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這句話才是真正影響了三國走向

說起三國曆史,其實流傳了不少俗語,今天筆者就其中一句"郭嘉不死,卧龍不出"來展開分析,之前以為這是正史中記載的一句話,其實仔細翻閱過史料才發現,并無此記載,這應該是網友的一個神總結,那既然出了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後面也應該還有一句話,而這句話恰恰是影響了三國的一個曆史走向,且看下文。

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這句話才是真正影響了三國走向

郭嘉是曹操麾下的著名謀士,史書上稱他為世之奇才,公元207年郭嘉病逝,而這一年剛好隐居在隆中的諸葛亮被劉備給請出了山,從時間上分析,可能是一個意外的巧合,不存在可比性,畢竟一是個側重軍事,一個是側重謀略,真要對比,可能諸葛亮要全面一些,諸葛亮的行政能力要比軍事謀略強上一些,他的軍事能力應該是在中上水準。

那郭嘉不死卧龍不出是句神總結,依據的不過是巧合,是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在孰高孰低上進行辯論,既然要根據這句話要做一個延伸,筆者就根據曆史記載進行填充,不足之處望各位看管海涵,就曆史影響而論,下一句當是"孔明北伐冢虎崛起"。

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這句話才是真正影響了三國走向

冢虎何許人也?乃是三國最具隐忍力的軍事家司馬懿,諸葛亮執政數十年間,幹過最具争議的事情莫過于揮師北伐了,那他和冢虎司馬懿又有什麼瓜葛呢?網上有"卧龍鳳雛,幼麟冢虎"的說法,這些動物都不是常見的動物,代表的人物亦非是常人,而且他們的狀态也不在最佳,卧龍不是飛龍,鳳雛也不是九天之上的百鳥之王,幼麟還沒有成氣候,三者齊聚蜀漢,也不過是偏安一隅而已。

冢虎則完全不同,冢有多層意思,一為高大的墳,二為長子或者第一大臣,三為冢君,就是國君的意思,四為山頂之意。司馬懿綽号冢虎,其意很明顯就是隐藏在一個背景極大的平台,已然是位極人臣,将來要成為這個政權的掘墓人。

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這句話才是真正影響了三國走向

冢虎其名自帶一種陰森的氣場和霸氣,曹操在世的時候,十分防備司馬懿,死前還告誡曹丕要對司馬懿小心小心再小心,可曹丕即便再防備,依然還是被司馬懿的演技所迷惑,他不僅沒有處死司馬懿,還委以重任,對其十分器重。

曹丕去世後,魏明帝曹叡繼位,他在位期間,諸葛亮揮師北伐,十萬大軍壓境三郡直接望風投降,讓曹叡大吃一驚,之後諸葛亮也沒有放棄,還是一共堅持發動了五次北伐,直到病死在五丈原,不說這五次北伐對蜀漢的消耗,其實這也給司馬懿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魏明帝當時讓司馬懿統領大軍,以至于他在軍中的威望極大,在諸葛亮病逝的時候,司馬懿已經官拜太尉,是軍中的最高長官。

郭嘉不死卧龍不出,後面還有一句,這句話才是真正影響了三國走向

曹叡病逝後,司馬懿手握大權,他還是托孤大臣,再通過一系列通病的手段後,他蒙騙了曹爽,直接發動了高平陵事變,就這樣曹魏大權就此被篡奪,三國的曆史也是以被改變,在蜀吳先後被滅後,司馬懿的後人也實作了大一統,建立了晉朝。真要說起司馬懿的崛起之路,其實還是要感謝他一輩子的敵人諸葛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