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一碗參雞湯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

在南韓,參雞湯是一道家喻戶曉的菜肴。從其名稱就可以看出,人參和雞肉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實際上,參雞湯中還會加入糯米、大棗、栗子、黃芪等對人體有益的食材和藥材,是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南韓人有一套獨有的“熱補”理論,類似于中醫的“以毒攻毒”。他們認為,天氣很熱時進補,有利于讓身體中的毒素随汗液排出。是以,南韓人有三伏天喝參雞湯的風俗,經常會出現天氣越熱,參雞湯店前排隊等待的人越多的“奇景”。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參雞湯應該是一道傳統料理。實則不然。在古代,南韓人雖然也有三伏天進補的習慣,但當時的達官顯貴們吃的多為牛肉湯。至于參雞湯,其前身實際上是清炖雞。它最早出現于南韓的三國時代,大緻可對應中國的東漢時期至唐朝初年。對于當時的南韓老百姓來說,牛肉、豬肉等肉類實在是太昂貴了,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咬咬牙能吃上一頓的肉菜也就隻有清炖雞了。隻不過,當年并不會加入人參和其他藥材。

直到近代,南韓才出現了類似今天參雞湯的做法。最開始,一些富人家會在做清炖雞時加入一些人參粉;到上世紀60年代,電冰箱在南韓逐漸普及,很多人開始在參雞湯中加入晾幹的人參,以替代此前的人參粉。

料理形态的變化帶動了菜名的改變。“參雞湯”從此取代“清炖雞”,在南韓的大街小巷正式登場,成為南韓人喜愛的伏天滋補菜肴。

最正宗的參雞湯的主材應為童子雞和6年根山參,然而,不少餐館都選擇用水參。原因無他,山參的産量本身就不大,價格又昂貴,一般消費者很難負擔得起。加上3年至4年根養殖參主要營養成分也不差,是以南韓人普遍能夠接受參雞湯店的這種做法。

如今,随着生活水準的提升,人們對高品質、差異化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參雞湯也迎來了很多新創意,一系列改良版參雞湯紛紛面市。對于很多高規格的參雞湯來說,鹿茸、栗子、松子等與人參一樣,同為主材;近來還出現了放入野生鮑魚、章魚、梭子蟹等食材的“海鮮參雞湯”,放入整棵紅參的“紅參參雞湯”,放入各種中草藥的“韓方參雞湯”以及将雛雞放入竹筒中熬制的“竹筒參雞湯”等。

當然,除了滋補之外,參雞湯在南韓還有特别的意義。比如,丈母娘歡迎登門的女婿。早年間,丈母娘會将自己平時精心喂養的小雞抓來,給女婿炖一鍋鮮美的參雞湯,再撕下一個雞腿放到女婿碗裡,濃濃的關愛似乎要從湯碗中溢出來。現在,住在城裡的南韓人已沒有條件養雞了,但為女婿做參雞湯的風俗還是在很多地方保留了下來。想來,那些到女朋友家拜訪,希望得到對方父母同意,允許兩人結合的準女婿們,最希望在餐桌上看到的,應該就是參雞湯了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滋補食品一樣,參雞湯的熱量非常高。有資料統計,一碗參雞湯的熱量與3碗米飯相當。這大概與湯中的油脂以及雞腹中添加的糯米有直接關系。是以,參雞湯再味美,也不能“貪杯”哦!(楊 明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