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終結了晚唐以來的藩鎮亂象,建立“宋”,萬象自此一新。新生的宋帝國四面出擊,滅了後蜀、南平、南漢,最後又滅了鄰國裡實力較為強大的南唐,逼得南唐後主李煜寫下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千古名句,并貢獻了“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成語。在掃清了自家後院的阿貓阿狗之後,宋帝國便把目光投向了之前被石敬瑭割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由現在的北京、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所共同組成的一長片區域。整個地區北方是可阻擋騎兵的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中南部流淌着桑幹河和巨馬河,其中星羅棋布的是各種各樣的雄城巨關,連綿的長城與不可逾越的居庸關便是其中的翹楚。這塊區域,北方王朝得了可随時南下,飲馬黃河水畔;中原王朝得了層層阻截,讓北方的敵人難越雷池一步。對于新生的宋帝國來說,不論從實際價值還是民族情感來說,奪回燕雲十六州都是勢在必行的事
公元979年,宋太宗親率大軍北伐,敗
公元986年,大宋三路大軍二十萬人再次北伐,大敗。一代名将楊業被俘身死
此後,光複故地成了一塊疤,一統北方成了一個夢
遼軍見宋朝不過如此,興緻勃勃南下,又被宰相寇準帶着宋真宗打了個人仰馬翻
兩個鄰居有來有往打了個灰頭土臉,誰也不服誰,這才坐下來好好簽了個協定,一方給錢,一方給義,締造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這項協定便是澶淵之盟

鏡頭轉向大遼
契丹人,東胡鮮卑的一支,于公元916年建國,國名為“遼”。如此算來,遼的年紀比北宋還大上一些
遼國主要由兩大部族構成,一族是皇族耶律氏、一族是後族蕭氏。遠在部落時代,這兩個姓氏就世代通婚,當王的永遠是耶律,當王後的永遠是蕭,兩族同氣連枝,休戚與共。是以哪怕遼聖宗年幼,遼朝朝局不穩,蕭綽仍能以太後的身份順利攝政,毫無阻礙地統領全國兵馬,進而挫敗了宋朝的進攻。可以說,正是那種基于血緣的團結和草原民族特有的直率凝聚了這個彪悍的國家,讓它橫亘于草原,東懾高麗、南壓北宋、西抗大夏、北統草原
但是自“十香詞冤案”開始,這種團結出現了裂痕
遼道宗是遼朝第八位皇帝,和所有耶律氏的男兒一樣,喜好打獵,頭腦單純。他的皇後蕭觀音卻不像大多數大字不識一個的蕭家女兒,反而文采卓越,音樂造詣極高。因為擔心遼道宗毫無節制地打獵遊樂,她勸誡不已,卻是以讓自己被遼道宗疏遠。因這憂憤,她作下不少曲詞暢懷,卻被别有用心之人獻給遼道宗,作為蕭觀音私通他人的證據。最後結果是蕭觀音被處死後送回了蕭家,是為十香詞冤案。自此事後,耶律和蕭氏開始離心離德,而佞臣、小人都從這件事裡看見了遼朝的腐敗和昏庸,開始蠢蠢欲動
崩壞,已然開始
公元1112年,遼天祚帝到春州遊玩,召集了女真族各部的酋長。酒酣耳熱之際, 天祚帝讓各酋長跳舞助興,但隻有完顔部落的完顔阿古達不肯就範。不知為何,天祚帝沒有因為這次忤逆殺掉完顔阿骨打——他将用自己的一輩子去後悔今天的一時心慈
女真族是從北方的白山黑水裡走出的民族,擅長漁獵,能打仗,是如同最開始的契丹人一樣的彪悍民族。不同的是,契丹人已經養尊處優了許多年,早已丢掉了血性和銳氣,而女真人很窮,窮到願意去做任何事
公元1114年春,完顔阿骨打正式起兵反遼,當年便打下了遼國重鎮黃龍府,次年連續挫敗遼國數次圍剿,第三年便攻陷了遼國的東京和沈州
公元1115年,完顔阿骨打在上京會甯府立國,國号“金”。也是從這一天開始,完顔阿骨打和他的金國,成了遼國的心腹大患
金兵悍勇,銳不可當。從他們誕生那天開始,便如墜在遼國這頭大象喉下的雄獅,任憑遼國如何掙脫都不能擺脫
承平日久的北宋看到這局勢,起了痛打落水狗的心,再加上那燕雲十六州的誘惑,忍不住向新興的金人伸出了橄榄枝。公元1118年,宋、金使者經海路會盟,定下了滅遼事宜,史稱海上之盟
經過一年又一年的蠶食鲸吞,金國終于在公元1125年滅亡了遼國。但北宋苦苦等待的報酬卻并沒有到來。兩年後的靖康年,金兵滅亡北宋,宋欽宗、宋徽宗以及北宋整個皇室都被俘獲,押送回了金國,随行而去的是整個宋帝國的财産和整個汴京城的美女、工匠。偌大的首都被榨幹吸盡,自此之後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再也沒能恢複元氣
再然後,便是金人走上了和遼人一樣的道路。大量的金錢和奢靡的生活讓堕落來得那麼迅速。當窮困的元人興起的時候,金人也如同當年的遼人一樣變得束手無策,而南宋也如當年一樣,開始和元人聯合以滅亡金國
曆史總是帶着這可歎又可笑的規律循環往複,但這一次,赢家隻有一個
最後的最後,金軍主力盡滅,良将皆喪,金哀宗自缢于幽蘭軒;宋人崖山悲号,十萬軍民自盡殉國,陸秀夫抱着年僅八歲的小皇帝投海明志。金、宋兩國就此覆滅,而遼國,已死去153年
宋、遼、金這持續數百年的恩怨情仇,至此終于告一段落
讀史,或讓人扼腕,或讓人慨歎,那搖晃于刀光劍影與燭光裡的血色,總是讓人那麼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