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到海南幹事創業去!”

海南成為自易港,打開新的世界大門,無數創業者懷揣夢想來到海南,開啟他們的創業之旅。

其中不乏衆多女中豪傑,靠她們的勤勞和智慧,在瓊州大地書寫她們的創業故事和傳奇。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遊子歸來,點茶成金

海南自由貿易搭配 “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雙重背景下,在外奔波多年的符小芳意識到海南創業時機已經到來,決定返鄉創業。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符小芳是土生土長的白沙黎家兒女,是早期回海南創業的先驅。

白沙黎族盛産茶葉,符小芳從小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對于茶園的生态平衡,她有着獨特的見解。

付小芳明白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以在制茶工藝上,符小芳的茶園至今仍保留着傳統的手工制茶工藝。

摘、萎凋、殺青、揉撚、烘幹、再揉撚、再烘幹……嚴格按照“有機标準,手工采摘,傳統加工,茶不落地”的原則進行生産制作。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符小芳非常注重創新思維,積極探索如何結合先進科學種植和管理模式發展綠茶産業。

最終,符小芳選擇了種植有機茶葉這個賽道,成為了海南第一位生産出有機白茶的人。

她親手打造的白沙第一塊有機綠茶園——五裡路茶園,成為海南第一個拿到歐盟有機認證的黎家茶園。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生産上堅守傳統不斷創新,品牌營銷上符小芳緊跟時代潮流。

這兩年受疫情的影響,“五裡路”線下門店銷售額大幅下跌。付小芳快速反應設立電商事業部,開展社交媒體推廣。

壯大電商業務,探索直播帶貨,讓農民為良好生态、優質有機茶葉代言。在電商銷售的帶動下,“五裡路”産品在各平台的曝光度大大增加,線上銷量逆勢上漲七成,大大超出預期。

一片茶葉造福一方百姓,在個人成功的同時,符小芳不忘為家鄉人們謀福祉。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符小芳說,“奮鬥之路永沒有終點,前頭永遠還有‘五裡路’,要帶着海南的鄉親們一起走。

“五裡路”先後帶動362戶貧困戶脫貧摘帽,獲評全國巾帼脫貧示範基地和海南省扶貧龍頭企業。

一片葉子,從初生枝端,倒在杯底熬出怡人的茗香,甘苦相伴這是符小芳種茶人生的曆練過程。

符小芳憑借自己的一雙手,點茶成金,讓“五裡路”的高端茶葉遠銷全國各地,讓海南的百姓走上了共同緻富的幸福路。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年輕80後轉投“農門”,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利好的政策,優越的從商環境,吸引着大批年輕創業者來海南實作他們的夢想。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80後的周金枝,有着超出同齡人的沉着和商業眼光。

看準遠在“天涯海角”的海南農業領域,周金枝從事業穩定的浙江奔赴到毫無根基的海南儋州,一頭紮進“農門”開始了她的二次創業。

為準确定位,給未來土地開發打好基礎,周金枝決定先不貿然行動,首先進行了實地調研。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通過調研她發現:

一方面,儋州生态環境得天獨厚木瓜、跑海鴨蛋、香芋等多種農産品産高質優;另一方面,村民不懂銷售,中間商太多,價低難銷的問題日漸嚴峻。

憑借多年的從商經驗,周金枝利用自己的優勢,先做好眼前的事情。5000畝土地暫不開發,先用自己擅長的流通,幫助儋州的人們銷售農産品。

說幹就幹,從嘗試銷售,到投資建設冷庫,到搭設網絡平台,到成立配送中心,在周金枝的帶領下,儋州熱帶水果口碑越來越好,銷量也越來越高。

低價難銷的問題得到解決後,農産品的标準化、規範問題,則成了進一步向前發展的絆腳石。

借鑒公共品牌“麗水山耕”的成功經驗,周金枝考慮在儋州建立起區域公共品牌,讓更多農業主體共享發展。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于是周金枝和浙江大學達成合作,由浙大的技術平台,來制定标準化的東西,培育儋州農人的品牌意識,有效帶動了整個儋州市的農業經濟結構調整。

在“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産業發展亮點措施的大背景下,周金枝在國内首創“熱帶田園綜合體”。

“雲舍松濤·海南中國村”一經推出,很好地處理了農業農民與農村、農業與旅遊、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态保護三者的關系,收到了廣大好評和關注。

按照規劃,項目最終落成,将帶動儋州農戶脫貧5000戶,年引入遊客量達200萬人,項目總産值達9-10億元/年。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周金枝用她的理想、本領和擔當,在“天涯海角”的海南,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百花齊放,海姑娘創業力Max

這是最好的時代,有理想,就該大膽地去追求!

除了歸來的遊子、充滿激情的青年人,還有無數的海姑娘們參與到海南自貿港創業的大潮中,實作自我價值。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高紅霞,湖北恩施的土家族姑娘很早就來海南創業,多年來一直從事生态野菜開發的産業。通過打造無公害的野菜産品,高紅霞希望能解決海南土地閑置的問題。

未來,還可以借助野菜山莊項目進行産業更新,打造野菜康養園,讓更多人享受這種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陳少芳,白沙黎族自治縣一名土生土長的“墾二代”, 為了把白沙土雞和雞蛋銷得更遠,她通過電商平台把産品推廣到全國各地。

同時采用"非地扶貧″模式,為400多戶貧困戶1866人做蛋雞異地養殖,帶動貧困戶脫貧緻富。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以前黎族姑娘在出嫁時,媽媽都會親手準備一套黎族服飾,但随着婚紗的盛行,這種傳統在逐漸消失中。

黎家妹子唐麗金為了發展和傳承黎族文化,醉心黎錦傳承,緻力保護、傳承、發展黎族文化以及傳統手工藝。

海南自貿港1周年,海南姑娘種農産品,年産達10億,秀出創業實力

符照美,一位位古稀之年的儋州媽媽,帶動一群同樣能歌善舞的姐妹們一起創業。

她們自己種粽葉、糯米,自己養豬,自己腌制鹹鴨蛋,用自己的雙手把祖輩流傳的手藝傳承下來,把海南南豐粽子和媽媽的味道傳向四面八方。

愛上自貿港,感受自貿港建設速度,拓寬在海南事業發展的新路徑。

無數的女英雄在追逐着她們的夢想,她們用勤勞和智慧為海南帶來新的改變,海南也用更好地發展成就了她們。

百花齊放,海姑娘創業力Max。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海姑娘加入到她們中間來,相信海南的明天也必将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