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作者:利哥說笑

1978年我在上高二的時候,國文老師在課堂上念了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哈猜想》,這是徐遲老師寫的報告文學,裡面的主人公是陳景潤,文章介紹了陳景輝在逆境中,在身體極度虛弱的狀态下,終于證明了1+2,離哥德巴哈猜想的1+1又進了一步,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當時我們聽得熱血沸騰,立志要向陳景潤學習,可是造化弄人,我長大以後搞了别的專業,而陳景潤那顆金子卻深深在我心裡閃光。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陳景潤于1933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胪雷村,經曆了戰争混亂的陳景潤,養成了一個獨特的習慣,一個人來偷偷地坐在角落裡讀書。抗戰勝利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高中,當時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是沈元,沈元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清華大學空氣動力系主任,因戰事被滞留在福州擔任高中老師,正是因為沈元的啟發,他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難以攻克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一天沈元老師在課堂上說,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大家有沒有信心摘得?同學們稚嫩的臉龐,疑惑地看着老師,大多數同學都搖了搖頭,隻有陳景潤暗暗點了點頭,他的心闆上被刻上了深深的印記。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新中國成立後,他從廈門大學畢業被配置設定到北京四中,由于他濃重的福建口音,再加上不修邊幅,在課堂上遭到同學們的調侃,一堂課下來被同學們狼狽地轟下台,校上司無奈隻好讓他搞後勤工作。此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知道他的境況,請他調回廈門大學并擔任圖書館管理者,要不怎麼說“環境造英雄”,在課堂不會玩轉學生的陳景潤到了圖書館,卻如虎添翼,他認真學習的有關數學名著,尤其是華羅庚的《對壘素數論》,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将信件寄給華教授,收到他的信件,華教授仔細看了看,認為陳景潤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通過中科院上司把他調到數學研究所當助理研究員。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别看他在學術上翺翔在天空中雄鷹,但生活中他卻是不能自理的流浪漢,他經常鬧些笑話。比如到了飯點,他也許是為了省錢,隻買幾個饅頭,然後蘸點醬油,吧唧吧唧吃完,抹抹嘴,這頓飯就算結束了。有一次他在一個商店裡買東西的時候,回到家一算賬才知道售貨員少找到了7分錢,一般人也就算了。可陳景潤的執拗勁上來,坐公共汽車花了7角錢,到了商店要回那7分錢。别人笑他迂腐,他卻認真地說,7分錢是我應得的,7毛錢是我應該出的,一碼歸一碼。本來身體就不好,有嚴重的肺結核,身體極度虛弱,這麼一折騰加上缺乏營養,身體就更加虛弱了。他這樣子在生活中馬馬虎虎大大咧咧的,一進入學術狀态卻虎虎生威,1966年,他心闆上的那個哥德巴哈猜想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上世紀70年代,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會上說,像陳景潤這樣的世界級有水準的科學家,中國有1000個就了不得。隻有發掘這樣大量的人才,才能帶動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他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并在他以後的著作中反複強調這一原則,反過來批駁那些臭老九的謬論。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1978年3月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親切接見陳景潤并和他握手,鄧小平提醒他,搞科技革命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陳景潤兩眼浸滿淚水,感謝黨中央的關懷,回到數學燈後,他激動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喜悅之情。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陳景潤本是個單身漢,在黨中央的關懷下,他被安排到三0九醫院治療休養,在這裡他認識了自己的夫人由昆。由昆是武漢156醫院的醫生,在北京309醫院進修,這次被上級派到這裡,專門做陳景瑞的保健醫生,一來二去,兩個人産生了感情,于1980年8月25号結婚。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婚後由昆帶着孩子回到武漢上班,是以夫妻兩地分居,鄧小平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後,安排手下馬上解決兩地分居問題,并把他的夫妻調到北京,專門安排夫妻套房,解決陳景潤保姆的戶口問題。很快,他們一家住在明亮寬側的住房裡,鄉下來的保姆也落實了北京戶口,尤昆也由武漢調到309醫院,成為這裡的正式員工。

鄧公說,中國有一千這樣的人就了不得了,他由一顆石頭變成金子

1984年陳景潤遭遇之車禍以後得了帕金森氏病,身體大不如從前,但他仍然研究數學的有關命題,幾次妻子把他的手稿拿走,他說,如果讓我離開數學的研究,還不如讓我死了,妻子拗不過他,他拖着病體,仍然奮戰在數學王國裡,直到12年以後,他這個油燈終于燃盡,離開了久久不想離開的世界。這個不會教書生活邋遢的石頭終于變成了金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