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作者:老君說史

他是宋朝最窩囊的皇帝之一,是個極品“妻管嚴”。

在成為太子後,苦熬十幾年都沒有登基,隻能去跟父皇哭訴暗示自己的胡須都等白了。

在不久後,他果然順利登基,但就算如此他依然沒有擺脫“妻管嚴”的命運,反而在皇後的“禍害”下,患上嚴重的精神疾病,最後被自己的“奶奶”廢掉了。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這個“窩囊皇帝”是誰?

他又都經曆了些什麼呢?

這個“窩囊皇帝”名叫趙惇(dūn),是南宋的第3位皇帝宋光宗。在成為太子後,趙惇苦苦煎熬了十幾年,一直到40多歲了,才終于如願當上皇帝。這并不是因為他的父皇宋孝宗讨厭他,恰恰相反,宋孝宗對趙惇頗為偏愛。

趙惇是宋孝宗的第三個兒子,在原本身為太子的大哥病逝後,宋孝宗跳過次子,直接立了年方25歲的三子趙惇為太子。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宋孝宗覺得這個英武不凡的兒子很像自己,還經常對丞相趙雄稱贊:“太子資質甚美。”

但是成為太子之後的日子并不好過。表面上看起來,太子手握很高的權力,無比的尊貴,但與此同時也會成為衆矢之的,不僅會被各方不懷好意的勢力盯上,做起事來還畏手畏腳。

若是做事積極一些,就會被猜疑是不是居心不良,想早點上位。但若是做事不夠積極,又會被批評是能力不夠,擔不起大任,遭遇強有力的競争對手。

趙惇成為太子後苦苦煎熬了十幾年,從年輕人一直熬成了中年人,他的父皇宋孝宗卻身體康健,絲毫沒有退位的迹象。

有一天,趙惇對着鏡子整理儀容,突然發現了自己不僅鬓角染霜,就連胡須也白了。自己已經老了,雖然貴為太子,謹言慎行這麼多年,沒有出過任何差錯,那個明明隻差一步之遙的皇位,卻又始終遠得遙遙無期。

父皇年紀那麼大了,身體依然很好,而他進入中年後,反而不如父皇身體好,真不清楚他能不能熬到最後。這讓趙惇又感慨又焦慮,于是他決定趁着某天進宮去給父皇請安時,轉着彎兒提醒一下父皇。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這天,趙惇鼓起勇氣,像往常一樣進宮問候了宋孝宗,又坐下來與父皇聊家常。宋孝宗很喜歡這個兒子,當然也很願意與他多聊一會兒。

等到氣氛正好的時候,趙惇就裝着不經意的樣子,托起自己的胡子跟父皇感慨:“您瞧,兒臣的胡須都變白了,不久前有人給兒臣送了染胡須的藥劑,可兒臣不敢用啊。”

宋孝宗也當過太子,又做了這麼多年皇帝,哪裡聽不出兒子的言外之意。想到自己這麼疼愛這個兒子,趙惇卻隻想他趕緊退位,宋孝宗心中十分不滿,于是用有些譏諷的語氣回答道:“白胡須能向世人彰顯你的老成持重,這不是很好嗎?你哪裡需要用染胡子的藥!”

趙惇意識到父皇生氣了,心中懊惱又後悔,不敢明面上表現出來,隻得依舊神色如常地告退了。

不過,在這之後,趙惇沒有等太久。

宋孝宗的養父太上皇宋高宗病逝了。身為繼子的宋孝宗一直對宋高宗懷有感激和依賴之情,再加上他一直尊奉“孝道”,在宋高宗死後,宋孝宗決定為他服喪3年,于是開始讓太子趙惇參政。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與此同時,被宋孝宗視為勁敵的金世宗完顔雍也駕崩了。宋孝宗打從即位起,就一直想着北伐雪恥,可惜後來失敗了。他與金世宗幾乎同時在位,都求治圖強,算是一生之敵。

