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讀|挂牌兩周釋出46條處罰書 國家反壟斷局劍指何處?

作者:Beiqing.com

國家反壟斷局于2021年11月18日成立,截至12月1日,已正式挂牌兩周。自挂牌成立以來,國家反壟斷局共披露46起行政處罰案件,劍指涉及醫藥、瓦斯等民生領域和網際網路行業的壟斷違規行為。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梳理資料發現,在國家反壟斷局成立後釋出的46條行政處罰決定書中,騰訊控股累計被罰650萬元,阿裡系企業累計被罰600萬元。

數讀|挂牌兩周釋出46條處罰書 國家反壟斷局劍指何處?

42家企業被罰60次

罰款合計7675.49萬

11月18日至20日,國家反壟斷局在3天内釋出46條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涉及來自12個領域、42家企業的60條處罰,哪些行業公司被國家反壟斷局關注最多?資料顯示,網際網路公司占比超六成,其次為汽車、物流和咨詢行業。

在這46條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涉及處罰案例的交易和調查時間範圍為2012年到2020年,其中2019年案例最多,達11起,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8起。

數讀|挂牌兩周釋出46條處罰書 國家反壟斷局劍指何處?

在國家反壟斷局釋出的案例中,最早的是2012年12月29日,百度、南京網典與南京信風及其自然人股東簽署協定,收購南京信風41%的股權。其立案調查時間跨度長達9年。

處罰決定書顯示,交易前,南京網典持有南京信風1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百度和南京網典分别持有南京信風36%、15%股權,取得對南京信風的共同控制權。2013年3月12日,南京信風完成股權變更登記。經調查,在此之前未依法申報,違反《反壟斷法》第二十一條,構成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分别給予百度、南京網典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國家反壟斷局處罰了哪些行業?

網際網路領域股權收購被罰最多

網際網路作為近年來新興經濟的熱門領域,也成為國家反壟斷局行使監管職能時的重點調查對象。

在國家反壟斷局釋出的46條行政處罰中,涉及最多的是“股權收購”案例,有35起;其次為設立合營企業案例,有8起,均發生在網際網路行業公司之間的股權收購和合辦企業過程中,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

數讀|挂牌兩周釋出46條處罰書 國家反壟斷局劍指何處?

其中11月20日,反壟斷局官網通報43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案件,涉及蘇甯、騰訊、阿裡、滴滴、餓了麼、美團、淘寶、京東、位元組跳動、58集團等多家網際網路領域知名企業,其中騰訊控股涉及13起處罰,阿裡及其控股企業包括阿裡巴巴網絡、阿裡巴巴投資、淘寶中國控股、阿裡健康、阿裡旅行和餓了麼共涉及12起案件。

國家反壟斷局通報顯示,這些案件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二十一條,構成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評估認為不具有排除、限制競争效果。對此,市場監管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四十八條、四十九條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涉案企業分别處以50萬元人民币罰款。

數讀|挂牌兩周釋出46條處罰書 國家反壟斷局劍指何處?

醫藥、能源領域現挂牌後“首罰”

除對網際網路行業“巨頭”企業進行股權收購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重點關注外,國家反壟斷局挂牌當天,釋出3起行政處罰書。

作為國家反壟斷局挂牌後的“醫藥反壟斷”首罰,處罰決定書顯示,南京甯衛醫藥有限公司濫用其在中國境内氯解磷定原料藥銷售市場的支配地位,實施了以不公平高價銷售氯解磷定原料藥、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的壟斷行為。這也是國家反壟斷局成立後公布的醫藥領域“第一罰”,罰沒款共計超過658萬元。

同日公布處罰的還有能源領域“第一罰”,《宜興港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宜興港華瓦斯有限公司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商品,包括向居民使用者收取高額采暖增容費、在非居民使用者瓦斯管道安裝工程上收取不公平高價等。最後,宜興港華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同時,沒收違法所得558.6萬元,并處2018年度銷售額2%的罰款3485.6元,合計4044.2元。這也是46起行政處罰中處罰金額最高的案例。

此外,國家反壟斷局官網11月18日還通報,日郵汽車物流(中國)有限公司、甯波藍盾志禦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和天門市三邦物流有限公司3家物流企業,構成具有競争關系的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壟斷協定的行為,被分别處罰174.9萬元、33.4萬元和14.6萬元。

數讀|挂牌兩周釋出46條處罰書 國家反壟斷局劍指何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