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活在人們兒時的回憶中,才是一款遊戲最好的延續方式。

一部擁有着龐大世界觀,劇情曲折、場景豐富的大型遊戲,該如何裝進容量隻有幾十M的Flash遊戲中,讓玩家線上體驗呢?早在十幾年前,一部名為《華納史詩冒險》的遊戲就向剛剛接觸網際網路的玩家們給出了答案。

它出自加拿大遊戲工作室Sarbakan,也就是另外一部Flash遊戲“名宿”《米勒山莊疑案》的開發商。

如果說《米勒山莊疑案》是晦澀難懂、驚悚滲人的童年陰影,那麼它的“孿生兄弟”《華納史詩冒險》大概就是一場引領小朋友探索“未解之謎”的獵奇冒險。

《華納史詩冒險》(Steppenwolf: The X-Creatures Project)原名直譯為“荒原狼:X生物計劃”,釋出于《米勒山莊疑案》兩年之後的2001年,依舊由Sarbakan遊戲工作室在華納兄弟娛樂官方網站上釋出。

和《米勒山莊疑案》類似的是,遊戲依然采用分章節的形式被分為六大章節,4集一個篇章,24集連貫講述一個故事。不過和它不同的是,《華納史詩冒險》規模更大,情節、地點、解謎關卡更豐富。另外,它沒有爛尾。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故事大概講述了頭腦和四肢一樣發達的科學家男主與富有冒險精神的美麗女記者,在世界各地探險、尋找傳說生物并對抗反派陰謀的故事,而遊戲“荒原狼”的名字正來源于男主角的外号。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在遊戲釋出幾年後,它被搬運至國内網站,同時被換上了這個如今看來更直白的名字《華納史詩冒險》。

值得一提的是,國内許多玩家第一次接觸這個系列,是通過當時有着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承辦的青少年網站“中國少年雛鷹網”。這個曾經無數90後學習使用網際網路的地方,當時擁有着頗為火爆的論壇,其遊戲闆塊同樣受歡迎,“捧紅”過不少著名Flash遊戲。

和《米勒山莊疑案》的情況類似,遊戲被搬運到國内網站上時依舊沒有漢化,不過《華納史詩冒險》題材占優,淺顯易懂,玩家體驗明顯好于《米勒山莊疑案》。

盡管作為Flash遊戲早期作品,和同類相比《華納史詩冒險》依然足夠獨特——它能以鍵盤操控角色行動,且從第四章開始推出了存檔模式,與當時以點觸操作為主的冒險小遊戲相比,給予了玩家更多操作感。

從遊戲世界觀來看,Sarbakan野心當然更大。玩家會在遊戲中全球不同位置見到那些現實中的未知生物,比如被懷疑是恐龍後裔的魔克拉-姆邊貝、喜馬拉雅大雪怪、神話海怪克拉肯、還有30年前開始襲擊美洲牲畜的吸血怪卓柏卡布拉等等,以收集奇異生物血液為由,玩家根據劇情需要會穿越了四個大洲,從熱帶雨林到雪山,從無人區到居民區,形成跨越了大半個地球。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遊戲以其細節展示地區特色,例如第五章,大量的貧民窟建築以及甘蔗地、朗姆酒廠向玩家多米尼加的風土人情

在經曆一系列危險、背叛、甚至謀殺後,男女主聯手破解重重危機,打敗BOSS,故事就此結束。整個劇情走向和結局并不難猜,但人物塑造完整,角色衆多,轉折懸念恰到好處,結局還刻意留白,給後續玩家想象帶來了空間。

不過想要感受這好萊塢式劇情,前提是你得能過得去遊戲的解謎關卡。

沒有了《米勒山莊疑案》那些怪異的game over過程,玩家常在《華納史詩冒險》中“死”于各種姿勢,當然也包括那些看着就令人害怕的未知怪物。遊戲每張地圖中道具和謎題設計互相關聯,小謎題不斷的同時讓整個地圖呈現出一個大謎題。而鑒于早期遊戲一貫提示少,在沒有攻略的情況下,玩家依舊是除了試錯、腦洞大開外幾乎别無他法。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南極實驗室裡啃人頭的怪物也算得上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了

