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雙城生活

作者:吉利因素

老家在江北的小城——海安,孩子工作在魔都上海。

我的雙城生活

孫子出生後,跟我們生活到四歲,要回去上幼稚園了。我們這裡的教育也不錯,我是希望孫子留在這裡讀書的,也便于我們照應。當然,作為教育工作者,我也知道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還是有父母陪伴。我征求孫子的意見,寶貝沒有猶豫,要回上海讀書,要跟爸爸媽媽在一起。依依不舍,送孫子回到上海,進了幼稚園,從此我們就開啟了上海、老家兩頭跑的雙城生活。

我的雙城生活

兩頭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老兩口都還沒退休。我今年年底退,夫妻還有三年。一邊是兒女,一邊是工作,隻能在周末去陪孫子。

跨城生活,距離一定不能太遠,兩個城市之間的交通必須高度發達。好在老家距離上海隻有不到300公裡,不遠,而且兩地之間的交通特别發達。

我的雙城生活

跨城生活,離不開交通工具。我有駕照,一直沒買車,經濟的原因是第一,不劃算。更重要的原因是安全,年紀大了,反應不如年輕人靈活,自己看着街上川流往來的汽車都害怕,幹脆就沒有買車。

過去,我們選擇的通行工具是客運汽車,兩座城市之間,除了客運公司的班車以外,還有不少私人承包的班車,一天也有十幾班,往來還算便捷。不到300公裡,快的話隻要三個半小時。缺點也是不夠快,加上兩頭的交通,路上就要花去半天時間,遇有雨霧天氣或交通堵塞,還不一定走得了,會耽誤行程。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上廁所不友善,有時候不好意思讓大家等,時間不長,就得憋着。

我的雙城生活

後來高鐵通了,通勤時間縮短到了兩小時以内。準點不堵塞,一路暢達,而且車上有廁所,吃飯喝粥,喝茶飲水,不用擔心如廁不友善。座椅也寬大,小桌闆放下來,看看書,聽聽歌,不知不覺就到了。從此以後基本上就沒坐過汽車公司的客運班車。心裡也知道高鐵之後,汽運壓力有多大。

我的雙城生活

高鐵乘多了,就摸索出一些門道。

一是網上購票,憑身份證和電子客票上車,不用排隊買票,不用擔心車票遺忘丢失。出門乘車,帶上手機、身份證就夠了。即使其他東西全丢了,隻要這兩樣東西還在,就不會影響行程。

二是網上購票,座位等次和座次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可以選擇寬大的商務座,也可以選擇寬松的一等座,當然比較經濟的二等座也還舒服。可以選擇靠窗的,也可以選擇靠走道的,這個根據個人需求。

我的雙城生活

三是如果行程确定,可以提前購票,行程臨時決定或者還不太确定,也可以臨出門的時候再買票,問題是周末旅客多的時候,不一定能買到即到即走的車次,這樣的情況我已經連續碰到三次。如果不是臨時決定出行,建議還是提前一兩天訂票,免得耽誤行程。

我的雙城生活

從老家出發,基本都是在周五晚上。下了高鐵,轉地鐵,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孫子隻要聽到我們的聲音,就會跳着歡呼着迎接我們的到來。有時候隻有一個人去,就會反複詢問另一個怎麼沒來,那種期盼與失望,就是我們不辭辛苦,在兩城之間奔波的動力。

我的雙城生活

一般周五去,周日就要回來。如果有周一早一點的班次,其實也可以周一早晨回老家上班。告别孫子的時候,不哭也不鬧,就是約好下一次來的時間和活動安排。然後進入下一個期盼與等待。通常我們兩周去一次,實在想的話,就會改成每周達。現在車票提價了,兩城間的票價已經從兩位數提高到三位數。即便如此,還是覺得比自己買車開車劃得來。當然這樣來回折騰,也有點疲勞。但是每周或每兩周能陪着孫子玩個兩天,幫着孩子們洗洗涮涮,三代同堂,開開心心,辛苦和金錢都不值一提。

我的雙城生活

夫妻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退休,我們的雙城生活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看一路風景,享旅行時光,得含饴弄孫之趣,快樂如此,夫複何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