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史 | 詹天佑曾是海戰勇士

作者:各界導報

1881年,年僅20歲的詹天佑結束了9年的留學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從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畢業,奉清朝政府之命回到上海。

第二次鴉片戰争失敗後,清朝政府不得不改變閉關鎖國的政策,推行求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加強軍事工業建設。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被配置設定到福州船政局工作。

詹天佑是土木工程學士,可是糊塗的行政大員卻派他到福州船政學堂學習海船駕駛,為了等待時機,他隻好先接受了這個任務。1882年6月,他以一等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福州船政學堂畢業,被派往“揚武”艦當駕駛官,指揮操練。“揚武”艦是福州船政局自己制造的木質戰艦,是福建海軍的指揮艦。詹天佑深感責任重大,每日操練十分勤勉。

文史 | 詹天佑曾是海戰勇士

首批留美幼童前排左三為詹天佑

1884年中法戰争爆發,法國東洋艦隊司令、海軍中将孤拔率領13艘軍艦攻毀台灣基隆炮台,企圖一舉登陸占領台灣,并以此作為進攻中國大陸的跳闆。但由于中國台灣駐軍的頑強抵抗,孤拔不得不改變作戰方案,移軍至福州,率領艦隊闖入閩江,在閩江口上遊弋。

按照萬國公法,兵船入口不得逾兩艘,停泊不得逾兩星期。可是法國東洋艦隊的13艘軍艦全部開進了馬尾軍港,與福建水師對峙,一直賴着不走。法艦步步緊逼,閩江口戰雲密布。清政府的幾位大臣張佩綸、何如璋等又都膽小如鼠,一心隻想議和,坐視法艦開入馬尾,指令所屬艦船不準開炮。他們将福建海軍交閩安副将兼“揚武”艦管帶(艦長)張成指揮。

詹天佑建議張成:中法兩軍相距太近,敵艦射程遠,火力猛,我艦正在它們射程之中,而我艦射程近,射敵不着。一旦交戰,我軍将處于被動地位,應該将各艦的距離拉開些,排成長蛇之陣,首尾相呼,一旦前船有失,後船尚可接戰。張成哪裡肯聽,抛錨如故。在詹天佑的再三進谏下,張成接受了建議,暗中指令“揚武”艦官兵作好随時應戰的準備。

文史 | 詹天佑曾是海戰勇士

詹天佑

8月22日,孤拔得到法國政府進攻福州的指令。8月23日下午2時,敵艦衆炮齊鳴,向福建海軍發起猛烈進攻。張成急命砍斷錨鍊迎敵。羅星塔下遊,福建海軍3艦先受攻擊,旋即或沉或傷。羅星塔上遊,詹天佑聽見炮聲後便操縱“揚武”号沖上前去,迎擊敵艦。“揚武”号在詹天佑的操縱下,開得比規定的最高速度快得多。法軍炮彈一顆顆落在“揚武”艦後面,炸起一道道沖天水柱。“揚武”艦向敵旗艦“伏爾他”号發起了進攻,第一排炮就擊中司令台,6名侵略者被炸上了天,孤拔也受了傷,差點被炸死。孤拔着了慌,急調5艘軍艦圍攻“揚武”艦。“揚武”艦甲闆随即中彈着火。詹天佑沉着地站在駕駛台上操縱,密切配合射擊,他的英勇、沉着鼓舞了全艦官兵。

酣戰中,法軍一艘魚雷艇突然從旁邊蹿出,向“揚武”号連續發射魚雷,擊中船底,“揚武”艦随即下沉。官兵放下舢闆棄船而逃,張成也親操小艇倉皇出奔。望着漸漸下沉的“揚武”号,詹天佑臨危不懼繼續作戰,直到船上火勢熾烈,他才跳水。

這場戰鬥曆時5小時45分鐘。事後,上海英商所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這次海戰時說:“‘揚武’兵艦上的學生5人中,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動人。他臨大敵而毫無畏懼,在生死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其餘勇,在水中救起多人……”

來源:各界雜志2021年第11期

作者:郝曉鵬/孫冬/朱明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