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奇案:新婚夫妻夜宿破廟救乞兒,乞兒:有人送金子不要收

明朝萬曆年間,在公安縣有一個以種地為生的周奎,周奎父親早亡,隻留了5畝薄田給他。

周奎與母親何氏相依為命,因為他性格本分,到了22歲時才娶了鄰縣李氏為妻。

李氏家貧,沒有什麼嫁妝,但是周奎并不嫌棄,成親這一日,仍然用八擡大轎将李氏娶了進門。

明朝奇案:新婚夫妻夜宿破廟救乞兒,乞兒:有人送金子不要收

古代婦人圖

說來也奇怪,這一天,接親的人吹吹打打地将李氏接回來的路上,原本風和日麗的天氣忽然轉陰,路過鬧市時一陣狂風吹起,将轎簾吹開了,李氏頭上的蓋頭也吹下了轎子。

媒婆覺得不吉利,趕緊撿了蓋頭蓋好,又囑咐旁人不得将這事傳出去,否則日後夫妻二人不和。

還好接下來的事都很順利,周奎與李氏拜堂吃酒,送入洞房,第二日新婦見婆婆,何氏對李氏也很滿意,摘下手上的銀镯子送給了李氏。

到了第三天,周奎與李氏回門,兩人新婚燕爾,此刻雖然是隆冬時節,但是也覺得風景格外好,是以邊走邊玩。

不知不覺,天都黑了,兩個人錯過了宿頭,看到路旁有一個破廟,也隻能将就一晚上。

二人自幼就是農家人,是以也不覺得苦,他們撿了一些柴火來燒,又拿出幹糧來烤。

這時,破廟的角落裡忽然有什麼東西動了一下,李氏吓得叫了起來。

周奎雖然也怕,但是在新婚妻子面前不好露怯,是以拿着一根木棍走了過去。

角落裡卻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别打,我,我是人。

原來那是一個二十來歲的乞兒,因為又累又餓暈倒在破廟裡,周奎夫妻燒火暖了他的身子,他才醒了過來。

李氏很是善良,見這個乞丐面黃肌瘦,便将烤好的幹糧分給他吃。

乞丐狼吞虎咽,這才說起了自己的身世,原來這乞丐家住濟州府,原本也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但是父母因病去世了,家産也被叔伯占了。

他原本是要去投奔親戚的,可惜身上沒有多少銀子,還沒到親戚家裡便花光了,隻好一路乞讨到這裡。

因為天氣太冷,加上自己也沒讨到飯,差點餓死,幸虧周奎夫妻救了他。

乞丐對着周奎夫妻下跪謝恩,李氏見他可憐,便将婆婆何氏送給自己的銀镯子給了乞丐,讓他做盤纏去投奔親戚。

乞丐也不推辭,隻是對周奎說到:大哥哥大嫂心地善良,隻是切莫貪圖便宜,有人送金子上門必定有詐,切記切記。

三人說了一些話就睡下了,第二日一早,乞丐已經不見了蹤影。

從娘家回來以後,何氏見李氏的镯子不見了,心想她定然是愛惜是以收了起來,是以也沒有問。

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倒也踏實,李氏對何氏很是孝順,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成婚多年李氏的肚子仍然沒有動靜。

何氏心裡自然着急,也曾讓周奎帶李氏去看大夫,隻可惜大夫說問題出在周奎身上。

何氏也無可奈何,隻能想着過幾年從本家過繼個孩子來繼承香火。

開了春,村裡忽然來了一個叫胡永的外鄉人,這外鄉人說自己是做生意的,就租住在周奎家隔壁。

胡永出手闊綽,常常約四鄰喝酒吃飯,周奎也是受邀之人。

有一日,周奎興緻勃勃地回了家,他對李氏說:胡大哥說他有一個掙錢的路子,想要帶我做生意,可是我手裡沒錢,想把家裡的地都當給他做本錢,你看怎樣?

