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作者:火與鐵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奧匈帝國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不光是大家夥造的好,小家夥也是一個不差,今天我們要講的弗朗茨袖珍手槍就是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一共設計了兩款,姐姐叫艾麗卡,妹妹叫Kolibri(蜂鳥)。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弗朗茨·普拉凡

1912年是從奧地利鐘表匠轉行當槍械設計師的弗朗茨·普拉凡第十二個年頭,這一年他想設計一款專門給女性使用的袖珍自衛手槍,同年,第一支艾麗卡4.25毫米袖珍自衛手槍從他的工作室誕生了。

艾麗卡袖珍手槍口徑4.25毫米,有長短兩個版本除了口徑4.25毫米和厚度是19毫米不變外,其餘都有變化;标準款長度135毫米,重250克,彈容量5發;短款長度116毫米,空重220克,彈容量依然是5發;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慣性閉鎖。子彈槍彈擊發後,膛内壓力一方面推動槍彈飛出槍管,一方面通過彈殼帶動套筒向後運動,并抛出彈殼。

順嘴一說,該槍的子彈叫“Liliput”,這個名字與《格列夫遊記》中利立浦特人同音,是以也叫小人國子彈。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艾麗卡袖珍手槍和成人手做對比,這是标準款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艾麗卡袖珍手槍彈匣井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4.25毫米Liliput子彈

如果你要認為袖珍手槍走到這就太小看一個鐘表匠精益求精的态度了,他于1910年獲得一款袖珍手槍專利後在1913年推出了一支極為精巧的Kolibri袖珍手槍,Kolibri一詞在德語體系裡被叫做“蜂鳥”,加之蜂鳥也是現實中最小的鳥類,是以該槍也被叫做蜂鳥手槍。

蜂鳥手槍是曆史上口徑最小的商用小口徑半自動手槍,口徑隻有2.7毫米和3毫米兩種,全長也僅有70毫米(3毫米版本75毫米),即使如該槍依然可以用彈匣裝彈并且彈容量是6發,空重也僅有68克(3毫米版本72克),不過受制于當時的工藝限制這把槍沒有膛線是以需要很近才能保證打得中(蜂鳥袖珍手槍也可以稱呼為滑膛槍);不過彈頭僅有0.2克,口徑2.7毫米以及減少裝彈和滑膛使得初速不超過200米每秒,槍口動能4焦耳,除了能打死老鼠外該槍連厚一點的皮夾克都打不穿,如果要射擊起碼得對準頭還得足夠近才能造成傷害,雖然該槍很小但是依然考慮到保險機構;該槍一共造了1000支,目前存世的數量很少。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蜂鳥手槍和成人的手掌做對比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蜂鳥袖珍手槍的彈匣井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蜂鳥手槍的子彈,3毫米為鉛彈頭(右)2.7毫米(左)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蜂鳥袖珍手槍的保險機構,FEU表示保險狀态,目前是保險狀态

蜂鳥袖珍手槍的近身威力可能還不如一塊闆磚,但是其精巧的設計和精緻的結構成為最好的藝術品或者說收藏品;其過小的體積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被遺失了不少,如今作為收藏品單支價格高達40000美元,而且專門設計的子彈早已停産如今也是打一發少一發。

奧匈帝國的“蜂鳥姐妹”—弗朗茨袖珍手槍

蜂鳥袖珍手槍的貴族專用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