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和“全國法制宣傳日”,為創新推動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培育,少先隊校外實踐活動、青少年法治宣傳及國家安全教育,當天,“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紅領巾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江蘇少年警校實踐基地”、“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網絡文明素養實踐教育基地”等多個服務于青少年思政教育、素質教育的官方平台正式揭幕。
當天上午9:30,揭牌儀式在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舉行。中共南京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潘濤、江蘇省警察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江蘇少年警校校長呂金鈴、南京團市委學少部部長、南京市少工委副主任朱薇薇、中共南京市委網信辦社會工作處副處長周月琴、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館長馬來亞、南京市警察協會秘書長吳淩雲、共青團南京市浦口區委員會書記朱翠婷、南京市警察局網安支隊政委熊道泉、南京市警察局浦口分局政治處主任鄒貴兵、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辦公室主任李京東;江蘇少年警校執行校長、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發起人吳劍秋出席活動。

三方共建“國家安全教育基地”
位于南京雨花台的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開放于2009年4月,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全國中國小生研學教育實踐基地”和“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11月30日,全國少工委釋出《校外少先隊開展實踐活動工作指引》,強調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教育優勢,推動建構少先隊社會化工作體系”、“重點開展參觀革命場館、參觀黨政機關、尋訪英雄模範人物、體驗生産一線崗位等活動”、“注重與‘紅領巾講解員’、‘少年軍校’、‘少年警校’等少先隊品牌活動有機結合”。此次,南京團市委、江蘇少年警校與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三方結對共建,正是在國家《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意見》等重要檔案訓示下,統籌凝聚愛國主義教育、研學實踐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工作合力的有益嘗試與實踐。
現場,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辦公室主任李京東與南京團市委學少部部長、南京市少工委副主任朱薇薇共同簽署《共建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協定書》,為“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紅領巾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揭牌。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館長馬來亞與江蘇省警察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江蘇少年警校校長呂金鈴共同簽署《共建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協定書》,為“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江蘇少年警校實踐基地”揭牌。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少先隊的責任。與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共建‘紅領巾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既是凝聚社會優質資源,幫助少先隊員建立對黨的實踐認同、情感認同,自覺傳承紅色基因,也是通過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引導少先隊員形成正确的價值理念、精神氣質,助益個人成長發展,将個人前途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南京團市委學少部部長、南京市少工委副主任朱薇薇表示。
“江蘇少年警校是江蘇地區首家警民深度合作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平台,在促進新時代警察公共關系建設,助力南京文明典範城市建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江蘇國家安全教育館是繼江蘇警官學院、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秦淮公安思政工作室之後,江蘇少年警校的第四個實踐基地,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心懷警察理想的少先隊員,在這裡接受法治教育,開展志願服務,做“國家安全小衛士”,腳踏實地去實作‘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那份铮铮誓言。”江蘇省警察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江蘇少年警校校長呂金鈴表示。
浦口共青團培育樞紐型社會組織助力“雙減”
在全面推進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同時,網絡文明素養培育也要跟得上、做得好。在南京,以樹立新時代青少年網絡形象,引導青少年共創文明網絡空間為宗旨的的“青少年網傳正能量”公益計劃已初具品牌效應與示範作用。“青少年網傳正能量”公益計劃是由南京釋出工作室、江蘇少年警校、南京市圓夢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吳劍秋公益發展專項基金委員聯合發起,一系列以南京少先隊員為展示對象的公益活動,如“櫻花節文創義賣”、“青少年反詐宣傳”、“長江江豚保護”、“争做抗疫社群志願者”等,經由“南京釋出”、“青春南京”、“平安江蘇”等平台釋出,受到全國網友熱評,話題點選量已超1000萬次。
為幫助完成“青少年網傳正能量”公益計劃從品牌到平台的更新,以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培育為特色的民非組織“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也于今天挂牌成立。中共南京市委網信辦社會工作處副處長周月琴、南京市警察局浦口分局政治處主任鄒貴兵、共青團南京市浦口區委員會書記朱翠婷、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發起人吳劍秋,共同為“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揭牌。
“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是由共青團南京市浦口區委員會指導,由南京市圓夢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吳劍秋公益發展專項基金委員會發起成立,是共青團通過指導建設青少年服務中心響應國家“雙減”政策的新形式。它不僅結合了共青團改革中“建立青少年工作專業化機構,完善青少年事務社工機制”的要求,而且依托江蘇警官學院浦口校區科教資源、南京市警察局浦口分局一線力量,率先在浦口區開展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心理咨詢、權益幫扶等工作,将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服務全過程,引導青少年在學思踐悟中展現新氣象。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網信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中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文明素養教育機制,不斷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訓示,以“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為試點平台的全國首家政府、公安、學校、博物館、家庭、社會深度合作的“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實踐基地”正式揭牌。中共南京市委網信辦副主任潘濤 、南京市警察局網安支隊政委熊道泉、南京市警察協會秘書長吳淩雲、南京市平安守望青少年服務中心發起人吳劍秋共同為“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實踐基地”揭牌。
“維護網絡安全,依法科學上網,是我們可以做到且應該做到的事。今年10月,作為南師附中新城國小的一名少先隊員,我曾參與了南京市警察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2021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主題日’活動,并志願與網安民警并肩普法,這讓我感到身處資訊時代,我們有責任從每一條評論、每一條彈幕做起,守護線上清朗空間,創造美好精神家園。”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國小少先隊員康煊甯說。 通訊員 石子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一鵬
校對 王菲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