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種對比很難用隻言片語來诠釋問題,因為條件太少,而真實的戰争卻更多變。
譬如西班牙人與印加帝國的戰争,100多西班牙人連槍都沒怎麼用,打赢了8萬大軍。

當年西班牙的皮薩羅僅有168個軍心渙散的烏合之衆,他們的主要武器是一些早期火藥槍,以及普通的盔甲刀劍和馬匹,皮薩羅連蒙帶騙威逼利誘才迫使這些手下陪他冒險,許多人都不認為能赢,早早做好了逃跑的打算。
而印加帝國卻坐擁2000萬人口,是個實實在在的大國,擁有非常龐大的軍隊。當時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正帶着大隊人馬巡視天下,西班牙人見到他們連綿的帳篷後吓得要死,但皮薩羅堅持要幹票大的,他欺騙印加使者,說希望能友好的與皇帝見面,繼而在約定地點埋伏了人馬。
實際上印加皇帝也不是傻瓜,他雖然把天朝上國的形式主義做足了,卻足足帶了8萬人的大軍赴會,顯然也是不完全放心西班牙人。可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皮薩羅那堆烏合之衆一個伏擊就讓印加軍隊崩潰了,僅僅幾分鐘8萬大軍就兵敗如山倒,他們扔下了瑟瑟發抖的皇上逃進山林,自相踐踏者成千上萬。
打完一數數,印加人被殺死7000人,自相踐踏在山溝裡摔死踩死了4萬,8萬大軍去了一多半。
幾分鐘夠西班牙人做什麼?這168個人就是去殺4萬頭豬也夠把人累死了,當時他們也就随便放了幾槍,大部分戰果都是刀砍槍刺和騎馬踐踏的,印加人沒見過馬匹,更沒見過冒煙吐火的“槍”,皮薩羅隻帶了七八個騎手,就撞開人群逮住了阿塔瓦爾帕。
一個龐大的印加帝國,沒幾下就讓西班牙人給掰滅亡了,在未知的恐懼面前,人數可不見得時時刻刻都有用。假如皮薩羅這168個人對陣的不是活生生的印加武士,而是《戰争模拟器》這樣的純資料遊戲的話,恐怕一分鐘都不要,他們就已經化為肉糜了。
是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一支裝備20支單發步槍的隊伍,是有幾率獲得對萬戰績的,隻要對方不是機器人,不是模拟器裡不靠譜的純資料軍隊,那麼一切皆有可能。
實際上我軍就有很多個位數人員抵擋對方大軍的戰例,雙方的輕武器水準處于同一水準線,而重武器我方則完全被壓制,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戰士們仍然堅強的完成了任務。
最著名也最家喻戶曉的就是“狼牙山五壯士”,八路軍5名戰士為掩護連隊轉移,接受了“第二天中午之前,不許敵人越過棋盤陀”的指令,他們一路且行且打,與擁有炮兵的日軍步步接戰,從東山口一直退到棋盤陀,還主動吸引了日軍進攻,在早已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撐到下午了),犧牲自己,将日軍引入棋盤陀的歧途。
日軍3000多人的部隊對這5名戰士毫無辦法,于是狼牙山巅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攻防戰,5名八路軍戰士打到彈盡糧絕,用完了全部的子彈、手榴彈,最後連刺刀都在拼鬥中折斷,山頂能砸人的石頭都沒有了……
二戰中日軍的素質有目共睹,假如将他們換成更垃圾的部隊呢?或者五壯士換成20壯士,再給足夠的子彈,讓日軍拿着東洋刀進攻,他們還打得上去嗎?可見鋼鐵的意志加足夠的地理、物質條件,再配上個不夠格的敵人,來多少人都沒轍。
這種意志在上甘嶺發揮到極緻,當時一個叫胡修道的19歲新戰士,在人基本打光的陣地上,頂着美軍的“範弗利特火力”和有坦克參與的進攻,一個人在597.9高地的3号和10号陣地來回轉換,與班長及另一個戰士守住了聯合國軍41次進攻,在兩個營規模的攻擊下扛了一整天,還斃傷敵軍280人。
還有11号陣地另一個“孤膽英雄”楊國良,這個重慶戰士的陣地坡度隻有20度,且受到敵軍炮火直擊,非常難守,楊國良帶着兩個戰士數次打退敵軍進攻,最後在僅剩自己的情況下硬是守住了10次攻勢,繼而捏着爆破筒滾入敵群。後來電影裡的“王成”,據說就參考了楊國良的事迹。
可以說,這些中國軍人的作為遠比什麼“20支步槍擋1萬人”厲害,他們面對的是300門大炮,170輛坦克,3000架次飛機,6萬士兵的大軍,3.7平方千米的陣地僅炮彈就挨了190萬發,如果換算成标題工事那種邏輯,他們是200多号人用竹竿捅赢了6萬個拿機槍的敵人。
再回頭看看清朝那些破事兒,什麼“攻打東交民巷”,清兵加義和團對着洋人的院子久攻不下,居然56天都不能得手,人家槍一響,中國人就如同被鞭炮吓着的猴子抱頭鼠竄,官員們居然還搞“明攻暗保”的鬼把戲,打着打着停戰給洋大人歇一歇,直往裡面補充食水……你看,都是中國人,差距卻比天還高,要是換成李雲龍帶1萬個人,裡面的“20條槍”怕是哭的時間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