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上一次探讨了電影《掃毒3》番位的排列可能性問題。
有人覺得文章隻談可能不做結論沒意思。
每個人心裡肯定都有自己的傾向和結論,但最終必然要以官方物料為準,比如電影片頭和海報排名的先後,慣例都是橫左豎右,待電影上映自然就一目了然。
但如果從電影三主角的實際情況分析,也可以有一個理據說話的初步結論。
而如果與這個判斷不符。
那就将如題。

先談郭富城。
從連莊金馬影帝開始,郭富城就踏入了一條演技不斷精進的影路。
這條路幾乎是一路高歌,隻看到過兩次不穩定。
也就是2010年的《全城戒備》和2017年的《密戰》。
其他影片都全無可指摘的地方,期間驚豔不斷,無論是《C+偵探》、《白銀帝國》還是《殺人犯》、《最愛》、《浮城》及《寒戰》和《踏血尋梅》,更于2017年的翻拍電影《破局》碾碎了表演上的所有滞礙,一舉踏進頂尖演技派行列,表演自此呈現一種超常穩定的巅峰狀态。
而與之同時,他又在2012年開始在商業電影上發力,連續以兩部《寒戰》、三部《西遊》系列電影及一部《無雙》奠定了自己的頂級商業号召力地位。
十年間主演22部電影,其中雖然有12部電影票房沒有過1億,但小衆電影占了9部,另外13部商業電影中有10部過億,而僅3部失手在正常範圍内,是以他跻身業内頂級商業演員陣營毫無問題。
故而,如果要評選香港最近十年來的最佳演員。
不論你是從演技角度出發,還是從商業價值去判斷,都一定非郭富城莫屬。
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因為作品實力和票房資料都擺在那裡。
更何況,寰宇老闆公開點名他空降《掃毒3》,有理由去做二、三番?
那明顯是暴殄天物。
撇開劉青雲這個純演技派演員不談。
談談古天樂的成績。
先談商業票房,之前已做過統計,最近十年他主演電影43部,其中18部低于1億。
其實低于1億并沒有太大問題,畢竟他數量基數大,但對于一個以商業娛樂片為主的演員來講,如果小衆電影低票房根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商業娛樂片票房頻繁低于1億,就問題頗大。
這十部電影的票房從1557萬到9517萬不等。
是以古天樂和郭富城雖然都屬于目前香港最具叫座力的演員之列,但郭富城的商業片票房明顯比他更為穩定,尤其是大制作影片,郭富城的上限尤其很強。
但古天樂也有他的優勢。
自創公司投資,資源顯得頗為豐沛,雖然都是中小規模制作,但這種類型片一則有固定觀影群體,二則屬于“短平快”的出産節奏,以數量優勢而論,其他人拍馬都追不上,是以他的累加票房在未來仍然會呈現一個加速情況,其他人在作品數量上沒法和他相提并論。
至于演技問題無須探讨,二者距離有點遠。
是以古天樂與天王搭戲,番位後移是合理動作。
再從電影拍攝期的路透消息分析。
郭富城首次飾演卧底警察,劉青雲首次嘗試大毒枭的角色,古天樂也是一個警察,大多數消息報道都圍繞郭富城和劉青雲的文戲、武戲展開,媒體也多數以“連場激鬥”形容二人,古天樂在新聞中出現的頻率相對要低很多。
是以無論是商業票房、演技獎項還是劇情戲份,郭富城無疑都是占優的。
那結果就應該是呼之欲出,毫無疑問應該是郭富城領銜。
而另外有種觀點,認為演員就隻是一門心思去演好戲,大家都不是新人是以不會去計較番位排名,其實非常荒謬。
番位是主創綜合實力的展現,它就包括上述的成績以及演員的資曆作用,如果純粹按角色說話,那麼《無雙》裡周潤發就得退居郭富城之後,《門徒》裡劉德華就該在吳彥祖之後,是以這種觀點的影迷,以為自己是所謂理智派,其實隻是一廂情願,完全不了解電影工業的運作。
但凡事都有意外。
雖然理論上機率很小,但也絕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恰如題目所言,如果《掃毒3》郭富城非一番,或可宣布他就是下一個梁家輝了。
梁家輝是衆所周知的演技派和老戲骨。
但其實他在九十年代初期,尤其在出演《情人》之後,番位非常強勢,比如《新難兄難弟》壓番梁朝偉,不過後來随着配戲角色越來越多,又貌似對番位不再在乎,大家也似乎漸漸都不再将他當作大咖了。
但演員的咖位一般會随着商業表現起伏,比如兩部《寒戰》之後,梁家輝在《追龍2》裡壓番古天樂,而在該片票房失利後,到了《追虎擒龍》時就退居次席,其實可以想見,如果2019年的《追龍2》票房大爆,那麼《追虎擒龍》的番位順序必然不會和現在一樣。
而郭富城和梁家輝還不一樣,他本身是樂壇天王轉攻影壇,自身星光一直都很強悍。
但如果他和當年的梁家輝一樣,頻繁配戲而不在意番位,必然也會在影壇成為梁家輝一樣的處境。
而且他比梁家輝可能還更好用一些,畢竟商業價值要強太多。
還是老話。
影迷和粉絲的撕扯其實都毫無意義。
靜待官方結果即可。
但如果出現這種意料之外的情況。
那影壇就會多了一個梁家輝。
也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