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郭達,大家就會立馬想起他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演出。
從1987年開始,郭達在春晚舞台上走過了23個春夏秋冬。
上演了無數經典的獨幕喜劇,《機器人趣話》、《夢幻家園》等,給觀衆帶來了很多歡樂。
與黃宏、趙本山一起被稱為是“春晚三巨頭”,甚至還被調侃成春晚“釘子戶”。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砸下郭達這枚“釘子”的錘,竟然是他的妻子——吳芳。
郭達能走到今天,取得這樣高的成就,離不開吳芳在背後的默默支援。
1954年,郭達在西安出生了。
他的父親是一名軍人。
在郭達出生28天前,父親因病去世了,他成了遺腹子。
對父親的記憶永遠存在于母親的回憶中。
母親馬銀貴因為悲傷過度再加上長期營養不良,生郭達時出現了意外。
郭達出生後,腦門上有一個大大的青包。
當時母親隻有28歲,為了承擔起兩個孩子的養育重任,她隻能沒日沒夜地幹活。
比郭達大不了幾歲的姐姐郭紅也早早懂事,幫母親照顧弟弟。
家裡一度窮得隻剩一張床、一個木箱。
即便是如此,命運也沒有眷顧這個可憐的家庭。
郭達12歲時,母親被關進了牛棚,姐姐被送去下鄉勞作了。
從此,郭達隻能自給自足。
15歲時,郭達被派去修鐵路,但因為身體原因,又被送到了豬圈喂豬。
為了糊口,郭達喂過豬拉過纖,打過隧道架過橋。
在生活的摧殘下,隻有父親留下的小提琴和母親送給自己的收音機能夠給他一點慰藉。
這也給他後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1974年,郭達憑借自己的努力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
學習了三年話劇後,郭達成功從上戲畢業了。
畢業後的郭達被配置設定到了陝西省話劇團。
與此同時,比郭達大一歲的服裝設計師吳芳也在話劇團工作。
原本與職業大相徑庭的兩人,就這樣結緣了。
初到話劇團的郭達,受到了上司的重用,開始拍起戲來。
後來有一場話劇,上司指明讓郭達主演。
為了讓郭達能盡快登台,團裡安排吳芳為他設計戲服。
等郭達排練完後,吳芳在背景找到了郭達。
背景陰暗的光線,讓吳芳有些看不清楚,便出聲詢問:
“是郭達嗎?團裡上司讓我幫你設計衣服”。
聽到一陣風鈴般的聲音,郭達猛地回頭去找聲音是在哪發出來的。
一回頭正好看到已經走到跟前的吳芳。
吳芳俊秀的臉龐映入了郭達的眼簾,出衆的氣質更是深深地吸引住了郭達。
陝西漢子對山東大妞一見鐘情,此後,郭達就開始追求吳芳了。
借着設計衣服一事,郭達經常跑去找吳芳。
和吳芳交流自己對戲服的看法,對劇中人物的了解。
幫助吳芳能更好地設計出貼合話劇的衣服。
漸漸地,兩人之間的交流多了起來。
除了讨論如何設計衣服外,兩人也會聊各自的興趣愛好、理想抱負。
郭達每次去都不會空着手,有時候會給吳芳買幾樣小吃食
有時候會給吳芳送一些親手做的小玩意。
其實吳芳心裡明白:“他不是單單來找我探讨設計的”。
在兩人的接觸後,他們找到了彼此的共同點——對藝術的追求和了解。
不過有一點令吳芳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他從來沒有和我提起過他的家庭呢”?
