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1

最近蘋果釋出了Apple Music 2021年度熱歌,周傑倫直接殺瘋了。

前10裡周傑倫的歌占了9首,前50裡占了42首,裡面還有很多上榜歌曲是他04、05年出的,對華語樂壇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毒打。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除了蘋果的榜單,QQ音樂也給了一個華語歌手單日收聽人次排名。

周傑倫歌曲的收聽人次斷崖式領先其他人——這些還是VIP歌曲,要收費的。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講真,考慮到騰訊和蘋果在蘋果稅上面打死打活的樣子。

能讓他們得到統一意見的事情,恐怕隻有周傑倫牛逼了。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周董真的牛X,但說真的,我覺得整個華語樂壇在變差。

而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回顧十幾年前的華語樂壇,周傑倫雖然已經強的不行,但當時真是群星璀璨。

提起華語歌手的時候,我們會說周傑倫牛叉,不過其他人也不差,陳奕迅、林俊傑、王力宏等等等等等等。

大家隻是方向不一樣,從來不能說誰就穩穩壓制誰。

那個時候我們還有期待,還覺得未來會有更多的好歌出現。

這些老牌歌手會出新專輯,也會有更多有天賦的新人和他們交相輝映。

大家是真的卷。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但現在十幾年過去了,周傑倫不但沒有被一代新人趕舊人,地位反而更牢固了。

我聽我侄子說,他們00後裡,最受歡迎的歌手竟然還是周傑倫。

這是好事嗎?

我甚至感到很害怕。

我們都知道周董近五年有多劃水,和當年的他自己比,現在的他肯定已經不在巅峰狀态了。

但他的歌怎麼還更能打了?

當年是華語樂壇半壁江山,現在直接華語樂壇姓周了。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為什麼當年的好歌層出不窮,因為那個時候華語樂壇更卷,而且卷的方向單一。

畢竟當時還沒有4G、5G,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短視訊和直播,就算在網上聽歌也是聽音頻為主。

對大部分樂迷來說,聽歌就是聽歌,和長相人設無關。

反正我戴上耳機隻能感覺到歌好不好聽,歌手就算是個秃頭也不影響我喜歡他。

換句話說,就算你長得再帥,如果歌不好聽,一樣要挨罵。

想要吃這碗飯,想要站穩腳跟,他們必須在歌曲的品質上往死裡卷。

既然你選擇當歌手,那就是要比唱歌,沒有捷徑可走。

不光要卷死同行,還要超越從前的自己,不然樂評人的嘴巴能毒死你,一不小心一個固步自封的帽子馬上就扣上來了。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現在的樂壇一樣很卷,但卷的方向已經不在品質上了。

我不會寫歌,當不了創作型歌手,但如果我長得好看,那我可以去當偶像,隻要資源到位,一樣能火。

如果又沒有才華,又長得不行,還可以到處上綜藝,各種炒人設炒CP。

人類的XP是自由的,隻要曝光度足夠,總會有人喜歡我這一款。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假如說以前的歌手卷起來,是把4分精力放在歌曲創作上,4分精力開演唱會現場表演,2分精力用來應付接代言、拍廣告、上綜藝、接受采訪這些瑣事。

那現在的歌手,就可以把5分精力用來上綜藝,5分精力用來買熱搜。

至于作品,這東西很重要嗎?

如果唱得實在不好聽,不是還有百萬調音師麼。

一切花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成問題。

當新人都開始在這些地方卷起來的時候,還怎麼出好歌,怎麼和周傑倫這些老一輩歌手競争。

方向錯了。

越努力,彎路走的越遠。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當然了,這種變化雖然對聽歌的人來說是壞事,好歌變少了嘛。

但對這些新人歌手來說,卻不一定是壞事。

因為以前隻有一個次元可以卷,那沒有才華的人就真的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怎麼捧都捧不起來。

但現在可以使勁的領域這麼多,理論上隻要通稿買得足夠多,各種節目去得足夠勤,任何人都有機會火起來。

高情商的說法,現在的華語樂壇給了那些不是天才的人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低情商的說法,怎麼現在什麼垃圾東西都能被我聽到。

