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創新生物藥領軍扛旗者-天境生物

作者:阿基米德Biotech

有一家創新藥企很硬核,未有産品上市卻已實作盈利。

在攀爬全球創新藥金字塔尖的隊列中,這家藥企居于前列,在有着”PD-1繼承者”之稱的CD47抗體和CD73抗體研發上,與跨國大藥企拼速度,且在創新性和差異化優勢上更勝一籌。

當一些新生代藥企還在從License-in向内部開發轉型,從Me-too向Me-better進化時,這家藥企已坐擁數個有着First in Class(FIC)和Best in Class(BIC)潛力的産品,并通過三波技術疊代創新,走在全球惡性良性腫瘤免疫治療最前沿。

這就是天境生物,專業能力加持下,進一步前瞻性布局超級抗體時代。

天境生物研發創新與戰略合作均衡發展,以戰略合作方式實作出海第一步,CD47單抗與艾伯維達成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戰略合作,已有2億美元入賬,未來還可能獲得17.4億美元裡程碑付款以及10億美元以上的兩款CD47雙抗海外權益。

創新第一波:高度差異化的單抗BIC

2016年,天境出發。

這個起點如此之高,創立初始已在布局現今全球最前沿最有潛力的靶點之一,并且前瞻性預見内卷化局面。天境生物創始人臧敬五說:當大家還在做PD-1、PD-L1時,天境已開始做CD47、CD73。我們自研管線很多都是具有FIC或者BIC潛力的産品,且研究進展也處于全球前列。

CD47、CD73在多個瘤種中高表達,是繼PD-1/PD-L1之後惡性良性腫瘤免疫領域的超級靶點,市場空間巨大,天境生物CD47單抗(TJC4)和CD73單抗(TJD5)中美均處在臨床II期,進度居于全球前三、中國第一。

TJC4為天境生物自研的新一代CD47單抗,具有獨特抗原結合表位,在保留抗惡性良性腫瘤藥效同時,大幅緩解紅細胞凝集現象,最大限度減少抗體注射後的貧血副作用。

全球CD47靶點競逐中,最快的是吉列德的Magrolimab,進入臨床III期,但副作用較大(貧血發生率高達40%左右),天境生物的TJC4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家、國内第一家獲批上市的CD47藥物,并具有BIC潛力。TJC4明年針對淋巴瘤、AML/MDS 開展兩項注冊性研究,預計國内2024年獲批,海外2025年獲批。

TJD5為天境生物自研的新一代CD73單抗,與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諾華制藥、Corvus制藥的全球競逐中,臨床進度前三,并且具有獨特的抗原識别表位和結合模式,這一差異化優勢使其擺脫了高濃度抗體情況下出現的鈎狀效應,與PD-L1抗體聯用時顯示出明顯的惡性良性腫瘤治療協同作用。

TJM2為天境生物自研的GM-CSF單抗,全球進度前三,适用于自身免疫病和 CAR-T 相關療法,未來的市場空間廣闊。TJM2美國II/III期臨床中期結果達到終點,具有成為新冠重症肺炎治療藥物的潛力。

創新第二波:創新雙抗FIC&BIC

全球範圍内尚無免疫靶點雙抗獲批上市,國内創新藥企布局處于前列,可望彎道超車。

單抗看靶點,雙抗看平台。

天境生物早在2017年開始布局雙抗,通過4大抗體工程平台,建立了多個差異化雙抗管線,其中最快的2個已進入美國臨床I期。天境生物還與ABL Bio和藥明生物合作共享其抗體工程平台,以增加雙抗成功機率。

雙抗依然繞開内卷化陷阱。

一種是基于PD-L1的雙抗,為部分對PD-1/PD-L1無應答或産生耐藥的患者提供全新治療選擇。天境生物以自研PD-L1抗體作為第一信号,與特定免疫特性的第二信号生成一個雙抗。第二信号包括IL-7細胞因子(用于效應T細胞的擴增),4-1BB抗體和B7-H3抗體(協同PD-L1激活T細胞)和CD47抗體(增加巨噬細胞的殺傷力)。今年4月,TJ-L14B美國臨床I期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通過阻斷PD-L1信号并刺激4-1BB信号,激活T細胞産生抗惡性良性腫瘤協同作用。

另一種是改造型強化版雙抗,适用于治療特定惡性良性腫瘤。天境生物TJ-CD4B進入美國臨床I期,為全球首個 Claudin 18.2/4-1BB雙抗,有效維持強大的惡性良性腫瘤結合特性和抗惡性良性腫瘤活性,同時避免或最小化4-1BB抗體作為藥物類常見的肝毒性和全身免疫毒性,還可産生長久的免疫應答,獲得持久療效。

4-1BB靶點正成為跨國藥企在CD47與CD73靶點外新開拓的必争之地,天境生物布局了多款4-1BB雙抗産品,進度最快的TJ-CD4B與TJ-L14B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未來更多的後續産品有望陸續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TJ-C4GM是第三代創新型雙抗,針對CD47抗體單用可能無效的實體瘤,将CD47單抗(TJC4)與GM-CSF單抗(TJM2)結合,打造強化的2.0版CD47抗體。

