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作者:翰墨微香

不久前,在下的一篇小文《為什麼寫柳體字的書法家比較少,寫歐體的會比較多?》引發了不少讀者的留言。在衆多的留言裡,“寫好柳體難”這一觀點似乎引起不少人的共鳴,今天将就為何寫柳體難這一問題,淺談幾點,權當抛磚引玉。

如果說最能展現柳體筆法特點的筆畫,我想方起筆的橫和豎一定位列其中。長橫,起筆幹淨利落,有如刀刻。豎的起筆,就更加耐人尋味了,常見的方起筆,然後順滑地彎轉向下,整體形态有點像水管的彎頭,竟然能出現三個面。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個人認為,柳體過不過關,寫幾個有這種豎的字就知道了。看到有些視訊為了寫出這種方筆的效果,還使用了描的辦法,就是先用筆尖勾勒出起筆的三個面的形态,然後轉鋒到筆畫中間,按筆,填滿起筆的空白後向下拖出豎畫。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這樣寫出的筆畫雖然能夠展現出三個面,但是轉折處的絲滑就會有所折扣了。

是以方筆運筆,寫出瘦硬的風格,這個對習字的功力,是一個嚴格的考驗。

柳體最大的特點就是瘦硬。瘦,指筆畫較為纖細;硬,指筆畫形态以直居多,圓轉之處較少。而且柳體的筆畫,粗細程度差别比和其他書體比較而言比較小,也就是說,每一筆的肥瘦都差不多,是以對于運筆的力度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寫毛筆字,用力大一點,筆畫就粗,用力小一點,筆畫就細。如果一個字的筆畫有比較明顯的輕重對比,書寫起來可能會略顯簡單一些,就像鍛煉一樣,一口氣跑2公裡,和跑步走路相結合跑2公裡,前者就會感覺累一些。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柳體的唐字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歐體的唐字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顔體的唐字

其他書體比如顔體,典型的橫輕豎重,在書寫不同筆畫的時候,書寫的力道也會得到調節。但是柳體要做到筆筆精到,則運筆的力度不可出現太大波動,特别是長筆畫,典型的如長橫,就起筆,收筆略重,中間部分隻比兩端纖細了一點,是以這也是難點之一。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世人常說歐體險絕,倒也不錯,不過柳體在一些字的間架處理上,對比歐體的險絕有過之而無不及。柳體的結構是一種動态的平衡,不是那種七平八穩的平衡。上一個筆畫可能寫得很斜,下一個筆畫就能通過特殊的處理辦法使其視覺看起來是端正的,字的重心沒有偏移,寫得斜的筆畫,反而增添了幾分靈動。比如下面的“天”字。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撇低捺高是柳體慣用的撇捺處理辦法,對比其他書體的撇捺等平或者撇高捺低的處理辦法,撇低捺高顯得更加活潑,就像一個昂首闊步的人一樣。捺畫比撇畫的落筆高了不少,但是整個字的重心沒有向後仰的感覺,其奧妙就在于它兩個橫畫的處理上。

兩個橫畫都是左低右高,且第一橫對比第二橫較為靠右,這樣撇的起筆正好對其第一橫的起筆,第一橫靠右就加重了字的上半部分的厚重感。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柳體的“天”字

兩橫的傾斜度不大,再加上筆畫重疊産生的厚重感,是以整個字的重心依舊是端正的。這隻是柳體結構險絕的冰山一角,一些筆畫多的字,險絕的特點就更為突出了。是以要寫出柳體這種險絕,同時做到奇正平衡,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顔體的“天”字

都說柳體難寫,到底難在哪?

歐體的“天”字

柳公權是唐朝書法的集大成者,寫好柳體确實難度不小。即便如此,柳體的美感還是很受當代人喜歡的,越來越多的人都嘗試練習柳體,這也是個好現象,書法沒有絕對的哪家好哪家壞,博采衆長,從臨習柳體中汲取養分,也不失為一種收獲。