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羨慕皇家貴胄的榮華富貴,想要嫁進那些美麗庭院之中。可又有很多人,對富麗堂皇的皇宮望而止步。她們深知,那一座座宮殿猶如一座座樊籠,将會困住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普通老百姓家尚且可以實作一夫一妻相敬如賓的美好心願,那麼皇宮必定是不可以的。

貴為天子的皇帝淩坐于衆生之上,坐擁着後宮佳麗三千。想來他們也必定是看花了眼,那些嫔妃們隻好閃着靈光去瓜分更多的恩澤。長久的恩寵,便成為後宮女人們的眼紅之物。
漢高祖劉邦曾有一位萬般寵愛的嬌妾名為戚夫人,他與戚夫人一起共賞歌舞,一起度過這一段又一段的惬意日子。這些都被呂後看在眼中,酸澀于心。
戚夫人與呂後拔劍相向的局面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劉邦死後,呂後更是赢得狠辣又爽快。說到底,讓呂後對戚夫人恨之入骨的還是她妄想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這件事,觸碰了呂後的逆鱗。
是以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下場十分悲慘。
曆史上有人說呂後善妒,為人毒辣。可又有人稱呂後十分可憐,迫為毒婦。在我看來,兩者兼有。
說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糟糠妻”并不為過,當初的年輕美麗的呂雉為了丈夫盡心盡力、下田耕種,名副其實地是一位“賢内助”。她是漢高祖背後的女人,她給了自己的丈夫無限的幫助。
呂雉曾與漢高祖共度苦難,好不容易苦盡甘來,共同迎來了彼此的光輝時代。她理所當然地登上了皇後之位,理應同丈夫一起欣賞眼前的江山。可是不成想,半路卻殺出了個程咬金——戚夫人。
當時呂雉俨然已經色衰愛弛,而在這時候,劉邦得到了定陶美人戚夫人。這戚夫人長相貌美,能歌善舞,深得劉邦喜愛。劉邦與她花前月下,共享世間所有浪漫之事,甚至還想把一切美好都捧給她。
有人說,劉邦對戚夫人有多寵愛,呂後對戚夫人就有多恨。她陪同在劉邦身旁,共度重重苦難,最有資格與其共享繁華的女子本應是她,但是劉邦卻把所有的溫情都留給了戚夫人。
不受寵愛的呂後隻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栽培兒子劉盈身上,可是劉盈生性善良,身上并沒有半分劉邦的影子,是以自小便不讨父親喜歡。所幸,彼時的劉盈已經牢牢占據着太子之位。
還有一顆定心丸的呂後卻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備受寵愛的戚夫人也産下一子,名為劉如意。這個兒子聰穎機靈,很得劉邦心意。再加上愛屋及烏,劉邦始終都将劉如意視為自己的愛子。
可是戚夫人并不滿足于自己的榮寵,她常常哭泣請求劉邦将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立為太子,枕邊風吹久了,劉邦真的開始動了廢除劉盈太子之位的心思。
這件事被呂後得知了,她焦急萬分地開始想辦法,最後她尋到了留侯張良,請他為自己出謀劃策。原本想要明哲保身、閉門不出的張良因為不忍善心柔腸的劉盈被廢,是以才願意幫忙。
呂後聽從張良的建議去尋了商山四皓,商山四皓的出山讓劉邦頗為震驚。劉邦沉吟之下,認為劉盈已經羽翼豐滿,不可以随便被廢,便斷了改立太子的念頭。這也讓呂後松了一口氣,也同時加深了對戚夫人的恨意。
後來,劉邦去世了。戚夫人被呂後囚禁在了永巷,戚夫人與兒子劉如意分隔兩地,還曾做出了一首流傳後世的《戚夫人歌》,充滿了悲凄之情。恰好,被呂後聽到了。
呂後惱怒萬分,後來将趙王劉如意傳召到宮中殘忍殺害。而戚夫人的劫數才剛剛開始,她被呂後派人砍去了手腳,剜掉了眼睛,熏聾了耳朵,喝下了啞藥,被丢進了豬圈裡,變成了“人彘”。
據說,呂後為了鍛煉自己兒子的膽量,還曾讓他去觀望過已經變成人彘的戚夫人扭動之姿。生來善良的劉盈卻被眼前情景吓到了,從此一病不起,終日不理朝政。也可以說,劉盈的前程被活活斷送在了母親的手中。
有人說,已經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戚夫人還想為兒子争搶太子之位,實在是貪心不足,也是是以才引來了殺身之禍。但是讓我們來細想一番,如果戚夫人不去争搶太子之位,她又能虎口脫險嗎?
她深知劉邦對自己的寵愛,亦深知呂後早已把她視為眼中釘。她擁有的是呂後一家三口能夠團圓的美好希冀,她擁有的是劉邦的整顆真心,呂後又怎能不把她視為自己幸福的侵略者?
在後宮中,戚夫人能夠擷取榮寵隻是憑借着劉邦的寵愛。一旦高祖離世,她與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猶如無根的浮萍,孤獨無依,也許他們這對母子便會成為待宰的羔羊。
榮寵是面子,權勢才是裡子。是以,她竭盡全力想要為自己的兒子赢得太子之位,為的就是憑借着皇位得到安穩無憂的後半生。
但是她在政治上又是天真的,呂後是陪劉邦共同打下天下的女強人,她有謀也有決斷。她在朝中的勢力也可謂是盤根錯節,不可動搖。
而正宮之子劉盈天性善良仁義,連留侯張良都對其存有希冀,認為他來日繼承大統,必能成為一位仁帝。
呂雉是多麼聰明的女人,她是不會去做任由擺布的棋子。是以,危機迫近之前,她就想盡一切辦法來保住自己的地位。倘若劉盈真的被廢,呂後又會淪落到怎樣的下場呢?
戚夫人不隻是想為自己的兒子争奪太子之位,而且是不能不争。漢高祖劉邦在世時,她尚且可以仰仗幾分憐愛安穩于世。但劉邦一旦離世,她和兒子劉如意的命運就很難難說了。
寵愛是她手中唯一的保命牌,是以她想為自己尋求另一張保命牌。
劉邦死後人們都歎惜戚夫人的美麗多才,又痛斥呂雉的狠辣決絕。戚夫人是後宮鬥争的犧牲品,呂雉又何其不是呢。想來生活在深宮院牆之内,悲慘凄涼已是常态。
恩寵不是錯,美麗也不是錯,倒不如求個來世生于平常人家,舉案齊眉、無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