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CSDN

整理 | 王啟隆

出品 | CSDN(ID:CSDNnews)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1 年 12 月 8 日,在 160 年前的今天,法國早期電影藝術家梅裡愛誕生。梅裡愛原是舞台魔術師,他用魔術師的直覺,發現并開拓了攝影的基本技巧:停機再拍、慢動作、溶暗、淡出、疊印和兩次曝光等等;梅裡愛開創了電影工業與藝術影片,他的《月球旅行記》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也是第一批被用以計算機修複技術的藝術作品。回顧計算機曆史,12 月 8 日還誕生了許多關鍵事件,對我們的科技程序産生了許多影響。

1947 年 12 月 8 日:Eckert-Mauchly 計算機公司成立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CSDN 下載下傳自東方 IC

1947 年 12 月 8 日,Eckert-Mauchly 計算機公司成立。這家公司的創立者正是在 9 月 30 日的“計算機之父争奪戰”落敗的 J. Presper Eckert 和 John Mauchly;不過,此時的他們還沒正式失去 ENIAC 的專利權,而僅僅是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行政當局發生了争執。

在成立 Eckert-Mauchly 計算機公司之前,Mauchly 研究了公司潛在客戶的計算需求。在 1944 年的六個月裡,他準備了一份備忘錄,并詳細記錄了他與潛在客戶之間的每一次談話;例如,Mauchly 會見了美國人口普查局官員 William Madow,讨論政府部門想要的計算裝置:人口普查局尤其熱衷于減少每次人口普查時必須管理的打孔卡數量。Mauchly 還會見了陸軍通信兵的一名官員 Solomon Kullback,和他讨論密碼和密碼;這位軍官說,他需要許多“更快、更靈活”的電腦。Mauchly 仔細分析了 EDVAC 的加密和解密能力,并和 Eckert 一緻認為,政府對他們未來産品的需求非常大。

到 1946 年春天,Eckert 和 Mauchly 已經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了一份美國陸軍合同,并且已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摩爾電氣工程學院設計了 EDVAC 計算機——ENIAC 的繼任者。然而,新的大學政策迫使 Eckert 和 Mauchly 簽署轉讓其發明的知識産權,導緻他們辭職,這導緻了 EDVAC 設計工作的長時間延遲;在試圖加入 IBM 和約翰·馮·諾伊曼在紐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團隊後,他們決定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創辦自己的公司:Eckert-Mauchly 計算機公司。

經過幾次部門合并,Eckert 和 Mauchly 的計算機公司開始為諾斯羅普飛機和 UNIVAC 生産 BINAC,直到 Grace Murray Hopper 于 1949 年加入 Eckert-Mauchly 計算機公司,擔任進階數學家。1950 年,在 UNIVAC 完成之前,該公司變成了雷明頓蘭德公司的一個部門,是整個 70 年代裡 IBM 的主要挑戰者。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1 年 12 月 8 日:D 語言釋出

2001 年 12 月 8 日, D 語言釋出。D 語言是一種通用的程式設計語言,支援面向對象等多程式設計範式。D 語言源自 C++,且整合了 Java、C# 以及 Eiffel 等語言的部分特性。D 語言由 Digital Mars 公司釋出,CEO 沃爾特·布萊特(Walter Bright)開發,亞曆山德雷斯庫于 D 2.0 版本後加入開發。沃爾特·布萊特是一位編譯器領域專家,Digital Mars 的創始人;他還開發了早期政策型遊戲 Empire,實作了第一款直接将 C++ 源代碼編譯為機器碼的編譯器;布萊特曾任職于 Facebook,現專注 D 語言相關工作。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D 的設計來自實際的 C++ 用法的經驗教訓,而不是從理論的角度。D 沿用了很多 C/C++ 觀念,同時摒棄了一些概念,是以 D 并不完全相容 C/C++ 代碼。D 實作了 C++ 的功能,實作了契約式設計(design by contract)、單元測試、真正的子產品性、自動化存儲器管理(垃圾回收)、第一類數組(first class array)、關聯數組、動态數組、數組切片、嵌套函數(嵌套函數)、内部類别、閉包的限制形式、匿名函數、編譯時期函數執行、惰性計算以及革新的模闆文法。D 保有 C++ 的性能以進行低端程式設計,并加入完整的内聯彙編器支援。C++ 的多重繼承改以 Java 單繼承與接口混合的風格取代。D 的聲明、語句和表達式文法幾乎和 C++ 一樣。

