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攝影師拍秦嶺金絲猴家庭生活 獲國際獎

作者:西安釋出

金色的小猴閉着雙眼,依偎蜷縮在家人毛茸茸的懷抱中,享受着安全而又舒适的脈脈溫情。日前,這幅由西安80後攝影師張強在陝西境内秦嶺森林中拍攝到的《Monkey Cuddle(金絲猴的擁抱》,在被譽為生态攝影界“奧斯卡”的BBC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PY)中,從全球95個國家的5萬餘幅作品角逐中脫穎而出,獲得提名特别獎。

攝影師拍秦嶺金絲猴家庭生活 獲國際獎

張強拍攝的秦嶺金絲猴作品《Monkey Cuddle》

消息在今日傳回國内後,#攝影師拍秦嶺金絲猴家庭生活國際獲獎#的熱搜話題瞬時沖上微網誌全國熱搜榜,大量網友為這位為國争光的攝影師點贊。而張強自己,則更看重照片背後的意義:“讓世界看到秦嶺野生動物生活的美好狀态,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

攝影師拍秦嶺金絲猴家庭生活 獲國際獎

攝影師張強

鐘情“秦嶺四寶” 展現出大自然的溫情與野性

《Monkey Cuddle》在此次獲獎前,已經受到海内外的攝影圈極大關注——這幅作品入選了大量攝影專業刊物,同時與張強的另一副秦嶺金絲猴攝影作品《Take Care》在2021年美國國家野生動物攝影比賽分别斬獲單項冠軍和高度贊揚獎,《Monkey Cuddle》更登上該獎項獲獎攝影師集雜志的封面。

張強回憶,《Monkey Cuddle》拍攝于2020年10月底,當時自己在護林人員的帶領下耐心的守候,終于在秦嶺深處發現幾個野生金絲猴家庭,為不打擾到野生動物生活,他特地使用了超遠攝影鏡頭拍攝。鏡頭中,金絲猴家庭成員之間互相的愛、平凡的擁抱,展現了秦嶺野生動物生活的美好狀态。

張強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親近動物,喜歡感受它們身上迸發的生命活力和與人類情感之間的奇妙傳遞。2012年,當他擁有了自己的第一隻長焦鏡頭,就決定将攝影目标放在自己家鄉,“我是西安人,秦嶺是這座城市的‘後花園’, 秦嶺山脈被譽為中華“生物基因庫”,它龐大的身軀不僅能讓人們縱覽南北不同的風光,還是各類珍稀野生動物栖息的樂土,讓我深深着迷。”

從紅腹錦雞、鼯鼠等小動物,到“秦嶺四寶”,張強用鏡頭記錄秦嶺野生動物的道路自此開啟,這些年來,秦嶺一直是他的拍攝重心之一,拍的次數多到自己也記不清楚,張強還在2020年接到央視《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節目組邀請,用影像展現陝西良好的自然生态,分享野生動物生存和精彩的瞬間。“我在拍攝中傾注情感最多的還是秦嶺的野生動物,朱鹮、金絲猴、大熊貓、羚牛等,它們都有着豐富的情感表達,展現着大自然的溫情與野性。”

攝影師拍秦嶺金絲猴家庭生活 獲國際獎

張強拍攝的秦嶺金絲猴作品《Take Care》

讓世界看到中國為生态保護作出的努力

事實上,在此次獲獎之前,張強已經多次站在了國際自然生态類攝影大獎的領獎台上,他曾在《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自然類獎項載譽,更獲得過Nature’s Best Photography Asia亞洲最佳自然攝影獎(NBPA)LUMIX AWARD大獎。

“孩童時候,我對野生動物的了解,僅限于趙忠祥老師解說的《動物世界》,以及‘自然’和‘野生動物’這些名詞,後來,當逐漸接觸了很多國外的紀錄片欄目,我驚歎于非洲大地上奔騰的角馬、冰原上捕獵的北極熊、美洲草原上兇猛的獅子,也好奇,為什麼這些鏡頭中大多數都是國外的野生動物,屬于中國的野生動物到底在哪裡呢?”張強說,自己的攝影道路上,是以一直有個“初心”,“希望更多人通過我的作品,了解中國野生動物的生活狀态和生存規律。

在很多人眼中,作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能夠領略大江大河中那壯美的風景,能夠捕捉那些或可愛,或威猛的動物靈動,不失為一件浪漫而有趣的事情,但與此同時,野生動物攝影也是充滿艱辛且危險系數極高的工作,蚊蟲叮咬和被密林巒石劃的遍體鱗傷都是家常便飯,張強曾在佛坪三官廟保護區拍大熊貓時,不慎被鋒利的竹葉劃破了右眼角膜,也曾在可可西裡拍攝藏羚羊時,掉進深雪大坑,“可以說生命危險也随時伴随,但是作為攝影師這點不算什麼,隻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堅持到底。”

近10年的野生動物拍攝,讓張強對自己經常拍攝的秦嶺野生動物的保護情況已是如數家珍,“秦嶺‘四寶’之一的朱鹮從瀕臨滅絕的7隻到現在已有7000多隻(陝西5000餘隻)。受益于近年來陝西林草植被增加、生存環境的改善,陝西野生動物的種類不斷豐富、種群數量連年擴增。”

張強的攝影事業讓他對生态保護有更直覺的見解,也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更清晰的認識,他期待這些照片帶給大家的是對生命更深的尊重與敬畏,更多人可以通過影像與自然變得親近,“我始終期待,讓更多人通過鏡頭看見野生動物的生活狀态,讓世界看到我的家鄉乃至整個中國為生态保護作出的努力,讓更多人通過影像與自然連接配接,讓這一切變得更有意義。”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