創新第三波:超級抗體FIC

天境生物率先鋪墊第三代抗體藥物創新,以颠覆性技術覆寫傳統大分子、小分子藥無法解決的臨床問題,推進人工智能引導靶向、mRNA遞送、透膜抗體、惡性良性腫瘤内部激活的超級抗體開發。

常見的抗體結構有一些缺點,可開發靶點數量受限,存在明顯的脫靶毒性;産品生産制備工藝複雜,分子篩選優化費時費力;不易穿越細胞膜及血腦屏障,無法作用于胞内靶點。

天境生物引入前沿技術,打破現有抗體藥應用瓶頸。現已建立5個新型抗體前沿技術平台合作,預計年底達到7個,每個平台做4-5個項目,将建構一條30個左右項目的創新管線,涉及多個突破性技術平台,且均為全球FIC産品。

與比利時Complix公司的合作,獲得細胞穿膜抗體(CPAB)技術平台,開發可進入細胞膜内、針對細胞内靶點的抗體。而正常抗體由于分子量大,無法通過細胞膜,是以無法靶向胞内靶點。

與上海親合力生物合作,獲得惡性良性腫瘤局部抗體激活的隐蔽抗體技術,開發隻會在惡性良性腫瘤内部起作用的新型抗體,避免抗體在體内産生的副作用。

與嘉晨西海合作,利用細胞内自複制mRNA技術,開發體内合成型(invivo)抗惡性良性腫瘤抗體藥物,較現有單抗藥物具備諸多優勢:既能靶向胞内靶點,又可以解決mRMA半衰期短/表達量不足的問題,減少給藥次數同時降低用藥成本。mRNA的生産較為簡單,可克服抗體藥物制備工藝複雜的巨大挑戰。

與星亢原合作,運用人工智能(AI)算法引擎,合作開發多達10個創新大分子新藥項目。目前的抗體定向進化與虛拟篩選都基于已知的天然抗體,AI技術有望不依賴現有天然蛋白,從頭建構具有全新結構和功能的蛋白質。

商業化:先勝而後求戰

國内Biotech多由跨國藥企科學家海歸建立,倚重于技術,而缺乏商業化思維。天境生物是有憂患意識的,在産品架構設計上,前瞻性規避這種失衡局面,可謂先勝而後求戰。

選擇差異化靶點,避免後期卷入同質化殘酷殺價。

布局國際競争力大品種,打開全球市場海闊天空。

形成單抗、雙抗、超抗産品梯度,商業動能澎湃。

探索出一條在中國做創新藥最有效的路徑,推進速度最快,而且商業價值最大化。

天境生物自主研發全球首創/最佳新藥項目,通過美國研發團隊,快速拿到FDA臨床批件,利用美國成熟的臨床體系,快速完成一期臨床,驗證安全性和部分療效,産生的資料有兩個作用,一是推進中國臨床快速進入後期,二是跟跨國大藥企談Global deal。自主創新藥的價值展現,不僅是在中國快速上市,還将通過與像艾伯維這樣的公司合作開拓全球市場。CD73單抗(TJD5)可望續演CD47單抗(TJC4)海外授權的輝煌。

CD38單抗( TJ202),有望成為天境生物第一款商業化産品,也是中國第二個上市的CD38單抗。TJ202在保障安全性大幅降低不良反應比率的前提下将注射時間縮短至30分鐘,可在門診直接使用,适應症覆寫多發性骨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CD38單抗、CD47單抗、正在引進的淋巴瘤新藥構成一個完整的産品矩陣,實作三個血液惡性良性腫瘤(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接近治愈的目标,天境生物可望成為國内抗血液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的上司者。

TJ101(長效生長激素)接近商業化,給藥頻率僅為一周一次,患者依從度會更高,并具有良好的藥物安全性。11月10日,天境生物(IMAB.US)與濟川藥業達成一筆超20億元重磅交易,再度重新整理本土BD交易紀錄。濟川藥業是國内最強的兒科管道公司之一,銷售團隊覆寫超過23,000家各級醫院,可實作長效生長激素商業價值最大化。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至2030年國内的生長激素市場将達到60億美元,其中長效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為滿足後續的商業化生産,天境生物杭州生産基地在建設中,兩條生産線合計産能6000L(2×2000L和1×2000L),有望2022年中期試生産,到2023年底前,将配備共3.2萬L(8×4000L)自主産能規模,滿足自身的臨床供藥需求。

10 月 25 日,天境生物宣布與國藥控股達成商業戰略合作,授權國藥控股300 多家子公司作為分銷商,進行零售調撥及終端銷售。

商業化核心團隊基本就位,為CD38單抗( TJ202)及後續産品的上市工作進行準備,預計将建立200人左右的一線團隊,圍繞150-200家核心醫院開展準入工作,有望覆寫 70-80%的血液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在國藥控股協助下,天境生物将建立100%控股的具備GSP資質的産品銷售子公司。

天境生物已經建立超過20個款具有全球競争力的創新藥研發管線,正在向Biopharma過渡,有成為新一代國際化綜合型大藥企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