内聯彙編器(inline assembler)象征了 D 和 Java、C#等應用程式語言的不同。内聯彙編器讓程式員輸入機器特定的彙編語言碼,如同标準 D 代碼—通常由系統程式員使用的技術,以通路處理器的低端功能,直接以硬體下的界面執行程式,如作業系統以及驅動程式。D 内置支援檔案注解,不過目前為止,隻有 Digital Mars 實作版本有提供檔案産生器。

D 語言在國内并不火,也沒有完整的生态;D 語言的誕生是基于系統級語言的定義,其最初競争對手是 C++。然而,D 語言的官方并沒有料算到 2021 年的今天,前後端分離,移動網際網路統治世界,以及雲服務的崛起。你會不随大流,去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嗎?歡迎寫下看法,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4 年 12 月 8 日:IBM 将計算部門出售給聯想集團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2004 年 12 月 8 日,IBM 将其年收入 120 億美元的電腦業務 PSG 賣給了我國當時最大的個人電腦制造商聯想。這不是普通的交易,它經曆了 13 個月的談判和交涉,合作之初,雙方的營運效率仍然無法與競争對手戴爾(Dell)的直銷模式相提并論;因為聯想仍基于預測結果來生産個人電腦,并且要通過經銷商管道将産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中。

收購 IBM 的 PC 部門後,聯想的國際總部将遷至紐約,由 IBM 的高管管理,而 IBM 還将持有聯想的部分股權;從法律上講,這是一次合并或企業合資,但事實上,這筆交易對雙方都是雙赢的。在當時的合作關系下,IBM 保留個人電腦業務,但不保留個人電腦部門;另一方面,聯想可以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國際資料公司(IDC)分析師 Phillip De Marcillac 曾對此事評價道:“聯想和 IBM 都從這筆交易中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是以這是一個雙赢的局面。”

對于 IBM,擺脫 PC 業務束縛是其從這筆交易中所得到的最大益處。2004 年上半年,IBM 個人系統部門的銷售額為 94 億美元,稅前利潤僅為 7000 萬美元;業内分析家此前也認為,IBM 可以通過出售其 PC 業務來提升公司的整體營運利潤空間。而且,IBM 還可以通過轉售 PC 來獲得利潤。十七年前的這起事件讓聯想正式步入了國際市場,并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電腦巨頭;你認為和 IBM 的合作是造成聯想如今局面的起源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2005 年 12 月 8 日:人人網成立

2005 年 12 月 8 日,校内網成立,而校内網便是如今衆所皆知的人人網,它曾一度被視為與 Facebook 類似的中文 SNS 網站,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最早的校園社交關系網絡平台之一;前期的校内網以學生使用者作為主要使用者群體,但改名為人人網後,其已改變完全偏重于學生群體的政策,而更多地試圖将使用者群擴充至校外社會,意圖擴大其目标使用者群體。随着微信朋友圈的興起,人人網流量急速下跌并日益沒落,現時人人網已轉型為直播平台;使用者也可以在人人網上交流,分享資訊,和使用者自創内容,也可以玩線上遊戲,參與團購,聽音樂等等 。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校内網創辦于 2005 年 12 月 8 日,創辦人是來自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的王興、王慧文、賴斌強和唐陽等幾位大學生。校内網于 2006 年 10 月被千橡互動收購,同年底千橡互動的 5Q 校園網與校内網合并完成。2009 年 8 月 14 日,校内網改稱人人網。原校内網的基本概念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 IP 位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使用者注冊(改名為人人網後,已不特别限定),使用者注冊之後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撰寫日志、簽寫留言等。

校内網于 2008 年 7 月正式啟動開放平台戰略,該平台允許第三方開發者使用人人 API 建立釋出應用插件。首頁中也多出應用标簽欄。在一定意義上該平台借鑒了 Facebook 的經驗,而且一些熱門插件在 Facebook 上也早已廣泛應用。然而部分人人接口糟糕的表現也引起開發者的不滿。校内網剛推出開放平台協定時便遭到諸多業内人士質疑。批評聲音主要認為,該協定不夠開放,以及對參與開發者的權益不夠尊重。協定的首條即限定開發者的程式不得與校内網業務有任何沖突,随後的幾條規定限定了所有應用隻能用在校内網,限制了第三方網站在校内網推廣的可能。此後校内網表示,該公司已收到使用者的類似回報,并将對開放協定的一些條款做出修改。

