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等關系》:年度情歌,有情懷有追求

《對等關系》:年度情歌,有情懷有追求

關于《對等關系》就先從男女對唱開始講起。

李榮浩作品,與女歌手的合作屈指可數。上一次是跟劉柏辛Lexie聯手的《兩個普普通通小青年》,然後就是此番與張惠妹共唱的《對等關系》。從中似乎可以看出,關于合作,李榮浩是既謹慎又講究。謹慎是講他絕對不會單純為了合作而合作;講究是說但凡選擇合作必然是有所刻意訴求。比如《兩個普普通通小青年》中,可以感受到其嘗試新鮮風格,融合多元元素的意識。而在《對等關系》裡,我聽出的是他涉足華語情歌經典範式的努力。

是以,面對合作作品,我們考慮的不應該隻是跟他合作的她是誰,而更應該看到李榮浩在音樂層面的考量。當然,此次李榮浩跟張惠妹的合作值得大書特書,華語樂壇中的頂尖音樂人跟流行天後聯袂,這種場面本就相當難得,自然會是品質的保障,也會是品位的彰顯。

具體到歌曲合作,雖然前後兩首作品在風格與主題上有所差別,但内裡其實還是有一慣性。總體而言,四個字可以概括:有模有樣。

《兩個普普通通小青年》中的Rap,《對等關系》裡的情歌,均可謂是風格譜系内的範本,顯露出李榮浩全面的音樂能力。同時也能夠注意到,在音樂塑造次元,他始終秉持着“純粹化”的原則。Hip-hop的《兩個普普通通小青年》,卻沒有采用繁複的流行元素,而是回歸Old School理念,無論是Beat選擇還是采樣都極富懷舊感。Pop Ballad的《對等關系》,同樣采取經典形式來呈示男聲與女聲的深情互動,不搞花樣不做嬌飾。

《對等關系》:年度情歌,有情懷有追求

由此我是覺得,李榮浩骨子裡其實相當嚴肅且傳統,音樂創作對于他而言,固然少不了娛樂性但核心永遠是圍繞着音樂性與專業性。這是一種将純粹發揮到極緻的邏輯,正如其歌曲多數主體都會以吉他、貝斯、鼓為基底架構,創設出豐富的音樂形态。

當你斷定真實樂器音色已經過時了,但他卻反複在證明,它們的表現力分明是驚人。由此不難了解,為什麼李榮浩重視複古,這是一種情結,一種創作風格,一種審美趣味,更是一種認知音樂的思考。我想,這位全能音樂人所思考的在于,如何以簡單達成飽滿,如何在直白中實作無限。

《對等關系》這首作品即是如此。

關于作品,複古是必須要聊的話題。其實從此前錄音釋出的歌曲來判斷,複古應當是李榮浩個人第七張錄音室專輯的大方向。從起初港風味濃烈的《縱橫四海》,到随後的直接翻唱Beyond的歌曲《情人》,再到今番呼應華語流行音樂黃金時代的《對等關系》,複古情懷均在其中展現得淋漓盡緻。

那麼值得思考的問題就出現了,為什麼要複古?

緻敬一個偉大時代理應是根源。此外,我覺得李榮浩是在以這樣的方式來向我們表明他心目中流行音樂最為理想的狀态。恰如《對等關系》能夠成為情歌對唱的樣版:男女聲如何搭配?不止有音色的層次或是頻段的融疊,更需要“對話”動态的産生。李榮浩與張惠妹采取輪唱的模式進行演唱,進而将實時的互動生動呈現,切實地達成“對等關系”。此外我感覺,兩位的演唱頗有“相得益彰”的意思,張惠妹的獻聲讓我們領略跨時代Diva的風采,同時李榮浩的演唱與之自洽契合,在交替演唱的形式中人聲有着鮮明的高低、強弱、明暗等階層化配合。和音時更加是交融,在各自頻段互相照應,直覺的人聲與内裡的情緒都有恰如其分的呼應。如此互動過程裡,兩位角色的情緒、感受、情感均是充沛釋出,甚至是人物的個性都鮮活盡顯。

