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尋求新冷戰”與“民主峰會”同框背後的把戲,我們看得一清二楚

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宣稱“不尋求新冷戰”,中美峰會時又“明确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的美方政客,話音未落就趕緊組織盟友外交“抵制”冬奧會,猛打分裂世界、對抗中俄的“民主峰會”牌。 “不尋求新冷戰”與“民主峰會”,看似沖突的兩個命題,卻頻頻在美國政客口中“同框出現”,這張“合影照”背後是張什麼樣的“底片”,不妨扒拉開來看一看。 從2月份第57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到年中6月份的G7峰會,美政客就一直打冷戰牌,以所謂“價值觀”拉圈子,先後稱“多年來,我們的夥伴關系經久不衰,不斷發展,因為其植根于我們共同的民主價值觀的豐富内涵之中”,“美國又回到與價值觀相近國家一起上司世界事務的行列”。 接着是阿富汗撤軍,其輸出價值觀行動慘敗。然後是國際輿論普遍擔憂美國向中國挑起冷戰,尤其是聯合國大會前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新冷戰”發出警告。他表示,兩種對立的地緣政治和軍事戰略将導緻“危險”并分裂世界,“我們需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出現一個與過去不同、而且可能更危險、更難管控的冷戰”。 正由于各種壓力,美國政客耍起了口頭上否認冷戰的手腕,信誓旦旦講道:“我們不尋求新的冷戰或一個分裂的世界”。 其實,美方“不想”打出冷戰招牌,有另一種用意。早在今年7月份亞洲協會的一場網絡活動上,美國亞洲事務顧問坎貝爾就曾經說,将美中關系與“冷戰”相提并論會讓問題變得更難解而非明晰。曾提出“軟實力”“巧實力”概念的約瑟夫·奈11月發表文章稱,說美國正與中國進行一場“冷戰”,是一個糟糕的想法——對曆史不利,對政治不利,對我們的未來也不利……冷戰思維将我們的思想鎖定在傳統的二維國際象棋模式中……然而,與中國的競争是一場三維博弈——軍事、經濟和社會。 也就是說,不認領“冷戰”是試圖不在口舌上鬥冷戰、耗精力,進而更好地通過價值觀圈子鬥軍事、經濟與社會的“三維棋局”。如此,美國政客們既聲稱不打“新冷戰”,又傾力“民主峰會”的魔術就不難看破。遏華制華是美國某些政客的“高度共識”,是以,“外交抵制”冬奧會、“民主峰會”的冷戰操弄必在意料之中。 這套把戲,可以說世人看得一清二楚。英國獨立報《抵制中國冬奧會将适得其反》的文章說,抵制中國冬奧會的企圖幾乎确定會加深與中國的隔閡,強迫世界分化為“支援”和“反對”中國的陣營。 說到底,美國就是要通過所謂的“民主”大旗來割裂世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紮哈羅娃表示,美國舉辦的所謂“民主峰會”顯然是一場專注于對抗性和分裂性的活動,是将國際關系意識形态化的又一環節。 美國問題專家馬列克·杜達科夫指出,“峰會倡議是新冷戰的某種組成部分,這場新冷戰所針對的主要是俄羅斯和中國”,美國策劃的“民主峰會”将以失敗告終。 “不尋求新冷戰”的宣告與分裂世界的“民主峰會”并行,成為美方說一套做一套的絕妙諷刺,但這類現象卻可能是未來我們需要面對的常态。因為有理由相信,美方雖想盡力擺脫“新冷戰”叙事,而其行為模式卻不可能發生根本性轉變,這樣的把戲将會不斷上演。但這樣的伎倆,恐怕越來越難以“忽悠”世界。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新華每日電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