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方電網:電力護航中老鐵路 光明路通向美好生活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原創稿

南方電網:電力護航中老鐵路 光明路通向美好生活

中老鐵路雲南西雙版納段建設現場。 王宇、龍麗瓊 攝

南方電網:電力護航中老鐵路 光明路通向美好生活

中老鐵路開通前,南方電網雲南普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組織從業人員對供電線路與鐵路交叉跨越點裝置進行巡視。圖為從業人員正在對佛台山牽引變II回81号塔及線路通道進行察看。杜輝 王宇 攝

人民網廣州12月3日電 (李語、劉傑、郭冬冬、徐苔林、王宇)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标志着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由工程建設和調試期正式轉入營運維護階段。

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于今年8月31日全部建成,整體線路長約936公裡,鐵塔2220基,分為中國段和寮國段,分别由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老中電力投資公司(由南方電網雲南國際公司與寮國國家電力公司合資組建)投資建設及運維。

“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就像鐵人三項比賽,從開工到現在,我們如期完成了安全投運和疫情防控兩個項目,接下來要重點做好中老鐵路運作常态化電力供應保障。”老中電力投資公司總經理黃文剛說。

雲南電網公司相關從業人員介紹,未來将對電網運作方式及電力電量平衡進行全面分析梳理,制定相應的事故預案和應急調電方案,全力服務和保障中老鐵路安全用電。

中老鐵路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标準、使用中國裝置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

中老鐵路通車令寮國人趙明豔自豪且開心。她是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寮國段的參與者,也曾在中國同濟大學留學。“交通更友善了,以後會帶着媽媽去我上學的地方看看。”趙明豔說:“中老鐵路是客貨兩運,除了人員的來往外,物品的運輸也更便捷,我能更快拿到網絡購買的中國商品,中國的朋友也可以很快收到寮國的特産。”

促進經貿發展的同時,中老鐵路也将拉動沿線用電負荷提升,後續用電保障仍是關鍵。據介紹,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在規劃之初就已納入未來十年雲南電網規劃建設中考量。

除了堅強的網架結構,電力人才蓄水池也很重要。在建設過程中,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寮國段聘請并教育訓練了大量當地員工。“我們希望提供的不僅是一次就業機會、一種就業優勢,還能為未來的寮國電網建設儲備技能人才。”黃文剛說。

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進入運維階段後,老中電力投資公司還将繼續探讨如何進一步提升項目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附加值。

“我們将與寮國合作夥伴一起做好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的運維,同時依托項目開展一系列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寮國儲備更多電力專業技術管理人才。”黃文剛表示,不僅要把好的技術和經驗帶到寮國,更将結合寮國當地的實際情況,形成具有寮國特色的運維管理體系,為中老鐵路提供長期穩定的電力保障。

同時,中老鐵路還是一條綠色低碳的電氣化鐵路,更将是一條會衍生出許許多多“加号”的世紀發展之路,其中南方電網公司投建的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則是創造了多個“加号”的光明電力路。

“這個‘加号’是環保,國内外秉持同樣标準,采用最新技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這個‘加号’還是共享,為寮國培養一批電力人才,帶動當地就業,讓沿線的電力更充足。”南方電網公司國際部進階經理鐘曉濤說。

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整體線路長約936公裡,鐵塔共2220基,一半以上的線路都要在山地中穿行。項目建設方采用多種成熟技術,使當地生态環境得到應有的呵護和尊重。

以前立鐵塔可能要削平一個山頭,現在使用高低腿鐵塔不等高技術,根據山勢來确定鐵塔四角的長度,隻需清出4個點即可,最大程度減少對植被的破壞。完工後,項目建設方還會購買适應當地播撒的草種,修複原有生态。鐵塔也比以前變得更高,從以前的30—40米升高到現在的60—80米不等,減少了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保留了動物的遷徙通道。“綠水青山在中國是金山銀山,在寮國也是金山銀山。”黃文剛說。

“在寮國,施工技能人員的工資約是普通勞工的兩倍,要想增加收入就要提高水準。”寮國籍員工艾片(音譯)是中老鐵路寮國段外部供電項目二标段的帶班人,“通過參與項目建設,我掌握了鐵塔施工、驗收和架線等多種技能,以後應聘其他項目會更自信、也更有競争力。”

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建設還改善了寮國北部山區的交通,項目沿線除了修建施工便道外,還将道路延伸到村莊裡,友善村民通過小農機車将農牧産品運出山區,不再用人背馬馱。

姆賽(音譯)的家鄉在寮國烏多姆賽省孟塞縣灰片村,“以前進入灰片村僅有一條羊腸小道,一下雨全變成泥巴路。現在有了寬闊石子路,我們可以開着拖拉機把稻谷運到孟塞出售,非常友善。”

中老鐵路通車後,創造的商機将極大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曾在昆明求學的南方電網公司獎學金獲得者天瑞,将是中老鐵路“瀾滄号”動車組的一名司機。5年前,他第一次坐上從昆明到貴陽的高鐵,至今忘不了彼時的場景。“速度很快,車廂裡是滿滿當當的乘客。”在天瑞看來,“鐵路和電力都是支撐寮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相信中老鐵路開通後将為寮國注入發展新動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