原來,在認識吳芳之前,郭達曾與倪萍有過一段失敗的感情。
當時,倪萍也是話劇團的演員,後來轉行做了主持人。
兩人曾經有過合作過,相識後便走到了一起。
熱戀時,郭達和倪萍濃情蜜意、難舍難分,生出了結婚的想法。
可當倪萍帶着郭達回家見父母時,倪萍的父母一下子變了臉色。
把倪萍拉到一邊跟她說:“這個人長得土裡土氣,又沒有什麼名氣”,
“而且家庭環境還非常不好,你嫁過去隻會遭受連累”,
“我絕不會讓你往火坑裡跳”。
在家庭的壓力下,兩人分手了。
因為這件事,郭達變得有些自卑。
不管面對誰,都不會再主動提起自己的家庭了。
但紙終究還是包不住火,吳芳得知了郭達貧寒的家境。
就在郭達以為自己和吳芳緣分将盡時,吳芳卻向他表态:
“放心吧,我不會嫌棄你的。聽說了你早年吃過的那些苦,我非常心疼”。
“以後,我會更加好好地對你”。
沒有遭到嫌棄,反而收獲了一份真心,這讓他非常意外。
就這樣,兩人在一起了。
吳芳真的說到做到,對郭達百般照顧。
雖然當時劇團是管餐食的,但夥食總歸是差些。
吳芳就拿出自己的工資,隔三差五地去街上買菜回來做飯。
有時是煲湯,有時是家常炒菜。
漸漸地,每周周日成了兩人固定改善夥食的時間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劇團的同僚們都會知趣地不再喊兩人一起去吃飯。
有好事的同僚還會打趣郭達:“又要開小竈了啊”。
郭達也毫不掩飾地回他們:“是啊,你們就羨慕去吧”。
兩人到吳芳家後,吳芳總是讓郭達坐在那裡等着自己做飯就好了。
郭達坐在客廳,看着忙裡忙外的吳芳不禁感歎:
“這大概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吧!”
吃完飯後,郭達就會拿着劇本坐在吳芳旁邊。
吳芳則在燈下認真地設計着服裝。
怕吳芳會累到眼睛,郭達就親手給她做了一盞煤油燈,放在跟前。
在忙碌的空隙,吳芳也會扭頭看看郭達,兩人相視一笑,再繼續各忙各的。
燈火搖曳下,兩人之間的溫情肆意撲散在整個屋子。
就這樣,日子在兩人細水流長的互相陪伴中飛逝着。
感情穩定後,便有了結婚的打算。
吳芳照常走在上班的路上。
可是等吳芳到機關後,卻看到同僚們都在捂着嘴沖自己笑。
吳芳攢了一肚子的疑問,準備去問問郭達發生了什麼事?
可還沒等找到郭達,郭達就跑到了自己跟前。
手裡還拿着一封信,一枝花。
接過信後,吳芳才知道那是結婚登記介紹信。
面對郭達的求婚和周圍同僚的賀喜,吳芳非常感動。
連連答應了郭達的求婚。
雖然兩人的婚事也遭到了吳芳父母的反對,但正所謂“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真正的愛情,是會甘願為你掃除掉一切障礙的。
吳芳說服了父母,如願嫁給了郭達。
婚後吳芳更是變成了賢内助,開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上。
當時郭達住在西安的一個破舊筒子樓裡。
狹小的空間,甚至無法并排走下兩個人。
吳芳和郭達都在家時,隻能是一個需要走動,另一個就必須坐在一邊,才能不妨礙對方。
兩人的家裡,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找不到一件。
郭達請朋友來家裡玩時,吳芳隻能出去找鄰居借一些茶盞,來招待客人。
而且,吳芳平日裡也會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
不管是誰到了家中都會忍不住誇上一句:“真幹淨啊!”
除此之外,吳芳平時也會幫忙打掃樓棟裡的衛生。
街坊四鄰沒有不誇她的:“郭達真是娶了個賢惠的好媳婦”。
郭達笑稱是“女大一,抱金磚”。
平時,不管郭達回來的多晚,竈台上都會有熱飯熱湯等着他。
這要放在以前,郭達連想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會擁有這種生活。
就連婆婆也對吳芳十分滿意,千年以來的婆媳問題在兩人之間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這樣艱難的生存環境,吳芳沒有抱怨過一句,也從沒有嫌棄過郭達。
她總是在心裡告訴自己:“郭達值得我對他這樣”。
婚後幾年,兩人就生下了兒子——郭曉光。
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慶祝孩子的到來。
好景不長,話劇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有時台下的觀衆甚至還不如台上的演員多。
越來越多的同僚開始另謀出路,作為隊長的郭達必須承擔起大份額的演出收入。
看着丈夫每天愁眉苦臉的樣子,吳芳很是心疼。
再三思慮後,吳芳決定再多接一些設計的活,幫丈夫減輕壓力。
三口人這才算能夠勉強度日。
就在日子過的越來越艱難時,終于迎來了轉機。