《對等關系》:年度情歌,有情懷有追求

然後又該如何創作?情歌有情歌的“套路”,而李榮浩恰好又是擅長反套路的創作者。是以,我們聽到的這首《對等關系》,既有正常意義上的動聽,又有反正常的聆聽體驗,進而兼具熟悉感跟新鮮感。并且,此次在創作上李榮浩有意識地促成了電影感的叙事,歌曲時長将近5分半鐘,這在正常流行情歌标準中已然算是特别。不過超長時長并不會造成聽感疲憊,歌曲在整體相對潤順的旋律輪廓中積極制造動态,進而讓這段感情故事真正強化情節化跟戲劇化,綿長線條裡自有跌宕起伏。

再者是如何制作編排?複古的一個重點是回歸樸質,在經由簡單配器塑造出的聲場中實作畫面與感受的立體化。歌曲《對等關系》的編曲即屬于此類極簡手法,使用到的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元素,加之李榮浩在制作上的成熟手法保證了音樂元素調配的分毫不差,最終建構出的效果同樣令我們感到舒适。如此設計的成效有二,一方面是産生充沛共鳴,能夠對聽者形成足夠情感聯結。另一方面是制造真實,最大限度保證歌曲的意境和情緒真切易感。

從中就不難推斷出李榮浩心目中複古的核心所在。複古絕對不是簡單的音色還原,也不是表面的氣質複刻,而是意圖回歸到音樂最是根源的關鍵:以真摯的方式觸發真實的體驗。《對等關系》顯現技術卻又不炫耀技術。我是說,歌曲細節處都可以尋到巧思,但并不會顯得突兀或者刻意。技術應當為情感表達服務。就像歌曲在編曲上積極地為人聲提供發揮空間,在這個編曲可以産生“颠覆”效應的時代,歌曲《對等關系》做的反而是返璞歸真。確定兩位的演唱完全達到本色展現,李榮浩和張惠妹可以說是營造出了“男女對唱”的最佳氛圍。基于良好的“對等關系”,彼此發揮出特點跟優長。李榮浩人聲中的棱角與顆粒,以及,張惠妹人聲中的細膩與溫綿,都得以完滿突出。其實,對唱就應該是這樣,在維持各自辨識度的基礎之上充分地互相增益。

特别對于李榮浩而言頗為有收獲。在我的了解裡,此次的合作是他在演唱次元的一番自我突破,歌曲《對等關系》裡他的人聲在變化廣度、細節程度、色彩豐富度等方面分别是有着可圈可點的表現。在這樣一首講求人聲表現力的作品中,自然要拿出格外的說服力。

《對等關系》:年度情歌,有情懷有追求

我想,歌曲《對等關系》注定會讓三方滿意,李榮浩的歌迷,張惠妹的歌迷,還有中文情歌的歌迷。

講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微網誌上“李榮浩張惠妹情歌界天花闆”的Tag,各位從中讀出了什麼?我個人是覺得,這本質上說明了此次《對等關系》确實能夠成為中文情歌界的标杆,優質的創作,高水準的制作,還有感染力豐富的演唱呈現。三者共同促成了一首年度情歌的誕生。與專業層面,它有理由讓我們重溫到經典情歌對唱的感覺。與大衆層面,它會廣為傳唱,成為K歌時男女對唱的必須曲目。

此刻,是否屬于複古都已經不再重要。畢竟,經典是可以跨時代的,高品質的歌曲是可以脫離标簽的。在我看來,歌曲《對等關系》優在切中了情歌的要義,以“講故事”的方式表情達意。是以歌曲最終會成功在我們内心留下一段無比五味雜陳的愛情故事,還有,糾結但又刻骨銘心的感受。

講起捕捉都市人群的狀态,就不得不贊服李榮浩寫金句的能力,歌詞中類似“不适合成為伴侶/做朋友卻不甘心”,“不适合成為伴侶/做朋友大可不必”這樣的文本,真的是将都市感情關系中的沖突心理表達精準到位,更微妙的是以上前後兩句歌詞由兩位歌手分别唱出,如此就增強了兩方互動的意味,進而讓這般感受具備了強烈普世感。

《對等關系》:年度情歌,有情懷有追求

說到底,《對等關系》是關于“我懂你感受”的歌曲,李榮浩的确向來擅長制造共鳴,這背後是他作為音樂創作者出色的觀察能力與叙事能力。

是以,相比于“緻敬一個時代”或者“呼應經典流行樣式”,我更願意将《對等關系》視作是李榮浩自我特質的再次鞏固,歌曲的成功源自他在各方面的精鑽,以及對于音樂性與專業性的極力追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