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作者:東草堂印記

八百裡秦川道,其實就是山和塬以及八條河流的包圍圈。這個包圍圈孕育了古長安人傑地靈的十三朝古都。造就了位于西北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作為西安人都為之驕傲,為之自豪。

古城西安就在這處這個川道台塬的包圍中。

前期利用節假日分别打卡了:白鹿原,八裡塬,銅人塬,少陵原。今天文章的主題是神禾塬(下圖藍色标記)。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原圖摘自@關中客

神禾原,東臨少陵原,西北臨高陽塬。地處長安區南部的古樊川和禦宿川之間。是長安八水之滈河和潏河的分水嶺。神禾原和少陵原白鹿原一樣均呈東南---西北走向。南起王曲街道北江兆村,北至韋曲街道何家營、賈裡村等村。長大約11公裡,寬1.5至2公裡。海拔490米至601米,高出滈河和潏河530米至570米。其範圍涉及西安市長安區的太乙宮街道、杜曲街道、王曲街道、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等部分地區。

神禾原曆史也很悠久。2004年,在這裡出土了外界被稱為“芈月”的秦代高規格大墓,有傳說中聞太師自刎的太師洞,有唐太宗為其母修建的常甯宮(後來成了蔣介石的西北行宮),原下是位于王曲的十三省總城隍廟和黃輔軍校第七分校舊址等。作家柳青住在原畔的皇甫村,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創業史》,皇甫村原下有柳青故居,原上有柳青墓。

這次打卡神禾塬導航路線設計如下:太乙宮上灣村--關中環線--王曲街道藏各莊村--王曲街道北堡寨村--北江兆村--杜曲街道彰德村--三府衙國小--王曲街道馬廠村--永興杏子采摘園--王曲街道皇甫村--長安南路。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導航線路兩次橫穿神禾塬

途徑的景點有:靈台觀,慈雲寺,張學良公館,十三省總城隍廟,護國道安寺,南觀音寺,長安郭氏民宅,柳青故居,常甯宮休閑山莊。下面分别介紹:

1、雙益灣村的靈台觀。來到導航訓示的地方問了當地的老鄉,竟然不知道靈台觀。說右轉有一個村廟。轉過來即是目的地的第一站。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特色的辨別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廟門朝東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皇天後土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院中間的靈官殿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神靈都會府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石像

我們在參觀時見到道長,據他說石像以前被當做橋墩,落實宗教政策後方才被請到此觀,重新彩繪視作神靈。

2、慈雲寺。在我們準備去張學良公館的時候發現導航顯示有一座寺廟在拆遷後的廢墟中。不太好的路面到達這裡。主持挺年輕的,叫深啟法師。給我們介紹:慈雲寺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興盛于唐中後期。相傳唐玄奘取經回到長安後有一日路過五台與太乙附近時遇到觀音在空中顯聖,說此地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建寺院很好。于是玄奘法師按照觀音指點在此地建了慈雲寺。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面向太乙峪的廟門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大殿樹??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蓮花香台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清碑

3、張學良公館。這一站來到了神禾塬下的王曲鎮北堡寨村青龍嶺。這裡在民國時期曾是黃埔軍校第七分校所在地。此地原名絕龍嶺,傳說中商末聞太師征周失敗,自殺的地方就在此處。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王曲公園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王曲街道辦

張學良公館,人稱張公館,是少帥私人行宮,1935年10月建造,位于青龍嶺“龍”之脖頸處,有乘龍遨遊的威勢。民間俗稱“五件樓”。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網絡有一張維修前的圖檔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面朝南的五間樓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背面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現在被修建南環繞城高速項目部占用

4、十三省總城隍廟。王曲鎮最有名的曆史遺迹和傳說,莫過城隍廟,過去的城隍廟,為十三省總城隍廟。據有關資料顯示和記載,其建廟時間約在大明嘉靖年間。明《陝西通志》等書和以前的文獻中未見有載,清代同治年間重修,占地六十餘畝,聞名全國。當年的建築範圍聽老人們講;結構廣闊,氣勢宏大,雕梁畫棟,泥塑彩繪,引人贊歎,晨鐘暮鼓,聲聞數裡,人們稱為西安城南第一大廟,其建築氣勢遠非三原縣城隍廟可及,足見昔日之盛。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時,胡宗南在王曲建陸軍軍官訓練團(次年改為皇埔國校第七分校(今王曲通訊學院前身)時,城隍廟建築被拆毀,其地被占用。當時有民謠曰;“第七分校,不務正道。白天睡覺,晚上拆廟。不要磚瓦,光要木料。百姓叫苦,怨聲載道”。可見當年之轶事。