不過對系統較為簡單的Flash遊戲來說,解謎可以采用窮舉方法,隻要玩家找道具的手法足夠熟練,遊戲難度就還說得過去,這一點在場景地圖豐富的《華納史詩冒險》中尤其好用。而腦洞較大的玩家也會發現,遊戲解法不止一種。

例如第三章第一節,玩家操作的女主角Meg在大樓中躲避殺手并尋找關鍵證據,玩家在身邊角色被擊倒後,對其搜身就會找到關鍵線索所在的抽屜的鑰匙。而如果玩家無法想到對其搜身的話,那麼也可以使用在電梯間裡獲得的撬棍撬開抽屜獲得線索。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對于大部分玩家來說,依靠網上流傳的攻略确實是更好的選擇,但即便是靠自己解開其中幾個小謎題,這樣的成就感也能給予玩家不小的快樂。

總的來說,較為成熟的解謎關卡設計和完整的故事,讓《華納史詩冒險》擁有了當時Flash冒險遊戲中難得一見的高完成度。這為遊戲帶來了不少忠實擁趸,即便是在它結束的數年後,依然有人在挖掘它的故事。

時至今日,《華納史詩冒險》被一些人稱為Flash遊戲界“3A”。這樣的說法其實并不算誇大,因為Sarbakan從一開始就用異常認真的态度對待這一系列的遊戲。

《華納史詩冒險》全部章節并非一次釋出,Sarbakan先是在華納官網上釋出了一部分章節,在收獲了玩家的正向回報後才進行了接下來内容的制作。

2002年,Sarbakan總裁Guy Boucher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遊戲制作組一共7到8名成員,涵蓋了設計師、動畫師、程式員等重要職位,其中還有一名全職配樂師負責遊戲的原創配樂。細心的玩家想必注意到,從《米勒山莊》到《華納史詩冒險》,遊戲無論主角配角都有專門配音。即便以現在的标準來看,這依然是一個紮實的專業團隊。

這樣的付出為他們收獲了積極的回報,遊戲不僅國外廣受好評,也成為了許多國内玩家的童年。不過最應該出乎Sarbakan意料的,大概是在此之後數十年裡,這個誕生于2001年的Flash遊戲依然能深受玩家喜愛。

在六章遊戲全部更新結束後,意猶未盡的玩家翻遍遊戲内的細節,試圖從中挖出每一點制作組隐藏的暗線或是劇情。時至今日,男女主角間的暧昧關系依然能引發遊戲忠實粉絲的激烈讨論。

遊戲原創音樂裡一首被配樂師起名為“Episode 25”的音樂,引發了玩家們關于遊戲第25集是否存在的讨論,甚至至今仍在繼續。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續集自始至終沒有到來,但玩家們的期待仍在。他們為《華納史詩冒險》建立了專門的WiKi,将遊戲中角色、生物、物品全都搜集起來,提供給人們檢索。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過去十幾年裡,也依然有很多玩家根據童年記憶中的形象,對角色進行同人創作。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甚至有國内玩家以此世界觀創作同人文

2017年,一位荷蘭玩家在衆籌網站Patron上進行衆籌,他稱自己打算使用U3D 引擎重置遊戲,當時消息在《華納史詩冒險》玩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Flash遊戲跨越半球的獵奇之旅:《華納史詩冒險》

不過可惜,這個看起來野心勃勃的項目之後并沒有産生成果,和很多經典Flash遊戲系列的尾聲一樣,似乎已經無疾而終了。但這絲毫不影響玩家們仍然記得這款遊戲。

2001年,Flash遊戲僅處于發展初期,“在網頁上直接玩遊戲”在當時大部分人看來還是一件頗新奇的事情。誕生于那一時期的《華納史詩冒險》憑借前衛的概念、完整的故事和豐富的解謎關卡,讓無數玩家見之不忘。

二十年後的今天,Flash遊戲已經成為了曆史的眼淚,Sarbakan也不複往昔。和《米勒山莊疑案》一樣,《華納史詩冒險》也成了一個活在視訊和回憶中的上古作品,但或許,活在人們兒時的回憶中,正是一款遊戲最好的延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