李氏聽周奎說得含含糊糊,覺得并不穩妥,但是她也不好打擊丈夫,于是就去問婆婆何氏的意見。

何氏卻說:還有這好事?我看這胡永倒是個掙錢的人,那就把地當了吧。

第二天周奎就将地契拿給胡永,換了十兩銀子做本錢。

胡永留周奎在他家喝酒,喝完酒以後周奎醉倒在了家門口,等他醒來時,身上的銀錢都不見了。

周奎着急得不得了,胡永表示很自責,便送了一匣子的金銀首飾來給周奎,說是借給他做本錢的。

明朝奇案:新婚夫妻夜宿破廟救乞兒,乞兒:有人送金子不要收

古代步搖

周奎寫了借據,心裡感動得不得了,為了以防萬一,他将這一個匣子交給了李氏,李氏将匣子鎖在櫃子裡。

誰知第二天周奎準備将首飾拿去換銀子時,那個匣子已不翼而飛,周奎一急之下,自缢身亡了。

出門借錢的李氏回家看到丈夫不在了,哭天喊地地去了縣衙,她要求王知縣揪出盜賊為丈夫賠命。

王知縣派人去查,可是根本沒有線索,如此過了三個月,胡永卻要求何氏将金銀還給自己,如果不還的話就将李氏賣給自己。

何氏心裡悲痛不已,此時她懷疑李氏與胡永有非同一般的關系,但她沒有證據,便同意了胡永的要求。

可是李氏卻抵死不從,她說如果婆母非要将自己賣給胡永抵債,那麼她就學周奎一樣自挂東南枝。

如此一來,胡永也不敢強迫,隻能繼續施壓,讓何氏和李氏限時掏錢。

李氏無法,隻能拼命織布掙錢,可是任憑她在沒日沒夜地操勞,掙的錢也隻夠養活婆婆和自己。

這一日,她拿着自己織好的布匹去布莊賣,卻遇到了一個穿着華貴的公子正在那裡挑布。

那公子見了她,便上前行禮:嫂嫂好。

李氏仔細回憶也想不起來這公子是何人,公子卻說:還記得一年多前,在破廟裡,你和大哥哥救了我一命。

說着那公子從懷裡掏出了一個銀镯子,正是李氏給他的那一個。

原來這公子正是破廟裡的乞兒佟誠,他回去投奔親戚以後奪回自己的家産,後來還捐了官,如今已是荊州府知府了。

剛剛上任的佟誠想起當年的一飯之恩,今日他正是來買些布匹準備親自上門謝恩的。

李氏一聽便大哭起來,她将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佟誠,佟誠歎了口氣,說:那一年我便隻大哥哥心善容易相信别人,卻沒想到他是以喪了命,但是嫂嫂也别擔心,我定會為大哥哥讨回公道。

佟誠給了李氏三十兩銀子,讓她回去還給胡永,還說事情他自有主張,讓李氏不用擔心。

李氏回去以後,就将銀子還給了胡永,胡永不知李氏哪來的錢,但是見李氏無意與自己,又還了錢,隻得作罷。

那麼佟誠如何為周奎讨回公道呢?他用了一計就讓始作俑者原形畢露了。

這一天胡永的一個好友王老二上門找他,這王老二是當地有名的混子,路子廣,人脈多,做事沒有章法,但是他卻很會揣摩人心,是以朋友很多。

王老二對胡永說:我朋友有個女兒,今年十八了,長得如花似玉,他想将女兒嫁給你,不知你肯不肯?

胡永因為受到李氏的拒絕,是以此時也打算另覓新人,便同意了。但他又提出,要先看看女孩。

第二天,王老二帶着胡永偷偷去看了女孩,隻見這女孩唇紅齒白,儀态俊美,胡永眼睛都看直了,就催促王老二去問對方需要多少彩禮。

過了幾日,王老二便将一個單子給了胡永,上面寫的是一些金銀首飾,胡永表示家裡有現成的,立馬就能拿出來。

可當他選了良辰吉日将首飾拿到女方家時,卻被知府的人帶走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佟誠的計謀,當他聽到周奎兩次丢失東西都是和胡永喝過酒以後,他心裡就對胡永産生了懷疑。

聽到胡永讓何氏将李氏賣給他抵債時,更加堅定了他這個想法。

于是,他讓手下找到了王老二,讓王老二從青樓裡找了一個美女,假裝說這美女想嫁給胡永,然後列了成親需要的首飾。

而這些首飾有一部分其實就是周奎從胡永那裡借出來然後又丢失的首飾,等胡永将首飾拿出來時,他們就來了一個人贓并獲。

這下胡永再也無法抵賴,那麼他為什麼要設計周奎呢?事情還得從周奎和李氏成親的那天說起。

那個時候胡永隻是街上一個賣炊餅的,那天李氏成親,忽然狂風大作,吹開了轎簾和她的蓋頭,胡永對這個美貌的少女一見傾心,心裡發誓要娶她為妻。

他覺得賣炊餅掙不了錢,就開始行竊,因為他身形嬌小,動作靈活,翻牆如履平地,是以成了一個江洋大盜,那些首飾也是他從富貴人家裡盜來的。

他幹了幾年以後覺得時機到了,就來到了周奎家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故意與周奎交好,還利用周奎的貪婪,讓他将地賣給自己,又偷了他的銀錢,逼死了周奎。

原本他以為李氏沒了丈夫,無依無靠一定會嫁給自己,沒想到李氏性子剛烈,根本不為所動。

胡永因為盜竊并逼死了周奎,後來被處絞刑,而周家的田地也還給了李氏。

而何氏知道自己冤枉了李氏,對她極好,過了幾年,她為李氏招了一個贅婿,生了兩個兒子,第一個姓周,為周家繼承香火。第二個姓女婿的姓。

李氏與新任丈夫相敬如賓,她活到了90歲才去世,晚年兒女孝順,一生平順。

二妮有話說:

不得不說,李氏是一個善良、勇敢的女人,因為救了破廟中的乞兒,最後解了自己的難題。

而胡永心術不正,因為喜歡李氏,竟然用計逼周奎自缢,幸虧佟誠聰明,讓他露出破綻,最後惡有惡報。

而佟誠,是一個知恩圖報而且很聰明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