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蘭塔獵人”癡迷植物二十餘載:守護新疆“一草一木”

作者: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魯木齊12月11日電 題:“普蘭塔獵人”癡迷植物二十餘載:守護新疆“一草一木”

作者 苟繼鵬

3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堆放着2000多本植物分類學相關書籍,以及1萬多份植物标本。近日,中新社記者在此間見到了癡迷植物二十餘載的新疆青年楊宗宗。

楊宗宗在自媒體平台的簡介中寫道:“一個自由植物獵人的平台,喜歡收集各國植物志、喜歡制作植物标本、喜歡踏尋山川草原。”他已習慣于自己被稱作“普蘭塔獵人”,“普蘭塔”為“植物”英文單詞的音譯。“新疆地域遼闊,但植物種類并不算多,每一個新種的發現,都會豐富新疆的野生植物寶庫。”他說。

6歲時,楊宗宗便與植物結緣,因一本《新疆中草藥手冊》而愛上了植物。他說:“這本小冊子不知被我翻了多少遍,裡面的每種藥材形态和作用我都熟記于心,這在我心裡埋下了一顆關于植物夢想的種子。”

啟蒙之後,楊宗宗更加“瘋狂”地愛上了植物。高中時期,首次在生物課上正式接觸植物分類的概念,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16歲時,他成為中國第一個發現“小花鳥巢蘭”植物者,還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首屆“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唯一的一等獎。

後來,酷愛植物的楊宗宗被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學習生物專業。但因種種原因,他曾一度暫停了植物研究。“愛好一件事物是快樂的,但是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中,一直喜歡一件事物就沒那麼容易了。”他說,自己步入社會後做過生意、當過調酒師,但當工作慢慢步入正軌時,卻感到生活“沒有希望”。

2016年,他決定重新開始研究植物。“植物分類學是一門綜合性科學,對于業餘愛好者來說更是一項‘燒錢’的小衆興趣。需要購買數不清的文獻著作,野外的吃住行費用,相機、戶外裝備等,更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楊宗宗說。

他放棄了穩定的工作,每天跋山涉水,還耗盡儲蓄購買書籍和專業裝置。在别人看來,他似乎“瘋了”,但隻有他自己清楚,“為愛癡狂”是為了心中那個純粹的夢想。

此後,每年4月至10月,楊宗宗幾乎都是在野外度過,而其餘時間,也都是在這間狹小的工作室内度過。曾為了找一種因濫挖販賣而幾乎滅絕的阜康阿魏,楊宗宗花費了三年之久。他說:“雖然每次都失望而歸,但我不死心,後來再去,翻了一天的山,終于在半山腰發現了。”

楊宗宗說:“喜歡植物分類學在我看來是一種寂寞的享受,但是如果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出現,那就是最幸福的事。”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路走來,他已不再形單影隻,背後有了朋友和團隊的支援。

今年6月,他與朋友遲建才、馬明共同耗時兩年多編著完成的《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圖鑒》順利出版,書中收錄了新疆北部野生維管植物共計1600餘種,其中僅分布于新疆的有825種,中國首次記錄的有5種,植物彩色圖檔近5900張,每一張都由他們拍攝而來。

楊宗宗和同伴就這樣默默守護着新疆的“一草一木”。他們還成立了植物社,定期發起植物保護行動,走進學校進行自然科普教育講座,呼籲更多人保護野生植物。(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