如今金世宗已死,宋孝宗失去了雪恥的對象,心中湧現出了失落感。再加上宋孝宗也知道趙惇年紀不小了,還一直想要繼位,在為宋高宗服喪期間宋孝宗考慮良久,最終決定提前下诏禅位,讓趙惇如願以償。

趙惇苦熬多年,終于如願登基,是為宋光宗。

宋光宗當上皇帝後,最初一段時間日子過得非常舒心,但是這份快樂并沒有持續很久。

宋光宗一直有着精神方面的疾病,心理狀态不太穩定。在繼位後,他的病情時好時壞,反複無常,有時甚至不能正常處理朝政。這一點卻讓他的皇後李鳳娘非常高興。

李鳳娘的父親李道是慶遠軍節度使,是當時南宋王朝所依靠的重要軍事力量。而李鳳娘這個女人也很不一般,她年少的時候曾被道士皇甫真人算出有“皇後命”。當時還在世的宋高宗、也就是宋光宗的爺爺親自為趙惇保媒,讓他娶了李鳳娘為妻。

李鳳娘作風十分彪悍,而且生性善妒,不允許任何女人與她争寵,經常向宋高宗和宋孝宗訴說宋光宗身邊人的不是,讓宋光宗對她畏懼不已。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有一回,宋光宗在後宮内洗手,服侍他的宮女生了一雙白皙細膩的纖纖玉手,讓宋光宗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還随口誇贊說好看。

誰知,這件事很快就叫皇後李鳳娘知道了。她就叫人去給宋光宗送食盒,宋光宗毫無防備地打開了食盒,卻發現盒子裡裝的不是吃的,而是那個宮女的纖手。

這樣的“錦盒斷手”事件深深吓到了宋光宗,他本來就精神狀态很差,這下直接被吓得噩夢連連。

之後,李鳳娘還趁着宋光宗郊祀,留宿在别宮的時候,叫人殺害了備受寵愛的黃貴妃。

這個黃貴妃是當年宋光宗還是太子時,宋高宗做主賞賜的,又陪伴宋光宗多年,對宋光宗來說很不一般。即便如此,李鳳娘依然說殺就殺,明知事後宋光宗不會相信她的話,卻還謊稱黃貴妃是暴病而死。

當時忙于祭祀天地的宋光宗聽到這件事時,悲痛欲絕,對李鳳娘忌憚更深,卻不敢去她面前與她對峙,隻能咽下這口氣。而這非但沒有讓李鳳娘收斂,反而讓她變得更加放肆了。

宋光宗即位後,有時因為精神問題,不能處理朝政,大權很快便旁落在身為皇後的李鳳娘手中。不過這個女人對處理朝廷大事沒什麼興趣,更沒什麼能力,她渴望權力,隻是想要給自己和娘家人撈點好處罷了。

李鳳娘趁機大肆封賞娘家人,使李家人三代為王,就連李家的門客都能跟着當官。不僅如此,嚣張的李家開始明目張膽地僭越規則,他們李家家廟的看守衛兵竟然要比太廟的多。

李鳳娘作為皇後,隻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嘉王趙擴。按理說這個嘉王作為嫡長子,被封為太子毫無問題,但是已經成為太上皇的宋孝宗卻不支援。宋孝宗覺得嘉王太軟弱,更喜歡宋光宗二哥趙恺的孩子,不同意立嘉王為太子。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在受到阻撓後,李鳳娘就利用這一點,離間宋孝宗與宋光宗父子。宋光宗本就有精神問題,疑心病也比較重。

當宋光宗得知已經退位的父皇竟然更喜歡二哥的孩子,不同意立他的嫡長子為太子時,開始懷疑他的父皇其實是想廢了他,改立他的二哥為皇帝,去重華宮給宋孝宗問安的次數都少了。

宋孝宗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他知道宋光宗身體不好,在退位後依然關心着宋光宗,還找大夫專門給宋光宗調配了藥丸,叫宋光宗來自己的重華宮拿。但是李鳳娘知道後,卻告訴宋光宗這是宋孝宗準備軟禁他的計劃,勸說宋光宗不要去。