我不想寬容,因為我覺得好音樂已經被幹的七七八八了。

怎麼現在什麼垃圾東西都能被我聽到。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除了卷的方向變了,網際網路的出現也讓好歌變得更難被發掘了。

注意,我說的不是網際網路讓好歌變少了,而是更難被聽衆找到了。

過去是存在一套對好歌的篩選機制的,從發歌開始的每一道流程,都在篩選出好歌,淘汰掉爛歌。

能最終被樂迷聽到的歌,都已經是經過殘酷篩選的産物。

就算不合口味,也不太可能是一坨奧力給。

頂多是藝術風格問題。

因為那個時候發歌的成本很高,錄制唱片、前期宣傳和管道分發,每一步都是要花錢的。唱片公司幫歌手發歌,又不是真的要幫他們實作夢想,人家是要賺錢的。

如果真的是奧力給,連發出來的機會都沒有。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就算發出來了,粉絲支援你的成本也高,他們要用真金白銀去買專輯、買唱片,還都是線下管道,就連幫你刷量都不好刷。

粉絲付出了更高成本的支援,自然會期待歌手更高品質的回報。

在聽到爛歌的時候,産生怒火也更旺盛,這本身就是一種監督和制約。

2003年7月16日,周傑倫的《以父之名》首發的時候,全亞洲有超過50家電台在同步轉播,有超過8億人同時收聽。

直到現在,我都認為《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尤其是後者)是華語RAP的天花闆。

我是周傑倫我都怕死了,這麼多人如此有儀式感地等着你,你敢糊弄他們?你敢辜負他們的期待?你敢一次性給上億人喂奧力給?

地球還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就算是外星人都會被憤怒的樂迷撕碎。

他必須給出最傑出的作品,必須用最牛逼的歌,讓全世界記住每年的7月16日,這一天屬于周傑倫。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但是在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普及以後,這套篩選好歌的機制失效了。

各種簡易的編曲混音軟體的出現,讓一個人隻需要花點時間自學,就可以自己給自己制作歌曲,出歌的成本變低了。

出了歌,我可以發在抖音,可以發在B站,可以發在微網誌,可以發在網易雲音樂,而且都是免費,釋出的成本為0。

這些歌也不需要收費,我可以免費讓大家聽,有了流量以後再靠其他方式變現。

使用者的支援成本很低,隻需要一個免費的三連和關注,是以我的歌品質不用太高,不用太打動人心,隻要“還可以”,就有可能火。

而且就算我的歌很爛,也不會被罵得太慘。

反正是免費的,大部分人會選擇右上角點叉而不是罵我。

我又沒收你錢,你如果真的不喜歡,多看我一眼都是浪費時間。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當遊戲的主題從品質戰争變成了流量生意,耐心做好歌的政策就不适合這個版本了。

就算做出了好歌,也會被淹沒在爛歌的汪洋大海裡,那我還做個屁。

甚至越是想火,越是不能把歌做得太好。因為在移動網際網路上,新歌的主要用途是給短視訊配BGM。

越是口水歌,使用場景越百搭,越容易火。

你做太深了,品位高了,但路走窄了。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舊的好歌篩選機制失效了,新的好歌篩選機制還沒建立起來,事情直接就混沌化了。

發在随便什麼地方的、随便什麼品質的歌,都随時可能因為一些随便什麼理由火起來。

同樣的,也有可能永遠火不起來。

支配你的歌能不能火的規律,不再是歌曲的品質,甚至也不完全是有沒有資本助推。

而是【運氣】。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大家的運氣都差不多,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因素,就變成了嘗試次數。

當你知道你輸出得越高頻,成功率越高;

磨砺得越久,成功率越低的時候。

你還願意十年磨一劍,去磨一首好歌嗎?

大家不願意,大家會選擇走量,做很多很多不同方向的、水準一般的口水歌,發到不同平台去撞運氣。

沒火,損失不大。

火了,那我就賺了。

拼機率的時代,最正确的政策就是,加大嘗試次數。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當然了,現在就算一首歌火了,也沒什麼意義了。

因為原作者賺不着錢啊。

以前一首歌火了可以吃一輩子,那個年代很多歌手也沒那麼強,可能也就一首歌比較紅。

光靠這一首歌,他就可以出名,然後靠這個名氣去很多縣城走穴,接一些獨幕喜劇牌的商演和代言。

可能發不了大财,但收益率也不算低。

是以那個時候有天賦的人願意去嘗試,願意把天賦揮灑在歌曲創作上。

他們知道,自己是有希望拿到高回報的。

但現在歌火了也沒用啊,又帶動不了歌手本人的名氣。

《熱愛105°c的你》的原唱叫阿肆,是歌出名還是人出名?

