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鄭一嫂的海盜“女帝”之路

在電影《加勒比海盜》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名叫“清夫人”中國女海盜:

此人梳着清朝發髻,整張臉塗得白如面粉,臉頰兩側塗滿腮紅,整個形象醜陋古怪,完美诠釋了西方對中國人的刻闆印象。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圖:清夫人

基于我們在《加勒比海盜》中對清夫人的認識,大部分人都認為她面目可憎,但事實上,曆史上清夫人的形象與之完全相反!

清夫人的原型叫鄭一嫂,出自一個英國人筆下。

清朝時期,一位英國富商因為被中國海盜綁架,進而目睹了這群海盜的種種行迹,後來他被贖出後寫出了一本回憶錄,從此,一個叫鄭一嫂的女海盜聞名世界。

鄭一嫂原名姓石,是廣東人,她的家族就注定了她的命運。

曾經石家的祖上犯了事,是以被迫世代在海上為生,鄭一嫂出生以後,因為她的父母早亡,是以她年紀很小就去當了船妓。

後來她又嫁給了一個叫鄭一的海盜頭兒,是以她被人們稱呼為鄭一嫂。

那麼說起這個海盜鄭一,也是很有來頭。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鄭一的家族屬于紅旗幫,這個紅旗幫的前身就是當初鄭成功收複台灣後留下的殘兵,後來逐漸在海上演變成了不同的海盜幫派。

到了清朝末年,因為鄭一家族日漸龐大,是以鄭一理所當然成了紅旗幫的首領。

鄭一嫂常年在海上漂泊,膚色有些偏黑,但是美貌卻十分出衆,再加上她從小就學會了很多人情世故,是以她很快就得到了鄭一的青睐。

因為鄭一有個一統海盜帝國的夢想,是以鄭一嫂就善解人意地幫助丈夫出謀劃策,每次跟随丈夫出海,巾帼不讓須眉。

鄭一嫂不但有勇有謀,更是熟知天文地理,這逐漸讓丈夫對她刮目相看,也慢慢收攏了一些人心,這是鄭一嫂在海盜中拉攏權利的開始。

随着每次出海打劫,鄭一嫂的計謀讓他們次次大勝而歸,海盜們越來越佩服這個女子,慢慢地,大家開始叫她龍嫂,她的地位日漸上升。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圖:鄭一嫂形象

要說她什麼時候成為海上女首領的,自古以來女性掌權都是從死了丈夫開始,鄭一嫂也不例外。

1807年,海盜結成一個大聯盟,這是鄭一夫婦辛苦打拼下來的帝國,但是鄭一卻命運不濟,他還沒等坐上“皇帝”寶座,就在海上一命嗚呼了。

丈夫死後,鄭一嫂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紅旗幫的領袖,并且開始逐漸統治海盜帝國。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鄭一嫂一成為領袖,自然是要先立威,而從她頒布的一些嚴格的法令當中,不難看出此人不愧是個英姿飒爽的女豪傑。

首先第一條指令就是:如果有強奸婦女者,被立即判處死刑;如果有在鄉間偷盜搶劫百姓者,也是以死罪論處。

當然了,如果僅憑這些我們就稱她為“巾帼女英雄”确實有些勉強了,其實,這些僅僅隻是鄭一嫂人生的開始。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圖:鄭一嫂劇照

清朝與葡萄牙聯合都沒打敗她

當年鄭一嫂帶着紅旗幫曾經綁架過一個叫格拉斯普爾的英國富商,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說:

鄭一嫂制定的每條看似殘忍的條令都會被嚴格執行,這幾乎讓人難以置信,這樣嚴格的首領,必定會帶出讓人聞風喪膽的“兵馬”。

事實證明,格拉斯普爾說的一點也沒錯。

鄭一嫂手下的海盜足足4萬人,船隻艦隊600餘艘,他們不光有自己穩定的地盤,更是有一個大型造船廠。

鄭一嫂是個十分有先見之明的領袖,早在清朝時期就時常感歎西方的科技文明,她加以借鑒,使用的很多武器也是以繳來的西方槍支為主。

鄭一嫂帶領紅旗幫前能大勝政府官兵,後能重創葡澳艦隊。這裡面不僅有美國的雇傭兵,當初英國在中國海域猖狂肆虐的時候,鄭一嫂曾斬殺數名英國士兵,繳獲英國艦船,幾乎将英國士兵吓破了膽子。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随着鄭一嫂實力的逐漸壯大,她慢慢掌握了西方軍火的制造方法,這使得她的隊伍幾乎無敵了。

鄭一嫂隊伍之勇猛,裝備之精良,就連當初的北洋水師都不能與之相比。

若說起紅旗幫是如何發展到事業的頂峰,其中一個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保仔。

張保仔與鄭一嫂的關系也是十分狗血,張保仔原來是被鄭一擄走的孩子,但是因為此人十分機敏聰穎,是以深得鄭一喜愛。

後來鄭一夫婦就将張保仔收為了幹兒子,也就是說,最開始時張保仔與鄭一嫂原本是母子關系。

後來鄭一墜海身亡,張保仔就留在鄭一嫂身邊出謀劃策,兩人相處漸深,竟然日久生情了,是以鄭一嫂與張保仔索性結為了夫婦。

當初鄭一嫂能在丈夫死後快速地穩定地位,這離不開張保仔的功勞。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紅旗幫在海上數次重創西方軍隊,更是多次打劫印度船隻,就連當初的澳門葡萄牙也屢次在鄭一嫂的手中吃虧。