宋光宗本就畏懼李鳳娘,又對宋孝宗起了疑心,叫李鳳娘這麼一說,他果真沒有去拿藥。

在皇家,最可怕的就是互相猜忌了。這一步李鳳娘走得很大膽,卻也很有效果。

原本在宋孝宗退位後,宋光宗每個月至少要4次到重華宮問安,但是随着疑心病越來越嚴重,宋光宗去重華宮的次數越來越少,後來就算是宋孝宗生辰當天,宋光宗都不會去了。

宋孝宗當年是以“孝”治國的,朝中大臣都看不慣宋光宗的做法,紛紛站出來勸說。這些勸說已經帶着一些威脅的成分了,宋光宗不得已,隻好又去了幾次。

1193年重陽節這天,也是宋孝宗的生日,朝臣們圍着宋光宗好一頓勸說,好不容易将他說動了,要去問候一下過生日的父皇。結果到了這一天,宋光宗剛要走出寝宮,卻被皇後追過來拉住了。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李鳳娘以“天寒”為借口,留下宋光宗喝酒。宋光宗正愁沒有借口不去,于是便順勢留了下來。這讓等待着兒子前來的宋孝宗非常難過,也讓朝臣們很是失望。

到了第二年,宋孝宗病危,臨終前隻求能見到兒子一面。為此,嘉王趙擴和朝臣們都出動了,隻為勸說宋光宗去重華宮。但是從宋孝宗卧病在床開始,宋光宗就沒有到跟前侍疾,就算到了宋孝宗已經生命垂危,他也不肯露面。

最後,宋孝宗就在憂憤中去世了。

宋光宗本以為自己可以清淨了,殊不知他的不孝行為已經引起了朝臣們極大的不滿。朝臣們希望宋光宗能為宋孝宗主持喪事,宋光宗拒絕了。他的态度和舉動傳出去後讓全國嘩然,百姓們看不下去了。

朝臣們已經對這個患有精神問題,還讓外戚一家獨大僭越的皇帝徹底失望,轉而請求幽居後宮的宋高宗之妻,也就是宋光宗的奶奶吳太皇太後出面,主持宋孝宗的祭奠之禮。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如今宋光宗不能正常主持朝政,又與朝臣們産生了對立,南宋王朝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這一切早晚都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氣運。朝臣們思考再三,決定采取行動。

先是支援嘉王趙擴的官員與宰相趙汝愚達成了共識,他們又得到了吳太皇太後外甥韓侂(tuō)胄的支援,最後由吳太皇太後出面,在宋孝宗葬禮上,以太皇太後的名義逼迫宋光宗退位,由嫡長子嘉王趙擴即位,是為宋甯宗。

此時的宋光宗神經錯亂,作為太上皇退居泰安宮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他才恢複神智,意識到自己被退位了。這個不守孝道的皇帝由此恨上了自己的兒子,不僅不允許宋甯宗來問安,還總是嚷着要搬回皇帝的寝宮居住。

好在已經成為太後的李鳳娘還跟在他身邊,但是在她前去勸慰宋光宗時,卻被再次精神錯亂的宋光宗追着打。饒是李鳳娘也管不住這個太上皇了,她幹脆與宋光宗分居,開始修習道教,修身養性。

太子苦熬十幾年無法登基,暗示皇帝:兒臣胡須都白了,不久後登基

慶元六年,也就是1200年,李鳳娘去世後不久,宋光宗這個荒唐又窩囊的皇帝也追随他的“愛妻”而去,享年54歲。

宋孝宗也算是南宋史上難得的好皇帝了,他在位27年,悉心料理朝政,用心治理國家,南宋一度出現中興的大好局面,隻可惜他的繼承人宋光宗無法延續他建立的穩定局面,南宋由此由盛轉衰,令人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