1986年,有同僚推薦郭達去演獨幕喜劇《産房問外》。
高興的郭達趕往回家告訴太太:“我想轉行做獨幕喜劇”。
吳芳聽後,也非常支援丈夫,找出設計樣闆,很快就給郭達設計了一套西服。
郭達穿着妻子親手設計、制作的西服走上了舞台。
演出完後,郭達收獲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結果。
獨幕喜劇《産房門外》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次年郭達還被選中邀請參演春晚。
為了讓郭達能順利到達北京,吳芳把家裡僅剩的150元一股腦的交給了他。
自己帶着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到娘家去過年了。
吳芳的付出也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郭達在春晚一炮打響,自此在獨幕喜劇事業上越走越遠。
得知丈夫一個人在北京無依無靠時,吳芳決定帶着孩子去北京找他。
當時吳芳剛獲得了首屆全國服裝設計大賽金獎,事業開始沖刺巅峰。
但為了能更好的支援丈夫的事業,她選擇了離職,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婦。
一家三口幸福的住在家屬院裡。
打掃衛生時,他們都是各掃門前雪,沒有人會願意去多掃一點。
但吳芳不一樣,她還是像住筒子樓時那樣。
在打掃完自己家的衛生後,拿着掃把到樓梯間一級一級的認真打掃幹淨。
鄰居們看到了,都以為是新來的保潔阿姨。
了解後,才知道這是郭達的媳婦。
在吳芳的帶動下,鄰居們也開始主動打掃衛生了。
不過突然從一名設計師,變成了家庭主婦,吳芳内心的落差還是很大的。
丈夫不在家,内心的孤獨、寂寥無處排解時,吳芳就會去看書。
在書中學到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識。
每當郭達失意,迷茫時,吳芳就會用學到的道理幫丈夫排解。
在吳芳的溫聲細語下,郭達的事業有了質的飛躍。
1993年,郭達搭檔蔡明出演了獨幕喜劇《黃土坡。》
播出當晚,就讓觀衆立馬記住了這對搭檔。
以後幾十年間,郭達和蔡明都是最強的黃金搭檔。
不過人紅是非多,随着兩人搭檔的獨幕喜劇越來越多,绯聞也随之而來。
坊間甚至有了“蔡不離郭,郭不離蔡”的說法。
蔡明的老公為此還經常與蔡明吵架、鬧沖突。
反觀吳芳則淡定得多。
她相信郭達的為人和二人之間的感情。
面對鋪天蓋地的绯聞,吳芳告訴丈夫:“你安心排練,不用擔心我”。
“咱們夫妻那麼多年的風風雨雨都過來了,這點小事算不上什麼”。
郭達也表示:“我跟蔡明隻是搭檔”
最後還是吳芳出面,幫兩家調解開後,這場鬧劇才算結束了。
郭達也沒有讓妻子失望過。
在美女雲集的娛樂圈,郭達卻能保持住本心,那麼多年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吳芳的事。
不過郭達總是忙于事業,難免會對家庭疏于照顧。
兒子郭曉光也總是向母親抱怨:“媽媽,爸爸怎麼老是不回家”。
“我都快忘了爸爸了”。
面對郭曉光的埋怨,吳芳總是耐心的教導他:
“孩子,你現在吃的穿的都需要什麼來買啊?對,是錢”,
“這些錢可都是爸爸用血汗換來的啊”,
“而且爸爸也是因為愛我們,愛我們這個家才會這麼努力的”。
在媽媽的陪伴和教導下,郭曉光漸漸明白了爸爸的不容易。
現在的郭曉光已經長大成人,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編劇。
父子之間的關系也相處得非常融洽。
平時郭達也總是能敏銳的發現妻子的小失落和小敏感。
有時吳芳會在郭達面前不經意的提起:“你看誰誰誰,節日收到了花,多好啊”。
郭達知道妻子是羨慕她們。
手機剛開始流行新樣式時,郭達便去給她買了回來,引得院裡衆人都非常羨慕吳芳。
郭達在外出差時,還經常把酒店的小樣洗漱品帶回家送給家人。
像這樣的小驚喜、小溫暖數不勝數。
2010年郭達退出了春晚舞台,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
他給大家帶來的歡聲笑語一直銘記于每位觀衆的心裡。
也正是有了吳芳全心全意的支援,郭達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在外打拼,獲得如今的榮譽。
如今吳芳和郭達已經攜手走過了幾十個春秋風月。
兩人之間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感情可謂是感人淚下。
吳芳對丈夫的無私奉獻更是堪稱平凡中的偉大,而這一切都處于她對郭達的愛。
得此賢妻,夫複何求。
這才是當代應該被追随的感情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