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火車上,小男孩養成了一生難改的習慣,隻因為家長的推波助瀾

作者:蘇西坡的蘇

作為一個經常出差的人,路上遇到的事情不斷,對于人們的種種,也早已習慣。可是我這一次的所見,真是讓我開了眼。

從北京到哈爾濱,那時候高鐵還沒修完,最經濟,又不耽誤時間的通行方式,就是坐火車,這樣可以晚上在車上睡覺,白天去談判。我的這節車廂,每個包廂有四個人,春節期間,車票緊張,鋪位都沒有空閑。記得很清楚,那天我八點十分上車,找好了鋪位,自打那一刻起,開始聽到隔壁男孩的哭泣,四個大人,一個孩子,住在同一個包廂裡,從他們的聊天内容,可以判斷,四個大人分别是:男孩的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

在火車上,小男孩養成了一生難改的習慣,隻因為家長的推波助瀾

話說,孩子哭就哭吧,那麼多人,輪換着哄一哄,也就好了,一起坐車回家過大年,心情豈不是很美麗;

可是,這一家人,真的讓我無語,孩子哭的原因,非常無理,就是不想坐火車,來到車上就想下去;列車員好意,幫忙調理,得知這不是孩子第一次坐火車,而且,有着沒成功坐過火車的經曆,事情有點複雜,列車員也傻了眼,好心相勸,話語委婉,如若不成,可以去改簽。

在火車上,小男孩養成了一生難改的習慣,隻因為家長的推波助瀾

這個孩子已經六歲,從他三歲起,家長們就開始試着,帶他坐火車,結果都是半路放棄!

沒錯,每次都是,買票,改簽,過氣或買票,退票;

如此以往,時間慢慢地過去;

損失了多少錢,沒人去統計,

這個男孩,對于坐火車,也許是調皮,也許是恐懼,這四位家長,自認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在引導孩子坐火車,可悲的是,沒有成功一次。

在火車上,小男孩養成了一生難改的習慣,隻因為家長的推波助瀾

說說我的觀念,個人觀點,也許有失偏頗:

1、養孩子,大人心裡首先應該有杆秤,小毛病可以有,大方向不能變;

2、無論幾代人,共同帶孩子,必須統一觀念;

3、長者長期帶孩子,難免溺愛,青年一代,事先一定要有交代;

4、慣着吃,慣着穿,不應該慣着臭習慣。

你認為,故事裡的一家人,真的是在幫小男孩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