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篇小說《山魂》(43):笑語指點認前程

别說讀書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也有愛聽這位表妹唱老段子的。”馬立生詭秘地從嘴角擠出一滴笑聲來。

“是嗎?我怎聽說呼啦一下子人全散了,連喜奎師傅都急了眼?”張天源老婆揮動着長煙袋杆子比劃着。

“林業局蘭局長就聽得出神。”馬立生一本正經地說,眼睛盯着筱連珠,神态十分認真,“我親眼見人散了,他還如醉如癡地站在那兒,不是後來嚴尚清跟他說話,他的魂兒怕也跟書段裡的楊貴妃作伴去了。”

筱連珠彎彎的眉毛動了一動,不注意,是不會發覺的。馬立生可注意到了。筱連珠雖然沒親眼看見蘭文濤如醉如癡的神态,不過,她對馬立生的話不反感,還很相信。蘭文濤不止一次地在人不注意的時候,到過同樂書館,聽過她唱的段子。她對蘭文濤,和蘭文濤對她一樣,也覺着面熟。在哪兒見過?在什麼時候見過?她想不起來。她走過的地方太多了。

她是張天源姨父的姨太太帶來的孩子,媽是個唱大鼓的,母業女繼,她也幹上了這行道。在母親沒嫁給張天源姨父之前,母女遊蕩了不知多少城市村鎮,見過的人也不知有多少,哪能記得這麼久?唯獨有一件事,她印象特别深;也不知在哪個濱海的城市裡,她母親領她在街頭撂地唱大鼓,四下裡圍着聽唱的人。猛然間,從她們身後出現了一個青年學生,好心地向她們點點頭,從身上掏出一打傳單散發起來。不一會,警察馬隊沖上來。虧着一個機警的姑娘趕着一輛馬車,斜刺裡橫到街上,把那個學生搭救了。她真欽敬那姑娘的勇氣。那個年輕的學生那兩隻深情的眼睛,也随着姑娘的勇氣一起,烙在她的記憶上。筱連珠回憶着蘭文濤幾回聽書時的神情,墜入了沉思。

長篇小說《山魂》(43):笑語指點認前程

他們的談興正濃,張天源來了;張天源對馬立生是畢恭畢敬的:“馬先生,你看,敝号又勞你的駕,罰你的腿喽!”

“我是召之即來的。”馬立生笑笑。

“請上邊坐吧!”張天源把馬立生請到客廳,話就進了正題:“我想問問,原請你訂的洋鋸,能不能圓全退掉?”

“幹嘛退?”馬立生問,“你是怕生意做大了招風?”張天源回說:“前程莫測呢!”

馬立生順手從衣裳兜裡拽出張省裡出版的報紙:“你看看吧!這上頭,政府說得很坦白,暫時不打亂舊企業機構。打亂了,誰一時也玩不轉。至于将來,誰知又會如何?”

張天源戴上眼鏡,湊到罩燈跟前,仔細地讀那張報紙。

“我在你這字号裡,大小總算有份股子,不會看你吃虧的。眼前恐怕還可撈些個,撈點是點吧。”馬立生推心置地說,“你老兄今天,不就給林業局來了個臉色嗎?”

長篇小說《山魂》(43):笑語指點認前程

“你怎麼知道?”張天源愕然。

“我估計定會如此。”馬立生手指頭敲敲八仙桌,“到農村包工的油水,你就輕易丢了嗎?今年不再當木幫把頭了?”

“丢?”張天源這時又把孫洪仁從裡間喊出來,“洪仁,把到屯堡招工的明細單子給股東馬先生過過目。”

“不要弄巧成拙!”馬立生看了看孫洪仁遞上來的單子,對張天源說,“要緊的是人力和畜力。對莊稼人不可太摳。你有下一步林業局的高價碼,什麼都回來了。蘭文濤死活得完成任務,到時候抓瞎,他就得出血本。你到鄉下一下子把莊稼佬油水減去了,可就把他們自動推給林業局了。無論如何,你要掌握住這方圓左近農村的人力和畜力,甯可吃點小虧,才能占大便宜。”

張天源頓開茅塞:“高見。洪仁,把計劃改改,改改。”馬立生叮囑着:“這可千萬不能再讓第四者知道。”

“當然,當然。”張天源答應着,看了看八仙桌上的那架洋鐘,吩咐着:“洪仁,寬記楊掌櫃這時辰也睡不了,跑趟腿,請他再來一趟,好托他下鄉收糧時,捎帶給天源貼貼包工告示。拟包工告示要寫上實惠好處,詞兒要新。你翻翻《東北日報》參考參考。牲口押多大的價碼,找姜喜才摸摸底。”

這差事,孫洪仁是手到擒來,立刻就忙活上了。

張天源說:“我門外貼的招技術工的告示,可是出了大碼兒啦。”

長篇小說《山魂》(43):笑語指點認前程

“見了,見了。那是招技術工,和到農村包民工押牲畜是兩回事。”馬立生說。“那是,那是。”張天源直點頭。

鮑廷發去見蘭文濤,帶走了悅來棧的喧鬧、酒興和笑聲。戰老大醉成爛泥,被人扶到炕上,無憂無慮地打着鼾聲。鮑大嫂惴惴不安地轉前轉後。悅來嫂估摸得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心下埋怨着她不願埋怨的人,默不作聲。男人們陸陸續續出門往東去了,猜得出,是奔林業局大院去了。

夜風從敞開的門吹進屋裡,擺動着東屋二道門上半撩起的布門簾子。土牆的燈窩眼兒上點着一盞小罩燈,燈罩兒擦得锃明瓦亮,火焰無聲地把光明灑在新用白土子粉刷過的廚房間壁上。廚房鍋台後,有倆蛐蛐兒一唱一和地叫着,給悅來棧的靜寂,增添着不安的氣氛。

二道門上,那半撩起的布門簾子呼哒過來,呼哒過去;門簾子後邊,何大順一雙情火熾烈的眼睛,不轉珠兒地盯在窈窕娴淑的冬青身上,他的心兒莫名其妙地變了常态,也像夜風鼓動布門簾子似的,呼哒間向左,呼哒間向右。冬青那方方正正的臉盤兒、眉眼、黑油油的短頭發,時而被門簾子遮住,時而又迷人地出現在大順的眼前。慢說臉面兒,就是冬青那細挑挑的身姿、修長的胳膊,大順看着也那麼順眼。冬青再不是讓他帶着上坡去摟茅草當燒柴時候怕狗流鼻涕的毛丫頭了。

未完待續……

本小說背景為建國初期的東北,作者朱春雨。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彙總

全本《文言基礎知識》整理彙總

中華飲食文化——《飲食的那些事》全本整理彙總

全本《民國名家随筆散文》整理彙總

本号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台。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号,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