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哪怕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懼,隻要将高尚的情操留在這個人世間。明朝一代名臣于謙是如此說的,也是如此做的。

于謙自幼刻苦讀書,以文天祥為榜樣,有一顆為國報效的愛國之心。他報效的國,是人民的國,而不是某一人的國,他的忠誠天地為正,日月可鑒。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如此一位忠心之人,最後竟然含冤而死。于謙的被斬首,對民間造成了極大的轟動。百姓皆認為他是冤枉的,自發為其祭奠;皇太後聽聞消息後,更是哀歎不已,多日未進食;老天爺好像也發了怒,整日烏雲密布。

1398年,于謙出生于杭州府錢塘縣太平裡一個官宦世家。在這種家庭背景下長大的他,從小便有了一顆愛國之心,渴求早日為國效力。在他十二歲時,便寫了《石灰吟》這首詩,立下了偉大的宏願。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1421年,于謙考上了進士,正式踏上仕途。作為一個剛剛步入官場的新人,他在皇帝面前并沒有什麼存在感。

直到宣德元年,明宣宗剛剛即位,漢王朱高熙起兵謀反。于謙作為禦史随明宣宗鎮壓叛亂,當朱高熙被俘後,于謙奉命去盤點他的罪行。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在于謙義正言辭的數落下,朱高熙毫無反駁之力,隻能戰戰兢兢地趴在地上,乖乖認罪伏法。

于謙經此一役,一戰成名,奉皇明巡按江西,為當地的百姓平反了數百起冤情錯案。辦事得力的他,被明宣宗認定是可擔大用之人,被越級提拔為兵部右侍郎。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于謙的精明能幹,得到了當時主管内閣朝政的“三楊”認可,有了一番大顯身手的機會。可惜後來“三楊”去世,政局被太監王振所掌,開始大肆收受賄賂。

清正廉潔的于謙自然不會做這些行賄之事,每次隻帶“兩袖清風”入京辦事。這樣的做法當然受到了王振的嫉恨,在他的設計下,于謙被關在獄中三月之久,還被判處了死刑。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當百姓們聽聞此消息後,頓時大怒不已,紛紛聯名上書。為了平息民憤,王振不得已将于謙從獄中放出,随便編了個理由,糊弄百姓說是關錯了。

于謙雖然成功逃過一劫,但是也被降職處理。在王振當權的日子中,于謙想要出頭可謂是難上加難。

直到1449年七月,瓦刺首領也先大兵入侵明朝,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禦駕親征。

沒過多久,錯估戰局形勢的朱祁鎮,率領的二十萬精銳大軍便都于土木堡失陷。當土木堡之變傳回京城,滿朝文武皆慌作一團,不知如何是好。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于謙在此時站了出來,接過兵部尚書的大權,開始布局京城的防禦。瓦刺大軍攜勝者之勢,圍困京城。以明英宗為要挾,要求打開城門。

迎寇入京,便意味着大明王朝離滅亡不遠了。可是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時又是于謙站了出來,力排衆議,阻止開城門,私立其弟弟朱祁钰為帝,稱明代宗,并廢除明英宗的帝位。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在于謙英明的決策下,瓦刺久攻不破,隻能選擇退走。眼見明朝國力逐漸恢複,瓦刺升起了求和之心,将明英宗送回了京城。

明代宗既已即位,斷然沒有再退位讓賢的道理,況且明代宗更像是一個明君。朱祁鎮雖然被迎回京城,但是卻隻能當個沒實權的太上皇,稱不了帝。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事實雖是如此,但是朱祁鎮一直不甘心。當朱祁钰病重後,在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貞三位大臣的輔佐下,朱祁鎮又重歸帝位。

因為于謙的清正廉潔、嫉惡如仇,平日在官場中難免會得罪一些小人。而這三人恰好與于謙都有仇恨,便誣陷于謙不忠,有謀反的心思。

雖然不爽當初于謙私自立帝的行為,但是他也是确确實實有功勞的,守住了大明的江山。

這時徐有貞說了一句話:倘若不殺于謙,複辟這件事便師出無名。如此朱祁鎮才終于下定了決心,将于謙斬首于崇文門外。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于謙被斬首後,錦衣衛奉命去抄家。誰知家中一貧如洗,沒有任何金銀錢财。家中最貴重的唯有明代宗朱祁钰賜的蟒袍、劍器。

心狠冷酷的錦衣衛見狀,也不禁為于謙的冤死而感到悲傷,繼而落淚,深居深宮的太後,還為此絕食幾天不吃飯。

朱祁鎮沒有識人之才,導緻奸臣當道,一代忠臣于謙含冤而死,讓百姓歎息不已。諸葛亮沒有識人之才,重用馬谡,緻街亭失守,進攻魏國以失敗告終。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228年,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當衆人都勸誡他用舊将魏延為先鋒時,他一意孤行不肯聽從,重用了自己非常信任的馬谡為将領,在之後防守軍事重地街亭時亦令馬谡鎮守。

當曹魏将領張郃來攻,馬谡棄諸葛亮指令于不顧,私自行動,最終蜀軍被擊潰的四散而逃。失去街亭的諸葛亮,進退無據,隻好選擇撤軍,攻破魏國也成了奢望。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識人之才能壞事,識人之才卻能成事。劉邦之是以能一統天下,成立大漢王朝。韓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可謂是功不可沒。

韓信本是項羽的一名手下,隻可惜一直未能得到重用。劉邦手下謀士蕭何卻看到了韓信的才能,讓劉邦将其納入麾下。果不其然,韓信在劉邦的一統大業中,為其四處征伐,立下了赫赫戰功。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每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是一個識人才、重人才的人。隻有具有真實才學的人在其麾下,他才可以從諸多的人中,脫穎而出,取得一番成就。

對于上司、高層人物來說,重要的是識人才,而對于我們普通打工者來說,其實更重要的是“識自己的才”。

一些大學生,剛剛走出校園,沒有工作經驗,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績,卻自視甚高。嫌棄工資低、待遇差、公司小等等,不願屈就,隻能拿着一張空白的履歷,跑來跑去,徒徒耗費大量光陰。

明朝第一忠臣于謙被冤殺,錦衣衛抄家時落淚,太後斷食幾日不吃飯

識才的前提是要有才,而取得才能的途徑,就是從書籍、實踐中取得。不論是正在上學的學生,亦或者是已經步入社會的打工者,都應該有一顆學習的心,提升自己的才幹,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一番更大的成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