是以鄭一嫂的名号逐漸傳了出去,并且越傳越響,一度成為很多西洋人的噩夢,很快,鄭一嫂就成了亞洲海盜的典型代表。

因為這支海盜隊伍太過強大了,政府屢次派出北洋水師前去剿滅,但是次次大敗而歸,不得已之下,大清甚至與葡萄牙人結盟,組成“中葡艦隊”前去剿滅鄭一嫂。

隻不過遺憾的是,即使兩方聯合,依舊不是鄭一嫂的對手。

張保仔與鄭一嫂聯手集結上百隻船艦、千餘門大炮、2萬名部衆,一口氣打得對手節節敗退,水師提督數次更換官員數次被殺死,葡萄牙艦隊也慘遭重創。

海面炮火橫飛,硝煙彌漫,鄭一嫂的隊伍昂揚在海面上,一時之間無人敢再與之交鋒,他們最終隻能眼睜睜看着海盜們離去。

也正是這一戰,西方人開始對鄭一嫂聞風喪膽。那麼打又打不過,清朝又拿她毫無辦法,那就隻能招安了。

鄭一嫂此時已經無敵,自然不會心甘情願接受招安,于是朝廷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使用懷柔政策,先是招降了黑旗幫(海盜聯盟之一),大大削弱了鄭一嫂的力量以後,再逐漸勸說。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接受招安,封為诰命

此時鄭一嫂的力量已經逐漸被削弱了,再加上當時的朝廷腐敗嚴重,内憂外患,百姓們朝不保夕,民不聊生。

在鄭一嫂的心中,如今共同抵抗外敵,拯救天下蒼生才是最要緊的事,是以鄭一嫂也開始考慮接受招安。

雖說鄭一嫂的内心有了松動,但是朝廷卻不是趁熱打鐵跟她談判,清朝向來高傲,哪怕他們屢次敗在海盜的手上,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還是看不起海盜。

朝廷竟然要求海盜接受招安時向他們下跪叩拜,朝廷什麼時候滿意了,什麼時候才會給予賞賜。

對于海盜們來說,要給自己當初的手下敗将下跪,那是說什麼都不肯的,是以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了僵局。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鄭一嫂眼看着自己的力量逐漸被削減,她心急如焚,于是她做出了一個豪氣沖天的決定:獨自帶着17名婦女兒童前去談判!

她跑到廣州去面見總督,朝廷想要徹底收編她的幫派以及船隻、武器,但是鄭一嫂肯定不能這麼輕易全部交出。

在鄭一嫂的堅持下,朝廷答應讓她保留一隊艦船,以確定他們能夠為生,當然,鄭一嫂也答應朝廷,這支船隊不會用來打仗,隻是販賣食鹽。

作為回報,朝廷正式為鄭一嫂與張保仔賜婚,兩人跪拜接旨,表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此後,張保仔被封為朝廷四品官員,鄭一嫂則被封為诰命,她的海盜們則被收編成了義軍,海上幾乎沒了鄭一嫂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之後鴉片戰争爆發,鄭一嫂不但積極抗戰,更是為林則徐出謀劃策,是當之無愧的女中豪傑。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圖:鴉片戰争

在後世之中,因為鄭一嫂的海盜身份一直被人們诟病,但是其實對于她來說,身份并不是評判一個人好壞的标準。

鄭一嫂雖然是海盜,但是她懲惡揚善,抵禦外敵,不知為百姓化解了多少傷害,稱她一聲“巾帼英雄”,一點也不為過。

更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假設,如果不是那些年鄭一嫂帶領的海盜幫讓很多西方國家聞風喪膽,也許鴉片戰争就會提前爆發。

而在鴉片戰争之後,在西方人評出的“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海盜”的名單中,鄭一嫂的名字就名列前茅。

鄭一嫂出名以後,西方關于她的書籍、影視層出不窮,在《加勒比海盜》更是将她醜化成了“老妖婆”的形象,這足以看出鄭一嫂在西方人心中的恐怖形象。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當然了,在她接受朝廷的诰命以後,她在腐朽的朝堂中沒有了什麼功績,是以反而默默無聞,不被人們熟知。

鄭一嫂逝世的時候69歲,但是在她逝世後,她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仍舊不可小觑。根據人們研究發現,如今澳門盛行賭場,還跟鄭一嫂脫不開關系。

當初鄭一嫂的海盜隊在接受招安以後,一部分不想歸順朝廷的海盜則留在了澳門,此後世世代代在那裡紮根了,因為海盜就喜好賭博,是以那裡的賭博之風就逐漸盛行起來。

最後鄭一嫂索性帶着兒子去澳門開了很多賭場,是以這才導緻澳門賭場的盛行。

中華奇女子鄭一嫂,她讓洋人聞之變色,為什麼在國内卻默默無聞?

圖:紅旗幫形象

鄭一嫂的人生傳奇多彩,她骨子裡的海盜基因決定了她的一生都不會平凡嗎,雖然她身為女子,但是比之清朝時期那些王公大臣們要強上幾百倍。

如果當初的晚清的那些将相、哪怕是皇帝如她一般,清朝又怎會被欺辱到如此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