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壹現場丨奧森裡的蘆葦不見了?官方回應:一年三次收割防火、保生态

作者:北青熱點

初冬的蘆葦别有一番景緻,幹枯的蘆葦在陽光的映襯下呈現出金黃色,格外耀眼,不少人會停下腳步拍照留影,然而近日有市民發現,熱門打卡地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裡,岸邊高到擋住視線、觸手可及的蘆葦不見了,這是為何呢?

壹現場丨奧森裡的蘆葦不見了?官方回應:一年三次收割防火、保生态

12月5日,借着周末來奧森公園跑步鍛煉的市民孫女士卻發現,大片的蘆葦被割掉了,從業人員正在蘆葦蕩裡忙碌着,木棧道兩旁的視野開闊了不少……不過孫女士不解的是,為什麼要把蘆葦割掉?會不會壓縮了鳥類的生存空間?它們的食物如果不足需不需要人工投喂?

對此,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公園内的消防人員呂先生處了解到,出于冬季防火的需要收割蘆葦是每年冬天都會進行的工作,幹燥的蘆葦極容易燃燒,遊客的一個煙頭、一點火星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壹現場丨奧森裡的蘆葦不見了?官方回應:一年三次收割防火、保生态

今年收割蘆葦工作開始于11月29日前後,先由機器收割,然後由公園綠化人員負責打捆裝車清運。呂先生介紹,“不會全部清除掉,隻是收割一部分,比如離岸邊比較近的,以及幹枯後倒地影響美觀的。我們還會留一部分供鳥類栖息、友善遊客拍照。”

呂先生還還透露,目前需要先把岸邊的部分收割掉,剩下的要到明年再進行,“接下來便是放水補水,因為奧森公園的濕地系統是濕地,沒有自然補水和去水,水質容易富氧化。種植了大片蘆葦、荷花等水生植物,也是為了保持濕地水質。”

壹現場丨奧森裡的蘆葦不見了?官方回應:一年三次收割防火、保生态

此外,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孫女士擔憂的問題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的官方微信公号上也有較詳細的解釋。

北京世奧森林公園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介紹,觀鳥愛好者們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觀測到的鳥類品種超過300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會在蘆葦裡生活。2020年冬天割蘆葦前,她曾主動找到自然之友野鳥會的鳥類專家進行過咨詢,後在鳥類專家建議下,公園會分三次對蘆葦進行收割,第一次就是初冬蘆葦幹枯時,主要去掉遊客容易接觸到的、易引發火災的區域,相當于割出一個防火帶,剩下的蘆葦就可以給鳥兒留下來;第二次是到來年春天,趕在新一茬蘆葦長出來之前、居住在蘆葦裡的大部分冬候鳥已經飛走且夏候鳥還沒來的時候進行,這樣不影響新鮮蘆葦的生長;第三次安排在每年的春末時節,趕在鳥兒築巢繁殖後代之前,這一次主要是小範圍修理長得太茂密、影響其它水生植物生長的蘆葦,同時給不同鳥類及小動物提供多種生态。

而對于會不會給鳥類準備食物的問題,王軍還補充稱, “保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盡量減少對鳥兒的打擾,不管是管理人員,還是遊客。投食對鳥兒來說也是一種打擾。候鳥對自然有自己的選擇,人類冬季給鳥兒弄點老玉米之類的糧食,鳥兒就覺得這有食物,可以留下來,但這對鳥兒來說是一個誤導。等天氣真正冷的時候,讓鳥兒留在某個地方的因素不光是食物,還有其他的很多原因,比如低溫不适合某些鳥兒。是以奧森會按照自然規律,多種植食源植物,為選擇留在這裡的鳥提供更多自然的食物,鳥兒可以自己采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編輯/白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