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知道嗎?鳳梨蜜的核不僅可以吃,還有多種吃法

鳳梨蜜被為“熱帶水果皇後”,以其甜蜜的口感俘獲了衆多粉絲。長期以來,鳳梨蜜和鳳梨名稱類似、和榴蓮外形相像,一些人是以對三者傻傻分不清。事實上,這三者并沒有關系。

在食用上,鳳梨蜜除了果肉甜蜜,它的核也能吃,而且是一種美味。專家建議,因鳳梨蜜的果肉含糖量過高,不宜多吃。

鳳梨、榴蓮和鳳梨蜜均無關系

鳳梨蜜和鳳梨因一字之差常被人們誤解為有“血緣關系”,但中科院植物學博士史軍向新京報記者稱,兩者來源不同,完全沒有關系。

據史軍介紹,鳳梨蜜原産于亞洲,是桑科常綠喬木。有觀點認為鳳梨蜜的原産地主要在印度,栽培時間長達3000-6000年。在我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鳳梨蜜就被引入種植。

而鳳梨則是從美洲大陸漂洋過海而來的品種,屬于粉狀胚乳目鳳梨科植物。“鳳梨外表頭頂的冠芽像鳳凰尾巴,是以在台灣、閩南等地被稱為‘鳳梨’。”史軍稱。

此外,由于榴蓮和鳳梨蜜的外形非常相似,不少人會分不清。史軍稱,和鳳梨蜜不同,榴蓮是木棉科,雖然二者的果實長相類似,但真的沒有關系。“出身桑科的鳳梨蜜長出的是聚花果,這種果子可以長到35千克,裡面是多個小果子組成。”

甜度爆表不能多吃

吃過鳳梨蜜的朋友都知道,甜是其最大的特點。《中國食物成分表2017版》中顯示,鳳梨蜜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24.9g/100g,而蘋果的碳水化合物是12.3g/100g。

史軍解釋稱,鳳梨蜜是高甜食物,其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可以達到25%。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由此可見,吃鳳梨蜜是要适量。

果肉分幹包、濕包兩種

據史軍介紹,鳳梨蜜的果肉分兩種情況,嘗起來軟糯如奶酪的是“濕包”,果肉脆爽的被稱為“幹包”。

對此,史軍曾在文章中稱,遺傳學分析顯示,幹包和濕包并沒有形成獨立的品種群。就是說,在不同品種之中,都存在幹包或者濕包的特征基因。“幹包、濕包口感各有不同,究竟哪種好吃,全憑個人喜好。”

如何才能挑到好吃的鳳梨蜜?經驗豐富的水果攤商戶向新京報記者稱,如果是買整個的鳳梨蜜,可以看表皮的觸感,成熟的鳳梨蜜表皮尖刺鈍,沒有紮手感。其次,看鳳梨蜜表皮的刺分布,劣質的鳳梨蜜表皮的刺分布不均勻。

鳳梨蜜核可以食用

此外,史軍還向新京報記者稱,吃完鳳梨蜜之後,核别扔掉,也可以吃。“鳳梨蜜的核主要成分是澱粉,蒸熟就可以吃了,味道軟糯,是不錯的食物。”

關乎鳳梨蜜核的吃法,網絡上有不少食譜。最基礎的是炒,将核煮熟後,用小火翻炒至炒熟,就可以像吃栗子一樣剝着吃了。還可以煮粥,将鳳梨蜜核去皮洗淨與米一同下鍋煮粥,口感軟糯。此外,鳳梨蜜核還可以用來煲湯,隻需将核取出後放入湯鍋中與其他備好的食材一起煮,湯汁鮮美濃香。

新京報記者 劉歡 封面圖檔 IC photo

編輯 祝鳳岚 校對 柳寶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