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凱&譚松韻:正劇夢稀碎,續夢偶像劇

原創/景色來

王凱&譚松韻:正劇夢稀碎,續夢偶像劇

《向風而行》這個劇,擺明了是個女頻本子,然而王凱一來,團隊例行的三搶原則:搶番位、搶曝光、搶功勞。

譚松韻粉絲跟我抱怨,兩人撕得莫名其妙,猜測,現在王凱搶了一番,生怕将來撲街背鍋,提前死一波,好等到時候真的撲街了,就全部甩鍋給譚松韻。

《向風而行》這個題材的劇,不是沒有好的作品,早年TVB的《沖上雲霄》就相似,并且播出效果很好,算是全體演員受益的典範。

而王凱除了土午的戲,選了這樣一個題材,主要還是饞偶像劇這塊蛋糕。他獨自擔不起來主,土午當年押他,經過幾年的驗證,說明完全押錯了。

王凱演正劇已經肉眼可見的強弩灰飛煙滅,偶像劇前幾次的撲街雖然也慘重,但好歹不像《清平樂》撲得鑼鼓喧天,街知巷聞。

最大的原因,是王凱沒得選了,樓誠之後,琅琊榜之後,一路擔主但是又沒擔起來。粉絲逢人就撕,侯鴻亮首當其沖,粉絲怨天怨地,怨土午白玉蘭大滿貫,卻不給王凱安排給視帝。

白玉蘭視不行也就不行了,連金鷹那種水漫金山的野雞獎竟然也撈不着。粉絲崩潰之際,千言萬語一句話,侯鴻亮廢物,王凱終究是錯付了!

侯鴻亮吃力不讨好,扶不起來王凱反遭逼宮痛罵,又頂着資方壓力。于是,頭一扭,找起了外援救場,雷佳音、白宇、黃軒,一個接一個,土午劇男主終于擺脫了王凱那幹癟單一的身影。

觀衆謝天謝地,罵天罵地之餘,也開始反抱侯鴻亮大腿。

畢竟,侯鴻亮沒了王凱,還有内娛大森林,而王凱沒了侯鴻亮,那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水裡可以沒有魚,魚離了水那就成魚幹了。

偶像劇是譚松韻的主戰場,成績亮眼,無論是早期《甄嬛傳》醬油打得頗有存在感的淳兒,還是《最好的我們》一戰成名,而近兩年搭任嘉倫的古偶《錦衣之下》,以及搭鐘漢良那個低質宅鬥《錦心似玉》,市場反應都挺不錯。

因為《清平樂》現原形的王凱,收視率墊底,可是譚松韻主演的《以家人之名》卻風生水起,救了一回頹勢明顯的芒果台。

王凱粉絲一通撕番操作,各種瞧不起譚松韻,無論咖位還是演技,都鄙夷不已。還放出王凱在《清平樂》的文言文台詞,說要教譚松韻演戲。

譚松韻能在偶像劇混出些名堂,讨喜、有觀衆緣、演技自然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王凱演戲正好相反,用力、緊繃、生硬這些缺點都非常明顯,從他以往在偶像劇的敗績就可以看出,他完全不适合演偶像劇。

況且,他已經39歲高齡了,偶像劇觀衆做錯了什麼?要看你們這些中老年,黃瓜刷嫩漆人士的偶像劇。

偶像劇,看的那就是一個鮮嫩,王凱您怎麼回事呀?正劇立不住,就跑來禍禍偶像劇?

王凱跟譚松韻這場撕架,本質也就是司空見慣的撕番,王凱老皮老臉強演偶像劇,譚松韻轉型無路,這才來了這樣一個難以下咽的四不像組合。

縱觀國劇這些年的規律,向來是和氣生财,撕逼撲街。

我看這個劇也是該背時,免不了撲街的命運,撕番的意義要是關系到片酬,為錢撕一撕也是無妨。

如果不是,這種時候退居二番未嘗不可,畢竟撲街的鍋也是從番位算起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