随着微信崛起,人人網流量自 2015 年以來急劇下滑,于是人人網逐漸放棄原有的社交功能,并且在 2016 年開始涉足直播。同年 8 月,人人網 App 端改版為視訊直播平台。“直播”取代“新鮮事”成為首屏,使用者打開人人網 App 後,首先看到的不是好友的最新動态,而是正在直播的熱門主播。2017 年人人網 PC 端也将首頁内容由社交平台轉為人人直播。而原有的社交 Timeline 頁面則被轉移到“新鮮事”頁面,需使用者手動點選才能打開。到了 2021 年,你現在都用着哪些社交平台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2018 年 12 月 8 日:第一個電腦文字處理器的發明者 Evelyn Berezin 逝世

艾芙琳·貝瑞森(Evelyn Berezin)出生于 1925 年,她是美國的一名計算機程式設計師,設計了曆史上第一套電腦文字處理器,并協助設計第一套電腦航空訂位系統。她的發明曾經讓秘書文員從重複勞動中解放,也奠定了後來 Word 等文檔編輯軟體的基礎功能。現代人每天都在使用手機電腦,如沒有“複制粘貼”的功能,處理文字時會變成怎樣?這令人難以想象。

在計算機還處于起步階段,很少有女性參與其開發的時代,艾芙琳·貝瑞森不僅僅是設計了第一個真正的文字處理器;1969 年,她擔任長島科技初創公司 Redactron Corporation 的創始人和總裁,該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從事制造和銷售革命性機器的公司。對于當時占美國勞動力 6% 的秘書來說,文字處理器就像魔術箱一樣出現在辦公室中,把人們從必須重新打字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不再需要進行單調的重複輸入。這些機器體積龐大、速度緩慢、噪音很大,但它們可以輕松地編輯、删除、剪切和粘貼文本。

貝瑞森在 Teleregister 工作的将近十年裡,利用當時新的半導體技術,為航空公司 United Airlines 開發了一個航班預定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與 60 個城市通訊,響應時間僅為 1 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腦系統之一,運作了 11 年都沒有出過問題。同時她還參與開發了第一個計算機化的銀行系統、美國國防部使用的武器目标電腦、在賽馬場上計算每匹馬投注金額的系統等。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圖源:維基百科

“這個女人為什麼會沒有名氣?” 英國作家兼企業家格溫·海德利 (Gwyn Headley)曾在 2010 年的一篇博文中問道。“沒有貝瑞森女士,就沒有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網際網路、文字處理器、電子表格;沒有她,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将商業與 21 世紀聯系起來。”

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艾芙琳·貝瑞森早期成就的贊譽似乎已經褪去,或許是由于技術變革的速度之快、對公司競争對手的關注越來越多,以及科技界有削弱女性成就的趨勢。2015 年,貝瑞森接受媒體采訪時,講述了她當時創業的起因。她表示,即使自己在計算機領域能力出衆,但依然受制于當時的性别歧視,不能晉升到管理層。同時認為打字機已經成為重要的辦公工具,但這些繁瑣、重複的打字工作依然相當低效,是以她決定自立門戶。

艾芙琳·貝瑞森一生中擁有 9 項與計算機相關的專利。她最有名的産品是資料秘書(Data Secretary),資料秘書是一個沒有螢幕的裝置,跟一個小型冰箱一樣大,包含用來輸入的鍵盤;整個産品預設了删除、複制、粘貼、剪切等 13 個基本的文檔編輯功能,後來疊代的資料秘書也逐漸加入了顯示屏。如今,最後的資料秘書在加州山景城的計算機曆史博物館展出。

2018 年 12 月 8 日,享年 93 歲的艾芙琳·貝瑞森在美國紐約病逝;她将複制粘貼的功能引入了文字處理計算機,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随着個人計算機的登場,文字處理器面臨着被淘汰的命運。用她自己的話來講:“當文字處理成為了電腦桌面上的一個應用程式時,文字處理器的時代就此終結了。”然而,複制和粘貼的概念并沒有随着計算機的出現而消失,而是随着時代的發展變得不可或缺。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D 語言釋出;“複制粘貼”的發明者逝世;人人網成立|曆史上的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