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大轉變!蘋果“悄悄”放松了備受争議的iPhone隐私政策

作者:華爾街見聞

據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9日報道,蘋果公司放松了針對iPhone隐私的政策,并允許App收集使用者資訊用于定向廣告,不過蘋果尚未承認這項轉變。

今年4月,蘋果調整隐私政策并推行了ATT(應用跟蹤透明)功能,App要想獲得及處理蘋果使用者資料,必須征得使用者的同意。所有在App Store上架的App都必須遵守這一新政策。

然而就在7個月後,一切都悄悄得變了。

《金融時報》稱,蘋果允許包括Snap和Facebook在内的許多平台分享來自iPhone的使用者資訊,不過,前提是将這些資料匿名和彙總,不與特定的使用者資料相關聯。

Snap表示,正在計劃共享其3.06億使用者的資料,包括那些要求Snap不要跟蹤的使用者,這樣以來,廣告商就可以更完整、實時地追蹤廣告投放方式。當然,必須首先混淆和彙總個人的身份資料。

同樣,Facebook(現已改名為Meta)的營運主管Sheryl Sandberg表示,多年來公司一直在“努力",以使用更多彙總或匿名資料來重建廣告平台。

這些公司稱,Apple已經告訴App開發人員,他們“可能不會為了識别單一使用者而從裝置中擷取資料”。

這意味着他們可以在組别上觀察來自iPhone的使用者“信号”,進而針對“群組”量身定制并定向投放廣告。這些廣告與使用者的某些行為保持一緻,但與個人的ID無關。

這種聚合類型的追蹤正在成為常态。AppsFlyer的首席執行官Oren Kaniel表示,其95%的客戶預設選擇了這種綜合解決方案。

為什麼蘋果的使用者隐私政策發生180度的大轉變?

此前,蘋果釋出了應用程式跟蹤透明度(ATT)隐私規則,拒絕應用App收集大量使用者隐私資訊,引起了各大科技以及廣告公司強烈抗議,甚至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法律訴訟。

在ATT釋出之前,Facebook等社交媒體就公開表态,如果無法讀取使用者隐私資訊,會影響到他們的營收,不符合市場情況,也不現實。

今年10月份,Facebook釋出三季度财報顯示,營收和月活使用者均低于預期,公司在電話會議上承認了蘋果隐私政策的釋出對業績産生一定負面影響。

廣告測量公司Tenjin Inc也表示,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允許App讀取自己的隐私資訊,廣告客戶在iOS平台的投入減少了30%,在Android平台的投入增加了10%。

分析師人士稱,面對質疑,蘋果不得不放棄嚴格的政策解釋,因為這對移動廣告生态系統的破壞太大了。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