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銅镂空花紋歙石暖硯
對于古代的北方人而言,冬天最麻煩的事莫過于寫字,因為室溫一旦降至冰點以下,硯台就會結一層薄冰,此時若用筆去舔墨,筆和墨就會當機粘在一起,字也就寫不成了。
陶暖硯
那個時候由于缺少取暖設施,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在漠北軍帳中起草戰鬥檄文時,硯台中的墨當機了:“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李白也遇到過這種窘況,無奈地歎息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其實在唐代已經有了暖硯,可能是因為兩位詩人當時沒有條件使用這一“神器”,才發出如此感慨。
元 花卉紋玉暖硯
暖硯,多見于北方,是為了避免冬天墨汁當機,在硯的下部挖空成暖室,放入燒炭或注入熱水,為硯池加溫,防止硯面上的墨汁當機。
暖硯可由多種硯材制成,有金、銀、銅、鐵、石、陶瓷、紫砂等;精品是皇家專用品,多陳列在博物館中;其他,一般都是北方的衙門、祠廟,或者是工匠用的比較多。
明 銅暖硯
明 茶葉沫釉溫酒暖硯
最早記載暖硯的文字是唐人張說在《張燕公集》中的《暖硯銘》:“筆鋒曉凍,墨池夜結,香炭潛燃,推寒緻熱。”
以後宋,元、明、清各代均有承襲,漸漸發展演變為一種實用與裝飾相結合的文房雅具。
明 青花纏枝花卉紋獸頭暖硯
暖 硯 分 兩 大 類
一、注水型(水暖型)
大多暖硯為注水型,在墨堂之下鑿出空腔,通過注入熱水使硯面的溫度升高。有陶、瓷、紫砂硯。
注水型(水暖型)
二、燒炭型(火暖型)
在硯面之下制成空腔,引入炭火燒烤或置放油燈加熱。常以歙硯石、松花石硯材,極少用端石,多加金屬底座,用以燒炭加溫,也常見金屬、陶硯及瓷硯。
燒炭型(火暖型)
明 圓形筆架山鐵暖硯
暖硯造型多為正方形、長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圓形、鼓形等。由于暖硯制造工序複雜,造價較高,屬于文房中的奢侈品,一般寒士難能用上。
清 松花石四大靈獸文房暖硯
清 一言九鼎暖硯
清 澄泥暖硯
到了清代中晚期,紫砂暖硯出現,為收入低下的文人使用暖硯提供了機會,加之紫砂泥可塑性強、透氣性佳和耐高溫的特性,能制造出各式各樣的紫砂暖硯,很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紫砂 暖硯
暖硯,作為一個時代的文房用品,為古代文人在數九嚴寒筆耕不辍,創作出詩文辭賦、書法繪畫作品提供了便利。
目前,流傳下來的暖硯大多是明清時期,實用性和藝術性極佳,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來源:書法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