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12月7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東漢才女蔡文姬多舛的一生令人扼腕,其堅定不移的愛國之心也為人所稱道。穿越曆史長河,“她”來了!由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廈門市南樂團創排的南音新作《文姬歸漢》将于明晚在廈門藝術劇院上演。該作品也将于本月參加福建省第八屆藝術節暨第五屆全省音樂舞蹈雜技曲藝優秀劇(節)目展演。
用南音唱出蔡文姬故事
南音《文姬歸漢》文學台本由已故著名劇作家王仁傑先生創作。故事取材自傳唱千年的中國曆史故事和《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中國文學經典,講述東漢末年著名女詩人蔡文姬因戰亂被擄匈奴十二年,為左賢王妃,生下二子。盡管如此,她始終心懷華夏,思念故國。先父故友曹操為其詩文所感動,憫其身世流離,歎其父蔡邕才學無人為繼,遣使赴匈奴重金贖回,文姬忍痛别子歸漢。《文姬歸漢》通過蔡文姬的生命苦旅和對華夏文化的堅守與回歸,歌頌深厚深沉的愛國主義精神。
南音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華夏音樂瑰寶”,用南音演繹蔡文姬的故事,可謂相得益彰。
探索南音的傳承和發展
此次《文姬歸漢》的創排緻力于南音的當代傳承和返本開新,在尊重傳統、完整繼承的基礎上,以南音為主體跨界創新,融彙中西劇場語彙,探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曲藝“牡丹獎”得主楊雪莉将在《文姬歸漢》中扮演蔡文姬。
該劇主創陣容強大。曲藝“牡丹獎”得主楊雪莉擔綱主演,著名導演韓劍英、廈門市南樂團副團長連方紅執導,福建省梨園實驗劇團原團長張文輝進行文本縮編,著名作曲家吳啟仁作曲、江松明配器。創作團隊不斷創新,從音樂設計、舞台美術、燈光設計、人物造型、服裝設計、肢體語彙等方面追尋現代審美意識和中國文化古典韻味的契合。
《文姬歸漢》音樂布局獨具匠心,于傳統南音中巧妙融入《胡笳十八拍》古琴曲。配器則引入了古琴、埙、鼓等傳統樂器和弦樂,表現力十足。舞台美術設計融入強烈的裝置藝術風格,從漢俑的造型藝術汲取靈感。整體舞台呈現空靈、寫意的風格,強調象征手法的運用,意蘊古樸,探索南音的當代傳承和創新發展。(記者陳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