她當年還有一個《我在人民廣場吃着炸雞》。

《漠河舞廳》的原唱叫柳爽,是歌出名還是人出名?

你辛辛苦苦寫一首歌,馬上有一百個版本的翻唱,誰tm還在乎原唱是誰。

大家都是截取一段當BGM,截取的還不一定是你的原唱。

翻唱的播放量幾千萬,你的原曲播放量隻有幾千。

連歌裡出現的地名都被帶火了,你還是一毛錢都賺不到。

你去強調你才是原創,人家還要嘲諷你,說你的歌是靠别人翻唱才紅的,沒有翻唱你什麼也不是。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品質好壞不重要也就算了,原創作者被忽視也都忍了。

但現在連錢都賺不到了,你讓那些有天賦的人怎麼選?

誰還願意辛辛苦苦做好歌?

别和我說什麼狗屁音樂夢想,我現在就是要賺錢。

好好做歌的人反而賺不了錢,這tm就是最大的問題。

最後這些有天賦的人都去視訊網站和短視訊平台了,至少做視訊還能有個号,可以接接廣告。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還有一個很客觀的問題,歌曲的創作題材就那麼多,能用的詞、能寫的曲都是有限的。

前人越是珠玉在前,後人創新就越難。

現在可能也有牛叉的作詞人和作曲人,但他們出生得太晚,注定繞不開方文山黃霑李宗盛等等。

第一個寫出飄洋過海來看你的是天才,第二個就是爛俗了。

為什麼現在爛歌多,方文山這些人要背一半鍋。

他們把中文好詞好方向都寫完了,讓後人還怎麼寫。

而且後人一不小心和前人撞思路了,哪怕隻有一部分相似,也擺脫不了抄襲的嫌疑。

這都不能怪别人标準嚴苛,因為到底是抄襲、縫合還是借鑒,本來就很難分辨。

就算強如周傑倫,一樣會覺得自己活在夏洛的陰影下。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一種表現形式被探索到極緻以後,大機率不是勇攀高峰,而是另辟蹊徑。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是這樣的。

問題是在音樂上另辟蹊徑非常非常難,運氣好還可以創造一段樂壇故事,運氣不好就是演出事故了。

但是沒辦法,為了創新,為了差別于前人,後人隻能往一些非正常的道路上去嘗試,哪怕這些道路大機率通往地府。

搞出各種花裡胡哨的舞台效果。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不光是華語樂壇在越來越爛,整個世界的内容産業都差不多。

當年中島美雪号稱養活一半港台歌手,不是說說而已。

現在日本音樂越來越卷,但牛X的歌手的代表作,一想好像也是5年前的事情了。

就連工業化生産商業電影的好萊塢都不行了,本來好萊塢大片就是除了好吃以外沒什麼營養的薯片電影,現在你的薯片還變了味。

吃起來不但不爽,還開始惡心人了。

你想拒絕這些低水準的産品,但是你環顧四周,發現你的選擇其實并不多。

從樂壇到書籍市場再到影視産業,大家都在變爛,隻是變爛的速度有所不同。

不爛是相對的,但爛是絕對的。

你茫然地站在網際網路平台之間,看着五花八門的内容産品從流水線上批量下來,被算法分門别類派送給你。

你仔細咂摸咂摸,發現所有産品的水準都是一樣的低。

沒有最爛,隻有更爛。

你想給自己的資訊繭房裝修得好一點,都沒有滿意的裝修材料。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時間一天天過去,好歌越來越少,好書越來越難找,好電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

到最後,全世界都在擺爛,都在整活,都在賭你别無選擇。

隻有一群迷戀舊時代的幽靈,不願意接受這個越來越糟糕的世界。

他們抱着十年前的老歌,聽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三千萬遍。

蘋果和QQ苦笑着互相看着。

給出了最終答案。

周傑倫劃水,華語樂壇一潭死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