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曾經嘲笑華為的小米,如今付出了代價。本以為華為陷入困境之後,自己能夠趁機崛起,奪得國内手機市場第一的份額,結果不僅沒有穩定國内市場,反而被蘋果打得潰不成軍。曾經一度發展勢頭迅猛的小米,今年不僅沒有延續神話,甚至出現了銷量迅速下跌的情況,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米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呢?

隐藏的問題開始暴露

事實上,小米遭遇到今天的困境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意外,因為小米的營運模式一直隐藏着隐患。很多人說小米不能算是一家科技企業,它更像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因為小米手機幾乎沒有一個零部件是小米自己生産的,小米從晶片到鏡頭、螢幕等所有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從供應商那裡采購的。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随後小米将這些零部件發給像富士康這樣的拼裝代工廠,從頭至尾小米沒有參與手機的任何生産,甚至很多小米的員工連見都沒有見過手機一眼。而小米所承擔的工作就是初期的設計,新機型的宣傳,以及最後的售賣,是以很多人認為,與其說小米是一個手機廠商,倒不如說小米是一個供應鍊商人,所有的零部件,甚至連很多核心技術小米都依靠進口,這是非常有風險的做法。

如今小米出現銷量下滑的現象,也是因為小米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過分依賴于供應商,這種情況下,一旦外部的形勢出現變化,很容易對小米的發展出現非常大的影響。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不聽勸告嘲諷華為

任正非曾經勸告國内的手機廠商要重視核心技術的開發,如果一味崇尚拿來主義,最終将會把企業往絕境上推,而現在國内很多手機企業基本都靠供應商提供零部件和技術,這樣下去非常不利于國内手機市場的發展。然而小米及其擁護者聽到這樣的言論之後認為華為是在暗諷小米,于是小米決定對華為進行回擊。

小米上到高管下到員工基本上都把“黑華為”融入骨髓之中,小米副總裁盧偉冰就曾經多次發文暗諷華為。其中大意主要是,嘲諷華為技術不如國外,由于華為在手機行業起步比較晚,而且又堅持自己研發技術,是以華為手機一開始性能并不出衆,甚至與國外有很大的技術差距。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在盧偉冰看來,華為是在假清高,明明買來的技術和零部件更好,為什麼還要自己研發技術呢?華為這種舍近求遠的行為是“愚蠢的”,是不理智的行為。事實上,如今小米也終于嘗到了苦頭。

過度依賴讓小米玩火自焚

今年小米銷量慘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骁龍888性能跳水。首先是功耗特别嚴重,這就導緻今年小米搭載骁龍888的新旗艦手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續航能力不足的情況。這讓本來就被人诟病“需要和充電寶連體”的小米,再一次受到了消費者的質疑。不僅如此,小米采用的是大功率快充充電器,是以頻繁地進行充電将會給手機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這會加速手機電池的老化速度,進而進一步降低手機的續航能力。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其次,由于晶片的功耗過大,導緻手機的發熱更加嚴重。小米本身就一直被消費者诟病“能夠煎雞蛋”,甚至小米自己都嘲諷自己“為發燒而生”。而如今骁龍888晶片不僅沒有解決這一問題,反而讓發熱變本加厲,很多使用者稱小米手機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燙手的地步,很多人甚至擔心小米會不會用着用着就爆炸了。

骁龍888晶片的性能下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米手機的銷量,導緻今年小米新款旗艦的銷量都不是特别理想。然而面對骁龍888的性能跳水,小米并沒有太多的辦法,畢竟小米的晶片始終依賴于從高通那裡拿貨,甚至一度成為高通的晶片“帶貨大師”。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沒有自研晶片技術的小米,唯一能做的隻不過是等高通下一代晶片的問世,而這無異于是把主動權交到了别人的手中,小米目前陷入了更深的被動局面。除此之外,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手機行業的零部件紛紛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價,這也使高度依賴于零部件進口的小米,陷入了成本迅速上漲的局面中。為了維持營運,小米隻得提高産品的售價,這也使得小米逐漸喪失了成本效益的優勢,這也是小米今年銷量下降明顯的原因。

總結

總而言之,小米今年的銷量失利,主要原因是高度依賴于供應商,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這樣的隐患是小米從一開始建立就埋下了的,隻能希望小米可以“回頭是岸”,畢竟任何一家企業,太過于依賴外界的供給,都是無法長遠地走下去的。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曾經嘲笑華為,如今淪為“小醜”,小米現在的處境其實早有預示

嘲笑華為的小米,如今被蘋果擊潰,網友:自食惡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