒童團,還擔任雲周西村兒童團團長。劉胡蘭深知自己該做什麼,她俨然像一個真正的八路軍戰士,為了抗日而站崗、放哨,用她自己薄弱的身體去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1945年,經曆過知識教育訓練和各項工作的劉胡蘭,已經對共産主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她加入了婦女幹部訓練班,也通過自己出色的表現與能力,在訓練班結束後回村擔任了婦女救國會的秘書。

當劉胡蘭被破格選為中共候補黨員時,她才十四歲。本是花季的年齡,誰曾想竟真應了那句“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顔惹人憐”。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1947年的1月12日,寒冷的冬季飄蕩的不僅是雪花,還有回響在雲周西村刑場的那句“怕死不當共産黨!”

就在那一天,閻錫山的軍隊包圍了雲周西村,村民都被趕到了場地上逼問共産黨的情況,劉胡蘭也在其中。但因為叛徒的出賣,花兒凋謝在了十四歲。

敵人多次逼問她共産黨的情報,她也毫不松口,即使六個村民被鍘死在她面前,也沒有吓到她,最終敵人氣急敗壞,将她推向了鍘刀。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劉胡蘭面對敵人,堅貞不屈,英勇就義。而鍘刀落下的時候,她12歲的妹妹劉愛蘭,就在下面的人群中,數次的暈倒,卻再也無法見到那堅強的身影。姐妹倆從此陰陽相隔。

目睹了姐姐的英勇犧牲,劉愛蘭悲痛欲絕,陷入傷心中無法自拔。但是姐姐如此堅強,妹妹又何能隻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女孩。經過多方的開導,劉愛蘭終于從傷悲中走了出來,她的身上好像也帶上了姐姐的光輝。

劉胡蘭的妹妹劉愛蘭

1948年9月,劉胡蘭的壯烈事迹已經被排成劇在各地開始演出,而劉愛蘭作為妹妹,與姐姐有着不少相似之處,不僅是外貌上,神情上也是非常的相像,是以她自然而然地飾演起了姐姐劉胡蘭,她自己也希望能夠把姐姐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告訴給每一個人。

劉愛蘭用心地演出,将姐姐的堅貞曆程演繹得淋漓盡緻,每一場演出都會震撼人心,感人肺腑。連不愛看劇的彭德懷都看得聲淚俱下,“這個戲很好,就是要拍這種鼓舞戰士士氣,增加戰鬥力的好戲。”

一場演出也像一根刺一樣,每次重制姐姐悲壯犧牲的的那一刻,劉愛蘭也都會回憶起腦海中那永遠刺痛她的一幕。她每次演出前都哭着到台前請戰士們為姐姐報仇。同樣看過劇深受劉胡蘭精神影響的戰士們,也常常在戰鬥時會喊出“為劉胡蘭報仇”的口号。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在妹妹的身上,映顯着姐姐的影子。劉胡蘭的精神被妹妹傳播給了全國人民,哪怕雙姝并蒂早早凋落一朵,但這朵花的清香仍會被另一朵傳向遠方。

劉胡蘭是唯一被三代上司人題詞的人,毛主席聽到她的事迹後頗為感動,曾兩次題詞寫下八個字:“生的偉大,死得光榮。”

鄧公同志曾誇贊道:“劉胡蘭的高貴品質,她的精神面貌,永遠是中國青年和少年學習的榜樣。”而江總書記也曾在山西視察工作之時被劉胡蘭的英勇事迹打動而題詞道:“發揚胡蘭精神,獻身四化大業。”

即使在犧牲時劉胡蘭隻是候補黨員,可後來也追加她為中共正式黨員。為了紀念并突出劉胡蘭烈士的功績和精神,劉胡蘭的家鄉雲周西村改名為了劉胡蘭村,民間還誕生出不少贊頌她的詩歌。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劉胡蘭紀念館也在1956年被建在了她的家鄉,劉胡蘭烈士并沒有留存下照片,但我們可以從妹妹身上看到她的樣子。

劉胡蘭犧牲時還不到十五周歲,但她勇擔重任自告奮勇置己于險地,面對敵人泰然自若面不改色,不說是别的同齡人,就算是成年人,怕也難有此種魄力與視死如歸為共産主義獻身的精神。

妹妹劉愛蘭雖沒有像姐姐一樣與敵人周旋對抗,但她也在後方鼓舞了士氣,振奮了軍心,劉家姐妹都有着英雄氣概,有着對解放事業不可磨滅的功勞。

劉胡蘭15歲犧牲,12歲妹妹在刑場數次暈倒,後來怎麼樣了?

現如今,我們或許都生活在了一個太平盛世,不需要再處于一些危險的境地,也不需小心各種暗藏的危機,更不需要擔心穿衣裹腹的問題。但劉胡蘭和妹妹劉愛蘭的諸種精神氣魄,都是永傳後世,不可忘卻的。

銘記曆史,更要緬懷英雄,正如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