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川八大特色産業叩開富裕門

作者:廣西農業

最近,陸川豬公用品牌新聞釋出會暨産品推介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陸川豬邁出了走向全國、走向國際高端市場的步伐。

陸川八大特色産業叩開富裕門

養殖戶喂養的陸川豬。

陸川豬是中國八大地方名豬之一,借助這一優勢,該縣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業,目前,全縣共有養殖場6300家,預計年底出欄達108萬頭。同時,加快陸川豬肉制品産品深加工發展,建設深加工企業20多家,深加工扣肉、臘肉、臘腸、肉罐頭等豬肉制品達7000多噸,産值6500萬元,産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今年經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評估認定陸川豬品牌價值為30.84億元,陸川豬真正成為了“緻富豬”“幸福豬”。

陸川八大特色産業叩開富裕門

勞工正在加工陸川豬臘腸。

“依托陸川豬這個品牌優勢,公司年銷售額迅速增長,發展勢頭強勁。”廣西富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茂崇說,該公司用陸川豬加工出來的陸川豬扣肉、臘腸、臘肉、料理包等産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發展養牛産業,是繼陸川豬之後的又一新興産業。12月6日,在該縣大橋鎮陸透村的陸川鑫犇牧業有限公司6000平方米的牛舍内,記者看到勞工正忙着給剛引進的奶水牛喂草料。據了解,今年,該縣建立生态牛養殖示範場7個,擴建生态牛養殖示範場2個,其中新引進的陸川鑫犇牧業公司引進奶水牛100頭,計劃年出欄肉牛300頭。

陸川八大特色産業叩開富裕門

綠豐橘紅示範種植基地。

“貸牛還牛、還牛再貸、滾動發展,帶動周邊養殖農戶發展養牛産業。”該公司總經理陳強說,公司實行的是“回收稻稈—種植牧草—加工飼料—肉牛養殖—糞尿還田—有機種植”生态循環肉牛養殖模式,把牛貸給農戶養殖,農戶把牛養大後還給公司,大家共同發展緻富。

今年以來,陸川縣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為重點,堅持走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之路,推動農業産業鍊延伸融合,培育壯大三産融合發展組織載體。

“圍繞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的目标,把産業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資金、技術上大力支援産業發展。”陸川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程夏強說,該縣引導鼓勵脫貧戶大力發展優質稻、雞、豬、鴨、柑橘等縣級“5+2”、村級“3+1”特色産業項目,推動脫貧戶增産增收。

發展橘紅産業,打造中國橘紅之鄉。該縣以綠豐橘紅産業(核心)示範區為中心搭建橘紅全産業鍊架構,建立全區最大的橘紅種植基地,打造全區最大的橘紅加工集散基地。陸川橘紅果通過國家地理标志産品登記,“陸橘紅”牌橘紅果被評為廣西名牌産品。目前,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全縣共種植橘紅面積6.3萬畝,年平均産量1.13萬噸,産值1.04億元。

同時,該縣還大力發展中藥材産業,打造玉林市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目前全縣有中藥材面積11.08萬畝,年産量4.65萬噸,産值5.6億元。其中規模種植中藥材面積達200畝以上的種植主體50多戶,輻射帶動農戶1.85萬戶,有力促進了中藥材産業的發展。

發展漁業,打造廣西内陸地區水産養殖強縣。陸川積極推行陸基園池式高密度養殖模式,推行建設陸基園池900多個;探索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模式,建成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10家,稻田綜合種養面積3200畝,實作畝産産值達1萬元。目前,全縣水面養殖面積8萬平方米,年産量4萬多噸,産值8.3億元。

目前,全縣産業“多點開花”,已形成了8個農業特色主導産業:以橘紅種植為主的中藥材産業、陸川豬養殖産業、蔬菜産業、肉牛養殖産業、優質稻産業、特色水果産業、食用菌産業和農業觀光旅遊産業,帶動6.3萬人創收緻富,人均可增收9000元。(閉初健 羅 钊)

來源:廣西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