據《長安縣志·王曲城隍廟會》記載:“相傳楚漢荥陽之戰中,漢将紀信假扮成漢王,解救劉邦出圍,緻被項羽燒死。劉邦得天下後,封紀信為十三省總城隍,在長安王曲建廟立祠,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介紹摘自網絡)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藏龍寨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城隍廟簡介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複建的三間城隍廟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香灰見證了這裡廟會時的盛況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隻見馱碑的赑屃,石碑無所蹤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柱礎等古物

5、護國道安寺。道安寺,位于神禾原畔雞子山,此地處于神禾原東麓,今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鎮新街北村原上。

在下午1時左右到達山門緊閉的道安寺門前。扣響門環時在想千萬不要影響師傅們午休。随即響起了狗吠的聲音,等了一會一位姓朱的居士給我們開了山門。表示前來禮佛進香方才放我們進去。兩隻中華田園犬在我們身邊不停聞着,頗有些擔心會咬我們。朱師傅告訴我們:話說晉代-----前秦時,前秦王苻堅攻占襄陽城,恭迎國師當時佛教界領袖人物----道安法師入都城長安五重寺(又名義安院,唐宋後稱道安院,道安寺)。根據這一記述,道安寺約建于晉時符秦時期。等會看見的碑記也提到這部分内容。從朱師傅口中得知這裡住持現在也是法門寺任住持兼法門寺佛學院院長的寬嚴法師。在後院朱師傅給我們講解了一些佛教常識,包括鄠邑區的鸠摩羅什寺,草堂寺,淨業寺等知識。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塬下即是新街北村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面向樊川和少陵原的山門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道安法師影塔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蓮花台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重修道安寺碑記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院内中華田園犬

6、南觀音寺。在道安寺參觀時向西北望去,遠觀土塬的嘴頭上有一群古建築,那就是南觀音寺了。南觀音寺位于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三府衙村杜曲鎮神禾塬半塬上,為唐長安樊川八大寺之首,依塬面川。面對潏河,站于大殿門口遠可與少陵塬興教寺遙遙相望。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三府衙村口的觀音寺路牌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正在維修中的廟門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圓通大殿

7、長安郭氏民宅。這次郭氏民宅在第一次穿過神禾塬時就路過了,但是導航沒有提示就錯過了。等參觀完柳青故居時發現尚有一個景點沒有涉及,就傳回去重新打卡。

長安郭氏民居位于王曲街辦堡子村,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間的民居,距今300多年。我們來到民宅旁碰見一位老鄉。他也姓郭,但是他說他不是老宅的那一脈。據他介紹說當時有100多間房子,當時的主人既是商人又在朝廷做官,可謂富甲一方,勢力可見一斑。民間流傳一句:“上了神禾塬,都是郭家田,下了王曲坡,耕地都姓郭”的順口溜即是對郭家的描述。文革時期這裡曾作為憶苦思甜教育基地,名為“封建地主罪證館”。現存院落有正院和東院,标準的四合院,門窗木雕精美,儲存較為完好。可惜我們來的時候不對外開放。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拾級而上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通過後院院牆看見的正房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石雕門墩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門口題字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空中俯瞰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朝南的正門

8、柳青故居。1952年柳青任陝西省長安縣縣委副書記,并在長安縣皇甫村落戶達14年。這裡就是柳青完成創業史的地方。可惜因為疫情這裡不讓參觀。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新的文創基地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柳青是真正懂農村和農民的好書記好作家

神禾塬,西安正南方向的風水寶地

現在這裡是作家村

9、常甯宮休閑山莊。(略過)

這次打卡神禾塬,串起的景點猶如珍珠散落在皇天後土大地上。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下期打卡預告:樂遊原。敬請期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